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火爆“出圈”带来哪些“冷”思考
1月4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大学生志愿者为排队游客提供热姜茶。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摄
1月4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大学生志愿者与游客一起跳兔子舞。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摄
哈尔滨迎来了一个最“火热”的冬天。数据显示,2024年元旦假期3天,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304.8万人次,同比增长441.4%;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同比增长791.92%,均达历史峰值。眼下,这热度还在持续,并不断辐射到东北三省。
在天然的冰雪资源、政府做足冰雪旅游文章之外,吸引各地游客来到哈尔滨,并且掀起一波波热潮的,还有当地民众的热诚、真挚与爱心,共同焐热了这座冰城。
而冰雪带热的哈尔滨也留下了一些“冷”思考。
——————————
新潮玩法如何赋能传统“家底”
“哈尔滨一天一个样”,这是河南游客卢先生来到冰城后的最大感受。“以前觉得,冬天来东北不就是滑滑雪、看看冰雕,但是到了之后才发现,哈尔滨真是把冰雪玩出了‘花儿’。”
哈尔滨冬天无处不见的雪,摇身一变,成为冰雪大世界里高43米的“冰雪之冠”,成为引人注目的“巴黎圣母院”和“天坛祈年殿”,成为松花江上260余个特色“冰马俑”,甚至是一幅“冰版画”。
沾了雪的光,“飞马踏冰”“冰雪骆驼”“迎客白狐”一一登场,鄂伦春驯鹿、冻梨、铁锅炖和东北澡堂子相继“走红”。作为联合国授予的“音乐之城”,商场里的交响乐团、街头的“阳台音乐会”为冰天雪地增添了一份浪漫;在富有欧陆风情的中央大街,全息裸眼3D的魔法列车、可以讲述哈尔滨历史故事的AR冰箱贴又带来了传统与新潮的碰撞。
这些极具哈尔滨地域特色且无可复制的各色冰雪产品,让很多当地人都大呼新奇,大胆创新、做足冰雪文章的哈尔滨让这座百年前的“东方小巴黎”迸发出十足活力。
在市民董大爷印象中,中央大街从来没来过这么多游客,“哈尔滨早就该火了”,不少哈尔滨市民吐露心声。在他们看来,哈尔滨有着“厚实的家底”:不论作为中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的中央大街,还是已连续举办40届的国际冰雪节,再或是开园25年的冰雪大世界,都记录着哈尔滨旅游文化的厚重积淀,可多年来哈尔滨却“养在深闺人未识”。
从淄博到哈尔滨,互联网思维的加持,成为文旅推介的强大助力。记者采访中,不少外地游客表示,“是被网上的宣传吸引,一定要来看看”。事实上,瞄准冰雪季,哈尔滨在文旅推介上用足“新手段”。
冰雪季开始前,哈尔滨已陆续推出各类城市宣传片,全面系统推介哈尔滨的历史文化、美食美景、旅游攻略等,接地气的文风和年轻人喜爱的呈现形式一改往日严肃刻板的官方形象。随着全省冬季旅游“百日行动”启动,黑龙江冰雪旅游推介会先后在广州、武汉、成都等多地开展。
借助网络力量,“花式宣传”的哈尔滨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诉求得到积极回应。黑龙江省文旅厅党组书记、厅长何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的火爆其实不是偶然的,我们已经做了一年的准备,从年初开始我们就用互联网思维,运用新媒体平台多维度地宣传黑龙江”。
热情与诚意如何燃热一座城
实际上,让哈尔滨真正“出圈”的并不是某个耳目一新的景点,或是花样百出的宣传,而是人们透过这个窗口看到了一个极具亲和力的城市形象。
随着冰雪季来临,中央大街管委办向街上1100多家商户发出倡议,号召大家以热情饱满的服务,让游客体会到宾至如归的感觉。商户们自发在门口张贴“温暖小屋”“免费热水”等标识,为往来游客提供取暖歇脚之所。
孙先生在中央大街经营一家小商铺,他告诉记者,能有这么多人来到哈尔滨,大家都特别高兴,“不是为了我们自己能多挣多少钱,而是家乡终于被人们看到的自豪和欣慰”。他说:“让每名游客都能玩得开心,回去都忘不了哈尔滨的热情好客,就是我们的义务,这样他们还会来,会拉着更多的朋友一起来。”
在东北串门,主人都会端出最“硬”的菜,哈尔滨对待外地游客更是如此。公安交管全天候值守中央大街,保障游客出行安全;城管队伍随时待命,清理路面积雪积冰;为满足游客拍照需要,索菲亚教堂升起人造月亮;地下通道冰雪湿滑,怕南方游客摔倒铺上防滑地毯;就连中央大街的70首背景音乐都是由专家和音乐爱好者共同精选出来的。
在冰雪大世界,从2023年12月18日开园至今,先后已有700余名在校大学生在园区内为游客提供志愿服务,每天在岗人数百余人。
作为志愿者的哈尔滨师范大学大二学生吕铮说,“能够帮助游客解决每一件小事,都特别有成就感”,比如帮助走失的孩子找到家长,为旅客寻回遗落的手机,给排队的游客倒上一杯热乎乎的姜茶等,都让他感到是在为整座城市接力,传递热情和温暖。
志愿者每天服务超过12个小时。由于室外排队项目时间长,游客难免有焦躁情绪。“我们尽力去安抚沟通,有时候大家还会扮成吉祥物,与游客互动合影、表演节目,增添一点排队的趣味性。”吕铮说。
哈尔滨师范大学志愿者孙千惠负责室内岗位工作,“每天除了吃饭都站着,晚上脚都会肿”。游客们一句感谢、一杯游客送来的奶茶都让她平添动力。
不久前,她报名成为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的志愿者,她将这次经历视为实战历练,“希望明年能以更好的姿态为哈尔滨添彩”。
目前,团黑龙江省委、团哈尔滨市委在做好青年志愿者服务保障的同时,将志愿服务由旅游景点扩大到机场、车站、地铁等公共交通环节,有更多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助力哈尔滨冰雪旅游服务中来。
政府职能部门与民间力量如何实现合力奔赴
2023年12月中旬,哈尔滨市文旅局对于“冰雪大世界”退票风波的及时处置,得到了网友的好评,人们点赞哈尔滨“非套路”式回应以及真诚的道歉。针对有网友反映哈尔滨酒店价格增长的情况,哈尔滨市政府组织召开哈尔滨市冬季旅游提升宾馆酒店服务质量座谈会,提出要珍惜哈市旅游市场转暖升温机遇,带头加强行业自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切实提升服务意识,为促进哈市冬季旅游、全季旅游可持续发展营造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
随后,哈尔滨多家酒店向同行业发出倡议,合理定价、明码实价、不欺诈消费、不价外加价、不随意涨价、不变相涨价、不哄抬价格,“每一家旅游企业都是冰城的代言人,每一位旅游从业者都是冰城的主人翁,要让远道而来的贵宾在哈尔滨收获美的享受、找到家的感觉”。
在哈尔滨《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发出后,“以客为先、以客为尊、以客为友、以客为亲”成为广大哈尔滨市民的共识,不少市民开着私家车免费接送外地游客。有游客笑言,“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原来是真的”。
市民袁先生每天下了班都会开着车在各大景点周围转转,看看有没有打不到车的外地游客。“现在我身边的朋友,不少人都会开车义务接送游客,这已经成为一种骄傲、一种荣誉了。”他告诉记者,“每天大家都相互问,你拉到几个我拉到几个,遇到游客多的地方还会相互转告”。
在松花江边,有当地市民免费为游客发放暖贴和姜糖水,面对记者的采访,这位市民摆了摆手,“我们哈尔滨人开心,不算啥”。如今,热情好客已成为哈尔滨的城市形象,政府部门与民间力量的合力奔赴,为这座城市的运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强大驱动力。
1月5日,2024中国冰雪旅游发展论坛发布《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4)》,哈尔滨市荣膺“2024年冰雪旅游十佳城市”榜首。人们期待,冰雪旅游的红利将为展现东北新形象、营造新环境,甚至推进东北全面振兴带来助力。同时也有理性思考的声音:随着热度褪去,哈尔滨的火爆还会再现吗?从冰雪旅游到冰雪产业,东三省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对此,哈尔滨市民多持乐观态度。“哈尔滨的品牌已经打响了,冰雪产业会越来越成熟”“这次的火爆激发了我们老百姓对哈尔滨未来发展的信心,春天已经到来了”“明年我们还要举办亚冬会,到时候肯定会更火!”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春走基层)内蒙古四子王旗就业帮扶纪实:从待业到富足的蜕变
- 广西龙胜大山苗寨活跃着一支老战士志愿者乡村振兴服务队
- “诗意江西”系列分享会:江山多胜景 笔墨绘诗情
- 传承老舍先生人文精神 话剧《我这半辈子》探索新“京味”
- 恒大集团负债超2.4万亿,两年亏损超8000亿
- 治“天价”奢华粽子,要从需求端发力
- 海内外信众聚福州共迎“天下娘奶回娘家”
- 上海的公共座椅为啥降低了5厘米?
- 如何让老手艺重回大市场?这个新联会做起了“非遗中介”
- 山西加大流量为永定河生态补水 今年预计达2.55亿立方米
- 以色列袭击加沙北部致109人死亡 美方:可怕的事件
- 自带“制氧工厂” 植入式装置实现无注射控制糖尿病
- 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 有哪些突破?
- “任意拘押帝国”严重践踏人权
- 哈萨克斯坦将选派139名运动员参加哈尔滨亚冬会
- 第四届“明日夏至”香·扇书画精品展在江苏扬州开展
- (走进中国乡村)“中国大枣之乡”河北赞皇再蝶变
- 马拉维副总统所乘军机坠毁 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 辽宁:“文艺轻骑兵”助推残疾人文体旅破圈出彩
- 中钢协:7月我国出口钢材782.7万吨 同比增加51.9万吨
- 热门推荐
-
- 新疆何以实现夜经济繁荣、释放新活力?一场现场推进会答疑解惑
- 俄乌局势进展:俄称黑海舰队一军舰遇袭 多个欧洲国家将培训乌飞行员
- 北京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拆除制度“篱笆” 促进要素有序流动
- 天津宏观经济论坛举办 2025年“十大看点”值得关注
- 20岁姑娘两次跳入钱塘江欲轻生 路过男子两次跳江救人
- 宁夏银川:房地产在售项目来访量、成交量环比增长48%、66%
- 广西公布高考录取分数线:本科首选历史400分 首选物理371分
- “中国芒果之乡”广西田东:大“芒”人创出“甜蜜”事业
- 福建全力统筹推进金融资源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膀胱癌治疗研究发现新突破
- 专家学者齐聚太原共话中国北朝壁画艺术与传承保护
- 2小时充满8万度电 这个大型“充电宝”月收益近百万元
- 新疆阿合奇县举办猎鹰文化旅游节 上演千人说唱玛纳斯
- 浙江桐庐民宿“上新”:引入沉浸式演出 与大师对话
- 从回收一部旧手机 看循环经济如何破局“不经济”怪圈
- 不出国门就能“尝鲜”!这里的榴莲36小时直达中国市场
- “神州北极”漠河现绿色极光 游客:这一辈子值了
- 汇金增持释放积极信号
- 美参议院表决通过结束新冠疫情“国家紧急状态”法案
- 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开幕 聚焦气候变化考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