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杭州 共享亚运(热点聚焦)
杭州亚运会开赛以来,赛场内外精彩不断,得到各方的关注和好评。赛场上,各代表团运动员同台竞技、广泛交流,谱写拼搏与友谊的篇章;赛场外,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全心投入,现场观众热情加油,向世界展现了文明友善、热情好客的东道主风采。
拼搏和梦想、鼓励和希望、祝福和友谊……参与者倾情书写的一个个亚运故事,构成了杭州亚运会的动人色彩。
——编 者
中国体育代表团体操运动员邹敬园——
“在家门口拿出最佳表现”
本报记者 陶相安
9月29日,中国体育代表团选手邹敬园在体操男子双杠决赛中夺冠,以两枚金牌的成绩结束了自己本届杭州亚运会之旅。
“现场的观众和工作人员太热情了,我暗暗下决心,要在家门口拿出最佳表现。”杭州黄龙体育中心体育馆现场热烈的氛围给邹敬园留下深刻印象。
在9月24日进行的杭州亚运会体操男子团体决赛中,邹敬园在吊环和双杠项目中分别得到14.800和15.933的高分,助力中国体操男队蝉联亚运会体操男子团体冠军,并分别以资格赛第二和第一的身份,晋级吊环和双杠单项决赛。
在吊环决赛中,邹敬园尝试了一套新动作,虽然出现失误,无缘奖牌,但他表示:“我想利用这次比赛检验自己的训练效果,尝试突破自己。”在双杠决赛中,第二位出场的邹敬园发挥出色,以一套难度6.5分的动作得到15.933分,锁定金牌。
走下领奖台,邹敬园表示,自己将投入接下来的训练备赛中。“通过这次亚运会,我对自己的训练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他说,“我相信,刻苦训练、稳定发挥,赛场上自然会收获好结果。”
马来西亚体育代表团壁球运动员拉谢尔·梅·阿诺尔德——
“我喜欢这里的场馆设施”
本报记者 王海林
在杭州奥体中心的国博壁球馆内,白色的小球在四周墙壁上不断回弹,马来西亚体育代表团壁球运动员拉谢尔·梅·阿诺尔德迈着敏捷的步伐,与对手展开激烈的角逐。
“在杭州亚运会的赛场上,有机会跟不同国家和地区代表团的优秀运动员同台竞技,收获非常大。”本届亚运会上,27岁的拉谢尔参加了壁球项目女子团体和混合双打的比赛。9月30日,她跟队友一起夺得了杭州亚运会壁球项目女子团体冠军。
这不是拉谢尔第一次来到杭州。在几个月前的2023亚洲壁球混双比赛上,她跟队友提前体验了杭州奥体中心的国博壁球馆,“这里的场地非常好,我喜欢这里的场馆设施,有利于运动员的发挥。”
“亚运村为运动员提供的服务特别周到,志愿者也都非常友好,让人印象深刻。”提及这些天在运动员村的生活,拉谢尔频频点赞。
“壁球在马来西亚非常受欢迎,中国也有许多优秀的壁球运动员,期待未来加强两国运动员之间的交流。”拉谢尔说。
网球项目裁判组长杨勇——
“观赛氛围令人感动”
本报记者 王 亮
杭州亚运会网球项目结束后,杨勇又投入上海网球大师赛的执裁准备工作中。这名经验丰富的网球项目裁判员已参与过4次亚运会执裁工作,积累了大量工作经验。
“‘小莲花’(杭州奥体中心网球中心)观赛氛围令人感动。”杨勇说,杭州亚运会网球比赛开始阶段观众席就坐满了,这折射出网球项目在国内越来越受欢迎。
杨勇担任本届亚运会网球项目裁判组长。虽然工作强度很大,但他还是乐在其中。“能够参与杭州亚运会非常荣幸,我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杨勇说。
杨勇看好网球项目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推广。他认为,网球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除了能够帮助参与者强身健体,还能让参与者收获快乐。近年来,中国网协年轻选手在国际赛场表现优异,他非常高兴。他期待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网球运动。
浙江师范大学(萧山校区)体育馆志愿者桑佳盛——
“虽然辛苦但很充实”
本报记者 邓剑洋
整理球门框的球网、踩平地胶上的褶皱、查看冰桶里冰块的使用情况……关于手球赛场的工作,桑佳盛已经非常熟悉。
桑佳盛来自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亚运会期间,他是浙江师范大学(萧山校区)体育馆的一名志愿者。“我负责器材管理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赛前竞赛器材的清点准备和赛后器材的整理回收。”桑佳盛说,“每场比赛开始前,我们还要准备好充足的冰块供运动员使用,并检查冰块用量,及时补充。”
早上8点半,给制冰机铲冰;9点15分,准备和检查手球等比赛器材;10点,给各个区域配送冰块……查看桑佳盛的工作日程,每个时间段都排满了各项工作。
“虽然辛苦但很充实。”桑佳盛说,“在这里,我与很多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运动员所展现的努力拼搏精神也深深打动了我。”
杭州市民王锡洪——
“在现场感受这一刻很骄傲”
本报记者 窦 皓
9月29日,中秋佳节,也是杭州亚运会田径比赛开赛第一天。在被称为“大莲花”的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4万多名观众现场观赛。
“我平时很喜欢跑步,但还没现场看过国际水平的田径赛事,这次特意订购了亚运会田径比赛首日的票,就是想好好感受下现场氛围。真没想到,观众这么多,气氛这么好!”杭州市民王锡洪表示,田径比赛开赛首日,中国体育代表团选手就在男子竞走、女子链球、男子铅球等多个项目上发挥出色,观众深受鼓舞。
“当现场升起五星红旗,全场4万多名观众全体起立,齐唱国歌,我鼻子一下子就酸了。”王锡洪说,这一幕,自己会铭记一辈子,“在现场感受这一刻很骄傲!”
“现场观看了几场比赛,觉得很过瘾。杭州亚运会,不仅是对参赛运动员实力的综合检验,更是我们作为东道主展示风采的机会。”王锡洪表示。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05日 第 05 版)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上海多部门召开“商会批次贷”工作推进会
- 四川现有农民合作社10.8万个、家庭农场25万家
- 两岸婚姻群体福建宁德叙乡情:姻缘一线牵,两岸情相连
- 外卖骑手溺亡,保险公司莫耍拒赔“花招”
- @工业中小企业,这九招助你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
- 一根“红线”编织浙江兰溪纺织产业新经纬
- 黑龙江:今年以来新设置街路巷牌村牌门牌等共12.7万个
- “民歌大观”走进丽江 聆听古老民族智慧
- 南南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研讨班开班
- 第20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吸引7280部纪录片参展
- 【文化中国行】走进国博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 第四届黑河寒区试车节启幕
- 深圳市“10·27”过山车碰撞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 北京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二期开工 推动大红门地区功能重塑
- 智齿到底要不要拔?
- 1—7月 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部湾港)铁海联运班列开行6529列
- 首届中国消费品(澳大利亚)品牌展推介会在悉尼举行
- 2023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在成都开幕 业界共话“显示无处不在”
- 消费者“品味升级” 旅游已成中国人的生活必需品
- “商会协同出海共建‘一带一路’产业联盟”在沪成立
- 热门推荐
-
- 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赴湖南湘西文艺演出活动举办
- 广州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十年外贸总额达3.78万亿元
- 中国官方修订印发《资产评估机构从事证券服务业务备案办法》
- 安徽旌德云上梯田开犁节:展现梯田风光 聚焦农耕文化
- 舌尖上的工匠“千杯尝尽” :为酒品坚守“戒律”
- 《期货公司商用密码应用上线指南》团体标准公布
- 台青林承铎“登陆”20余年:要早点到大陆看看
- 年产150万吨光伏组件项目动工 江苏宿迁“千亿产业”再落一子
- 哈萨克斯坦总统:中亚国家应团结应对挑战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意阿根廷推迟偿还约27亿美元到期债务
- 国家防总针对浙皖赣提升防汛应急响应至三级
- 理性看待半成品预制菜
- 多国留学生沉浸式感受中国年味
- 5月22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比昨天上升0.8%
- 广东佛山高荷港码头正式开港 计划成为湾区枢纽新门户
- 重庆:黄桷沱长江大桥南岸主塔封顶 创一项世界之最
- 降低门槛!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优化
- 透过数据看活力,消费“主引擎”动能强劲
- 安徽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数量跃居全国第一
- 第五届澜湄国际电影周开幕 中外嘉宾冀以影视增进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