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古拉山持续降雪 西藏安多警方全力保通
中新网拉萨10月21日电 (记者 江飞波)“现在唐古拉山路段处于不间断堵车状态,昨天我们这一队是从下午开始除雪保通,持续到今天凌晨4点左右才全部疏通。”21日下午,中新网记者连线西藏安多县公安局交通管理中心秩序中队队长达娃云旦,他介绍,10月17日以来,国道109线唐古拉山段持续降雪,积雪结冰,道路通行受阻。安多警方“以雪为令”全力救援被困乘客、车辆,进行除雪保通。
图为西藏安多警方对被困车辆施救。安多县公安局 供图
图为西藏安多交警在唐古拉山段泼洒防滑沙。安多县公安局 供图
唐古拉山垭口海拔5231米,有着“风雪仓库”之称。每年冬春时节,路面积雪结冰、车辆燃油冻结等极易引发车辆大面积拥堵,除雪保通是安多交警全体民(辅)警的日常工作。
安多县公安局介绍,当地大范围降雪以来,该局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针对性安排部署。10月18日上午,安多县公安局50余名增援警力赶赴唐古拉山段、妥巨拉山段,全力开展除雪保通各项工作。
图为西藏安多警方对被困唐古拉山垭口的车辆进行施救。安多县公安局 供图
此外,安多警方还通过网络平台实时了解掌握现场滞留人员情况,及时发布路况信息,并通过指挥调度系统及时将情况向现场处置人员反馈。现场处置人员通过铺撒防滑沙、铲冰除雪、巡逻提示、发布信息等方式,前往拥堵源头疏导交通、修理故障车辆、铲冰除雪、为滞留人员提供氧气等。
图为西藏安多警方在唐古拉山路段救援被困车辆。安多县公安局 供图
唐古拉山垭口路段入夜后气温极低,图为降雪后安多警方对被困人员和车辆进行施救。安多县公安局 供图
达娃云旦说,目前另一队人员还在唐古拉山段除雪保通。安多交警提醒,目前该路段仍有降雪天气,请广大过往司乘人员备好防滑链等出行装备,冰雪路段注意保持车距,遇有拥堵必须排队等候通行,严禁占道行驶。特别提醒,大型运输车辆切勿使用0号柴油。(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人民财评:“质升量稳”,一季度进出口规模再上新台阶
-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赵留超故意杀人案
- 闽南雕艺之乡承千年技艺 展“海丝”风采
- 3000元包出国打工赚高薪?当心出国务工骗局
- 如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 长三角观察:新五年,县域如何起笔“创新协同”?
- 广东化州市举办首届农民运动会
- 第三届全国戏曲(南方片)会演将在武汉举行
- 浙东运河沿线乡村迎夏至:龙舟巡游 祈福丰年
- 中国儿艺歌舞剧《猫神在故宫》带观众体验“用猫的视角看故宫”
- 国铁集团:4月4日旅客列车开行不受影响
- 国际最新研究:过去十年间英格兰戒烟者吸电子烟比例大幅升高
- 陕西聚焦黄帝陵文化资源 立法保护桥山古树名木
- 外媒:巴黎奥运会奥运村正式开放
- 广西钦州港年货物吞吐量首破2亿吨
- 中国(广东)-韩国经贸合作交流会在韩国举办
- 第三届全球饶商大会举行 现场签约项目总额超300亿元
- 在浑善达克沙地腹地 野生动物受伤有“医保”
- 中美科学家联合公布最新全球红树林分布数据集
- 吕剧电影《铁门关》观摩研讨会在京举办
- 热门推荐
-
- 宁夏石嘴山:“鱼菜共生”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 印尼防长与佐科长子正式登记竞选正副总统
- 美媒:阿桑奇与美司法部讨论认罪,以结束长达14年法律纠纷
- 特朗普公布美国航天局局长拟任人选
- 泰官员称鼓励泰中物流深化合作
- 韩国车企突围经济放缓“泥沼”
- 黄公略烈士遗骸在江西吉安安葬 科技考古手段助力“寻亲”
- 浙江基层治理观察:警民同心 扮靓杭州“窗口”
- 民族管弦乐《水阔山海间》艺术再现当代浙江精神风貌
- 外媒:尼日利亚一矿坑坍塌30人被困
- 北昆原创大戏《李佩先生》跨界启动
- 外媒:乌克兰全境发布空袭警报
- 浙江海宁:漫步民族晚风市集 畅享多彩民俗文化之旅
- 英国伦敦发生枪击事件致1死2伤
- 韩国汇率波动加剧引航空业关注 韩国内航班正常运营
- 探访广州增城:“荔枝皇后”仙进奉成熟上市
- 国家统计局: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
- 近百名留学生走进杭州余杭 触摸“良渚文化大走廊”
- 北京房山森林城市主题公园正式建成开放
- 近年最大力度化债举措 激发“城投信仰”再度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