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行见效强信心】跨界思维破题养老的“诗与远方”
央广网天津12月13日消息(记者褚夫晴)民生无小事,养老服务更无小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当前,天津市积极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跨界融合,大力培树“津(金)牌养老”服务品牌,满足老年人多元养老需求。
建设养老服务综合体 破局农村养老
民心工程连着民心。天津市委、市政府始终重视关心养老工作,连续16年将养老服务纳入天津市20项民心工程,2023年更是将养老工作放在首位。
“2023年,我们建设养老服务综合体30个,重点向农村地区倾斜;我们通过养老机构、养老服务综合体、照料中心、家庭养老床位四种方式,实际建设完成养老床位3168张(超额完成168张)。”天津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峰说道。
经过多年探索,天津城市养老破局有“河西做法”可以进行推广复制,全市养老服务综合体达180个,但农村养老却是养老服务的短板。2023年,天津市建设30个乡镇综合体,就是为了探索出能在农村生根发芽的养老综合服务模式。
“我们准备以这30个综合体为圆心,不断完善农村一刻钟养老服务圈,丰富内容,健全网络,探索农村养老服务设施新路径。”朱峰表示,天津市民政局将会同天津市农业农村委等部门,着力推进农村区级、乡镇级、村级三级试点,在农村互助养老上做文章。“我们重点圈定农村乡镇地区,力争在年底前实现覆盖街乡镇60%的目标,提前两年完成‘十四五’指标任务。”朱峰说道。
开设老人家食堂1701家 创新老年助餐服务模式
“吃饭”是老年人最现实的居家养老需求,天津从2019年起实施老年人助餐服务,通过补老人和补企业并举的“双补贴”方式,激活供需两端,推动街道社区开设老人家食堂1701家,为老年人提供安全、方便、实惠的“一日三餐”助餐服务。
天津市按照“8023+”的思路建立老年人助餐服务补贴,在补贴对象上,以“80”为主体,主要面向天津市户籍80岁以上的老年人,此外,在补贴范围上将60岁以上低保、低收入且照料等级为重度的老年人列入补贴范围,深化基本养老服务的兜底作用;在补贴标准上,强调“一餐双补”,对符合条件的补贴对象,按照一周五顿、每顿5元的补贴标准,向老年人补贴3元、助餐提供方补贴2元。
“我们通过补老人与补企业的‘双补贴’政策,一方面激发市场活力,吸引了一批优质的助餐服务主体加入到养老服务队伍当中;另一方面减轻困难老年人负担。”天津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赵康建说道。
老年助餐服务是需求量最大的养老服务,在巩固存量的前提下,天津鼓励更多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因地制宜进行模式创新,以多样化的方式参与老年助餐工作,比如鼓励社区建立“社工+志愿者”服务队伍,为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送餐入户服务,2022年组织的“寸草心”“手足情”活动,服务老年人约35万人次;在服务资金方面,主要通过“公益服务”号召慈善等社会力量,为老人家食堂捐资捐物,比如鹤童公益养老集团向社区捐赠老人家食堂配套餐厅设备。
此外,天津市横向联合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部门,纵向做好市、区、街乡镇联动,共同履行责任,推进天津市老年助餐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打造“津牌”智慧养老平台 目前正在测试
2023年,天津市民政局正在打造市级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津(金)牌智慧养老平台”。“津牌”也是“金牌”,未来平台将成为天津养老服务的一张名片。
据了解,养老平台主要围绕“12345”展开,即打造一个养老数据大屏,开发两个平台(电脑平台和手机端平台),面向三级用户(市、区、街镇),兼具四项功能(数据汇集、供需链接、监督管理、为老服务),实现五个一目标(一个平台管理全市养老服务、一组数据掌控养老服务态势、一个终端监管养老安全、一张地图展示养老资源信息、一部手机通办养老服务事项)。
赵康建表示,建设津(金)牌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旨在整合养老服务资源,着眼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开发具备“点餐式”功能的养老服务平台,提升为老服务质量和水平,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津牌’养老将融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让老年人晚年的衣食住行更加便捷化。”赵康建说道。
养老,是每个家庭和社会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话题,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2024年,天津将继续培树“津牌养老”服务品牌,推进市、区两级基本养老服务落地,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全市拟改造1000户;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培训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1000人,常态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对孤寡等7类老年人每月进行探访关爱。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华南美国商会会长哈利·赛亚丁:中国依然是再投资首选地
- 美国近6000万人受冬季风暴警报影响 多州进入紧急状态
- 文化中国行|8组数字带你看神奇的巴丹吉林沙漠
- 中欧商业高峰论坛与会者呼吁:秉持开放包容加强沟通合作
- 中国最大在建火电项目铁路专用线正式开通
- 海峡客家文化研究与交流创新联盟成立
- 飓风“米尔顿”致美国至少16人遇难
- 《幸福的黄手帕》展映及交流——高仓健逝世10周年纪念活动在京举办
-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来自商丘的考古发现,追溯五千年文明源头
- 第十批药品集采开标,多种药品大幅降价
- 奏响木兰溪畔山海乐章 2024年莆田市夏季文旅活动启动
- “中国-南非企业贸易对接会暨签约仪式”在约翰内斯堡举行
- 文汇时评 | 四叶草惠五洲,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
- 以色列国防军袭击多个叙利亚军事目标
- 打好强降雨防御硬仗,广东“拼了”!
- 东西问·一带一路丨张燕生:为什么“债务陷阱论”站不住脚?
- 洪灾后的河北涿州,复耕开始
- 预防“可乐牙” 建议控制饮用高糖饮料频率
- 三期临床试验显示 长效药物能持久抑制艾滋病病毒
- 20年治不好的头晕心悸 竟是这种颈椎病闹的
- 热门推荐
-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探访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让科研成果直奔生产线
- 青海聚力打造信用联盟 推动信用服务事项跨区域高效办理
- 第136届广交会已有12.5万名境外采购商注册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展开幕 宋元善本超六成
- 第十一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在德国柏林召开
- 中新健康|2024年上海将强化传染病多病共防 健全诊治中心体系
- 推荐算法是数智时代知识传播的新引擎
- 原创新药美国上市后 和黄医药在上海启用“创新药生产基地”
- 安徽局部或现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 穿行于花海中的高铁新线守护人
- 《中华医藏》首批图书发布仪式在北京举行
- (新春走基层)浙江义乌“联合国社区”的新年新事
- “中国饭碗”装满优质粮
- 短视频时代,孩子应与网络保持什么样的距离
- 宁夏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 到2025年底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90%
- 上半年河北企业出口享RCEP优惠超3900万元
- 【光明论坛】多渠道发挥革命文物育人功能
- 临终关怀志愿者:让临终老人在爱中“转身”
- 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5.6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国际热评:丝路“驼铃”回响中国—中亚,千年古道焕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