中新健康丨上海专家用米粒大小胸腔镜成功救治低体重袖珍早产食管闭锁宝宝
中新网上海2月26日电 (记者 陈静)体重仅为1kg、身长仅约A4纸长(29.7cm),31周+4天的早产宝宝惜惜(化名)不幸遭遇先天性食管闭锁,危在旦夕。记者26日获悉,上海专家团队“螺蛳壳里做道场”,利用米粒大小的胸腔镜设备展现指尖绝技,为小宝宝惜惜(化名)创造了生命奇迹。
26日,来自江苏省的惜惜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下称:新华医院)顺利出院。经过医护人员精心照顾2个月后,出院时惜惜的体重达到2900克,身体其他各项指标和食管功能都达到了出院标准。
据悉,惜惜出生后在正常的喂养中出现反复呛咳的症状。经检查,当地医院医生判断小惜惜可能罹患先天性食管闭锁,并告知手术和治疗风险极大。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普外科王俊主任医师领衔的先天性食管闭锁多学科诊治团队立即启动了先天性食管闭锁的诊治流程。
王俊主任医师会同儿急危重症医学科的谢伟副主任医师、麻醉与重症医学科主任江来教授、杜溢、儿心脏中心孙晶副主任等针对小惜惜早产、极低出生体重的特点,展开联合术前评估并制定治疗流程。
据王俊介绍,食管闭锁伴食管气管瘘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且往往合并其他合并畸形。食管闭锁共分为5型,小惜惜所患食管闭锁类型占所有食管闭锁的85%左右。
据了解,目前,国际上对于食管闭锁生后生存率的总体预估基于两个标准:一是出生体重,第二是否合并重大心脏畸形。经文献检索,足月儿且不合并重大心脏畸形的总体生存率为95%以上,但若低于1500g体重,其死亡率就高达40%-50%。
“在积极术前准备以尽可能降低手术风险的时候,小惜惜出现了吞咽功能障碍和反复呛咳,肺部感染加重的风险极大,必须尽快手术!”王俊主任医师表示,其团队决定挑战极低体重难关。可是,选择什么样的手术方案,是专家组面对的第一大难题。
据介绍,目前,新华医院小儿外科对于食管闭锁一期手术通常采取胸腔镜微创手术,但小惜惜体重极低,肺部发育不成熟,胸腔容量很小。绝大多数极低体重初生儿选择开胸治疗或者分期手术治疗以降低手术风险。
“开胸手术创伤大,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巨大,且远期容易造成胸廓发育畸形;而分期手术对于患儿来说是两次手术损伤,这对于极低体重患儿风险极大。”最终王俊主任医师团队决定采取手术难度更大,但同样对患儿好处巨大的胸腔镜,来为小惜惜进行微创手术。
据了解,极低体重新生儿由于肺发育的不成熟,双肺都很羸弱,而胸腔镜还需要创造一定的气胸空间。如何在两者间取得平衡,新华医院麻醉与重症医学科杜溢主任团队详细评估了患儿的情况。杜溢主任坦言,对于极低体重出生儿童,气管直径非常小,目前国内根本没有此类患儿进行单肺通气的专门器械,这就对手术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第一是术中插管通气后需要精细的调整呼吸机参数减少患儿生命体征波动并保证足够通气,同时需要外科医师术中熟练快速操作,尽快结扎食管气管瘘口。
王俊主任医师告诉记者,惜惜身体组织相当娇嫩,胸部重大血管、神经密布,在微小的空间内做精细的操作,手术难度极大。传统胸腔镜器械对于这个“袖珍宝宝”来说属于庞然大物,极易造成副损伤。王俊采取了目前最小的、仅如同米粒般大小的3mm胸腔镜器械进行手术操作。专家精细娴熟操作,克服多重困难,手术好似在“米粒”上“绣花”。1个半小时后,手术便顺利完成。
术后,小惜惜在儿急危重症谢伟主任团队的精心治疗下,顺利脱离呼吸机。术后复查,食管造影显示无并发症出现,孩子已完全恢复经口喂养,体重逐步增长。
据王俊介绍,先天性食管闭锁是严重的先天性消化系统畸形,孩子出生后只能通过手术治疗存活。但其治疗仍存在着较多难点,且食管闭锁术后长期并发症发生率高。其处理治疗往往涉及多个学科合作。国际上公认先天性食管闭锁的治疗能力体现了一个医院的整体水平。
据悉,新华医院小儿外科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童食管疾病诊治中心,联合儿急危重症医学科、麻醉与重症医学科、放射介入科、儿消化营养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儿呼吸内科成立多学科治疗团队。近10年来,多学科治疗团队完成先天性食管闭锁及其复杂并发症救治逾500例,总体治愈率达98.5%。
据了解,出院后惜惜会进入新华医院“食管闭锁儿童及危重症并发症全疾病周期精细化诊疗系统”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该系统将从食管闭锁宝宝出生起,由多学科诊疗团队长期随访直至成年。该队列研究有望填补中国对于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长期合并症治疗评价体系的空白,极大地提高危重先天性食管闭锁宝宝长期生活质量。(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丽江通报“部分游客呕吐腹泻”情况 患者均好转出院
- 从一朵花开始 浙江创新校地合作推动海岛城市更新
- “茶和天下·寻茶记”活动在日本京都举行
- (新春走基层)浙江客流最大县级火车站为外来建设者备春运年礼
- 【好评中国·追光青年】海报 | 挺膺担当,绽放青春光芒
- 被指家暴打断妻子七根肋骨的公司创始人,是啥来头?
- 新疆兵团旅游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发布
- 美国应立即停止跨国绑架行径
- “中国故事”之“淮扬药膳”讲座在吉隆坡举办
- “数商兴农进湖北”活动探索农产品数字化之路
- 齐市三十四中教学楼项目曾流标后再次招标,施工方或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 2022最时髦知识点来了!测测你是不是个文化人儿
- 云南龙陵发现中国新记录物种龙须玉凤花
- 第十届中法品牌高峰论坛在巴黎举行
- 敦煌印象:不只有莫高窟,还有热辣滚烫“何大姐”
- 南京千年古巷熙南里国庆假期文化味浓
- 文旅“出圈”关键在内容创新
- 上海专家肿瘤治疗新探索:三氧化二砷靶向治疗给“无药可用”患者带来生机
- 中外学者研究显示:1200年内青海湖的锂储量达稳定状态
- 热门推荐
-
- 亮相成都大会,优酷《上河图》《异人之下》主创共话“技术+艺术”
- 中越边境都龙口岸单个自然年出入境旅客首破20万人次
- 山西文旅数字体验馆:坐地行万里 “一眼”五千年
- 坐着火车去拉萨!北交大师生沉浸式体验青藏线
- 内蒙古清洁能源产业向7国企业发出绿色邀约
- 韩江发生2024年第6号洪水 36区县防汛应急响应
- 湖北荆州:产学研融合助力非遗漆器焕发新活力
- 中国A股电池板块周四走强
- 重庆“苗乡”彭水加力打造乡村振兴国际合作示范
- 重庆前8个月出口退税超200亿元 同比增长24%
- 京城传统庙会拉满节日氛围
- 青海首次打通新疆方向对外高速通道
- 央行:将加强对资金空转的监测 未来资金沉淀空转现象会缓解
- 广西车企邀请菲律宾客户“回娘家” 感受中国制造魅力
- 上海洋山港集装箱年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 交通运输部:10月14日-10月20日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
-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闭幕 申城“文化夜空”星光璀璨
- 四川:银江水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 2025年年底将全面建成投产
- 今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790万人次
- (新春走基层)浙江义乌一村庄腊月发鱼近万斤:习俗已坚持超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