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25.9万元 中介收了3万多元“服务费”
10月22日,王先生向封面新闻“云求助”平台投诉称,自己做生意需要一笔周转资金,于是找中介贷款25万余元,但令他没想到的是,这笔贷款被中介扣除了3万余元“服务费”,退款无门的王先生只好求助媒体希望帮他维权。
10月22日,王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与中介机构中尔企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尔企”)产生的这起纠纷。
银行APP上一番操作中介收走3万多元“服务费”
王先生说,前段时间他接到一通来自中尔企的电话,对方称他们公司为某银行个贷中心,可以以较低利率帮助王先生贷款。“电话中他们说有笔信用贷年利率3.6%,服务费是总价的1.5%。由于我的生意需要一笔资金,这个服务费我也可以接受,于是前往中尔企了解情况。”
王先生说,中尔企工作人员在电话中说自己是某银行个贷中心,但对方发过来的办公地址并没有在该银行内。“我没有过多怀疑就去了中尔企,这家公司的办公地点比较大,看起来生意很好,这让我很信任他们。”
当天,王先生与中尔企签订了一份《贷款信息咨询服务协议》。
随后,一名工作人员拿走了王先生的手机,在某银行APP上进行操作,王先生则在一旁全程配合进行刷脸、输入密码等操作。不一会儿,259000元到达王先生银行账号。此时,中尔企工作人员又称公司帮王先生申请的是装修贷款,以银行需要查“装修流水”为由,拿POS机把钱分两次刷入了中尔企指定商家进行“走账”。
等两笔资金都被刷入指定账户后,工作人员才过来告知这259000元的贷款里有34800元是“贷款服务费”,公司将扣除这部分费用后再返还剩余资金。
这给王先生当头一棒,他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了这笔费用。
“同期”变成12个月贷款人被迫再签协议拿钱
记者查看协议时发现,信息报酬一栏写着:客户知晓并同意本公司收取的费用,并在借款放款成功后一次性支付借款合同期限内同期综合咨询费、手续费、服务费为实际下款金额1.5%,客户应当在放款当日足额向本公司支付。
王先生说,当时中尔企给他解释“同期”的意思是12期,即王先生被扣除的3万余元是12个月的服务费用。
“从头到尾我都认为服务费是总价的1.5%,他们就是给我玩文字游戏。我当时就觉得不对,但是钱都到他们账户上了,我不敢让钱在他们账上过夜,被迫又和他们签订了一份协议,支付他们3万多元的费用。”
银行回复这笔贷款个人可操作
王先生随即联系了某银行,银行回复说,他们与中尔企没有任何关系,并且这款产品贷款人本人就可以在APP上操作,并不存在银行个贷一说,这笔款实际上就是信用卡额度提现。
王先生随后到青羊区公安分局西御河派出所报案。王先生说,他到达派出所时发现,现场也有和他类似遭遇的人,他们被不同公司以差不多的方式收取了所谓的“服务费”。
记者查询发现,类似事件不在少数,中介公司都不约而同使用了“银行要查装修流水”这样的理由来“走账”,然后才告知贷款人要缴纳数万元的“服务费”。
“他们就是一步一步套路我们。”王先生说,他找过中尔企协商,但工作人员态度恶劣,告诉王先生“随便去报警,去告,公司会一直开着”。
10月22日下午,记者多次拨打中尔企工作人员的电话,但均未接通。
律师说法若证明中介存在欺诈行为可以提出撤销协议
针对此事,四川发现律师事务所律师陆元辉表示,第一,就贷款人与中介公司之间关系而言,从法律性质认定上,存在两个救济途径:一,如果贷款人是受到中介公司的欺诈,使自己陷入错误的认识从而签订协议的,根据《民法典》第148条、第152条的规定,被欺诈一方有权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欺诈行为发生之时起一年内,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撤销协议,从而主张返还服务费;二,根据《民法典》第962条的规定,贷款方可以以中介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为由,主张拒付或返还信息服务费。此外,贷款人要举证证明自己受到欺诈,或中介公司存在隐瞒、虚假行为,一般法院对这种举证的要求比较高,贷款人需有充分证据。
第二,就中介公司以客户名义向银行贷款的行为而言,如果查实中介公司存在规模性的欺诈行为,有伪造、虚构贷款理由的操作贷款账户和流程,则涉嫌骗取贷款罪或诈骗贷款人财产。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赵紫萱 受访者供图
最新进展中介公司已退回3万余元服务费
10月22日,王先生的遭遇经封面新闻报道后,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10月24日,王先生的妻子谢女士告诉记者,23日下午,中尔企已经退还全部服务费。“中尔企相关工作人员一改之前的恶劣态度,管理层解决态度良好。”谢女士说,“感谢你们的监督报道,希望通过媒体的力量,让这个行业能够得到规范。”
王先生的遭遇经过报道后,不少网民在留言区表示自己有过被收取高额服务费的经历。成都的余先生说,他找中介帮忙贷款60万元,被收走了高达10万元的费用。“如果需要办贷款,大家可以直接去银行问。中介的操作模式和自己去银行弄没多大区别。我当时是急用钱,明知道他忽悠我,也没办法,只能认了。”余先生说。
《华西都市报》2023年10月25日A7版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小升初“掐尖”,为何屡禁不止?
- 2024数字经济产业年度盛典厦门举办 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 调查称不少家长对儿童安全座椅的认知和使用仍存在误区
- 中外专家驳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
- 四川省博物馆学会博物馆数智专业委员会成立
- 年纪轻轻就“糊涂”了?这病可不是老年人专利
- 韩国重启对朝扩音喊话 反制朝鲜空飘气球
- “银杏”持续减弱穿过西沙群岛 “桃芝”12日移入南海
-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唯一永久分会场—拉萨数字经济潜力优势何在?
- 青海三年投资5.2亿元 登记科技成果超2000项
- 中国威海与俄罗斯索契两地青少年“云端”迎中秋
- 牙刷用得久原来这么脏 口腔专家支招儿童护牙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从一块木材看“中国实木家居之都”何以“买卖全球”?
- 推进文旅商融合 第32届天津运河桃花文化商贸旅游节开幕
- 全球最长智轨线路载客试跑
- 艺术家“上海之春”舞台用美声演绎中国历代优秀诗词
- 科研人员在云南发现植物新种麻栗坡水玉杯 造型酷似“外星人”
- 瑞典宣布向乌克兰提供价值4.4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 今年首季度经横琴口岸通关旅客540万人次
- 呈现京剧万紫千红的胜景
- 热门推荐
-
- 日本和歌山爆炸案嫌犯起诉过政府 后被驳回
- 中国多地遭遇强降雨 各部门以“雨”为令积极行动保安全保畅通
- 云南第一人口大县镇雄:企业家“组团”返乡创业 打造“中国西南五金城”
- 凝聚“上合力量”,建设更美好家园
- 李稻葵:中国经济仍有较高速增长潜力,应直面“急症”“缓症”
- 新研究发现“夜猫子”患Ⅱ型糖尿病和心脏病风险更大
- 快手直播发布“国艺传承计划“ 助力传统文化创新传承
- 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是民企 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
- 北京明天降雨送清凉
- 应对强降雪 太原铁路万余名职工清雪除冰
- 四川壤塘23名藏族青年角逐最美“摩萨·婆萨” 为家乡代言
- 二季度广州二手住宅网签套数环比增逾两成
- 7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316元 下调46个基点
- “增持中国”成全球金融机构共识
- 以“人生八雅”连接古今 南昌如何呈现以文塑旅的时尚盛宴?
- 专家学者齐聚长沙 探讨研究推进共同富裕财政政策
- 第三届晋祠国风文化节启幕 千年皇家园林上演“一眼千年”
- 新版大型古装粤剧《梁红玉》在广州上演
- 重庆:大熊猫“渝可”“渝爱”兄妹受聘为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迎宾大使
- 千年古镇焕新生带动“她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