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中国年】龙年消费市场迎来“开门红”
【锦绣中国年】
本报北京2月14日电(记者董蓓)今年春节假期,人们出游的热情高涨,数据显示,全国重点文旅景点的游客数量已达1.23亿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了22.8%。截至2月14日11时42分,2024年春节档(2月10日—2月17日)总票房(含预售)突破50亿元。全国各地积极举办春节文化和旅游消费月活动,发放超6亿元文旅消费惠民补贴。
一组组鲜活的消费数据,折射出春节消费的热气腾腾,彰显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动能。
商务部将2024年定为“消费促进年”,作为全年开展12场重点活动的第一场,“2024全国网上年货节”自1月18日启动以来,网络零售额接近8000亿元,实现了2024年网络消费“开门红”。
春节期间,人民群众旅游休闲、文化消费需求集中释放。连日来,全国各地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各式新春活动鸣锣开场。精彩纷呈的民俗演艺、流光溢彩的游园灯会、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描绘出龙腾盛世、欣欣向荣的美好画卷,也让人们记忆中的年味变得鲜活起来。商务部大数据监测显示,各地商圈客流大幅攀升,除夕全国示范步行街客流量、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26.9%和21.7%。
“今年春节消费市场呈现许多新特点,更加彰显文化特色。”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表示,“龙”元素潮流新品备受欢迎,逛市集、赏花灯、看演出等传统文化消费的氛围日渐浓厚。今年春节促消费活动突出商旅文体健融合,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商务部顺应老百姓的消费意愿,推出燃冬冰雪、腊八国潮、喜闹元宵、春日焕新等节日场景,营造喜迎新春、热闹过年的欢乐氛围。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练中医功法,学中医古籍……暑期中医药“文博”热
- 游戏让人工智能更“聪明”
- 合肥罍街十周年主题庆典——小饮非遗茶空间非遗技艺展演季开幕
- 2023年云南非公企业百强榜揭晓 13户企业营收超百亿元
- 青海:柴达木盆地聚力品牌打造建设生态旅游目的地
- 专家学者共议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 广州行政争议调解中心两年多来促成1万余件行政争议纳入诉前联调
- 西藏定日发生6.8级地震
- 江西省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 哈萨克斯坦外长呼吁欧安组织关注阿富汗局势发展
- 给工资取个生活费等“别名”,就能逃避劳动关系了吗?
- 喀什2万多名学生参加2024年“粤喀爱眼日”校园中医药文化活动
- 招商银行发布《企业数智金融发展报告(2024)》
- 四川宣汉罗家坝遗址博物馆首批馆藏文物定级揭晓
- 美军与胡塞武装继续相互袭击
- 天津出台18条措施 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
- 广汕高铁全线实现移动5G全覆盖
- “雷锋号”首发进京
- 五一圆明园暴毙黑天鹅尸检结果已出:死于肺部感染,并非游客投喂
- 西安发现我国古代最早五桥并列遗址
- 热门推荐
-
- 文化中国行丨从出圈到出海 这些非遗为何“走红”又如何“长红”?
- 依托广交会平台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实现互利共赢
- 中国国内旅游人气持续飙升
- 第二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总决赛开幕
- 一片甲骨惊天下
- 雨雪降温来扰 山西发布农业气象风险预警提示
- 南非第三季度失业率出炉 今年以来首次下降
- 癌症结局有何性别差异?最新研究称雄性常比雌性受到更大不利影响
- “春节价格”可以理解,但不能任性
- 走进乔家大院:沉浸式体验晋商文化之旅
- 旅美大熊猫“美香”一家启程回国:“希望是新的开始”
- 新疆兵团通过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扩大“朋友圈”
- 安徽出台15条措施助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 鹳雀楼下的开心户外“语文课”
- (新春走基层)日均游客破万 安吉余村灯会何以闪亮“出圈”?
- 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取得关键进展
- 广东提出到2027年建成古树公园100个
- 江西赣江新区打造中药数智化研发制造体系
- 菲律宾马尼拉发生火灾致6死1伤
- 我国施行产品召回制度20年 累计开展缺陷汽车召回三千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