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媒体制作人翠花:用全球化思维和方式讲述中国故事
中新网北京9月21日电 “互联网带来了无国界的传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内容创造者,更多民众可以参与到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
9月21日,由中国新闻社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的“创新国际传播 讲好中国故事”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国际媒体制作人Justyna Szpakowska(翠花)在会议上如此表示。
作为一名十几年奋战一线向西方讲述中国故事的媒体人,翠花分享了自己对国际传播的心得。
谈到跨文化交流时,翠花表示,有一个词语叫“Culture competence”,也就是文化交流能力,我们首先要了解他人的文化背景,再与他人进行沟通,这是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的基本素养。在跨文化交流里,我们要学会不用自己的文化背景判断他人的文化,因为这个世界非常大,很多元化,我们有着很大差异。
翠花指出,文化是具有语境性的,中国文化是高语境文化,而西方文化是低语境文化。对此,她举了一个例子,“我刚来到中国的时候,一个朋友周三跟我说,‘翠花,过两天我请你吃饭’,周五我心想,‘他怎么还没叫我?’”。因此,对于跨文化传播以及国际传播,我们要准确地知道观众是谁,属于哪个语境,传播给西方观众的内容不要太复杂、太啰嗦。
“现在西方人不了解现代中国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缺乏这种关于现代化进程的报道。”翠花认为,我们要加强讲述人文现代化进程的故事,并鼓励年轻人展示他们眼里的中国文化是什么样子的,多让他们去拍短视频,用他们的自媒体讲述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国故事。
翠花表示,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多元的、多层次的,我们要共同完成跨文化传播。
首先,提高跨文化的知识素养,不仅在于媒体人,也在于民众。“遇到西方人、外国游客,中国人已经非常好客,但对于跨文化交流,是不是应该做基础的知识普及?”
其次,“走出去”的同时也要“走进来”,“走出去”包括内容走出去、游客走出去,外国游客也要走进来。翠花认为,外国游客应该是我们很关注的一点,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给他们的同胞展示的中国是最真实的,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宣传中国,也是我们可以去利用的方式。
最后,提升传播的人文感,加强对生活方式的传播。翠花认为,中国有太多可以拍的题材,我们不缺题材,只需要睁开我们的眼睛。中国人一直处于中国的语境和文化带里,觉得不新鲜,但很多东西都是外来人没有见过的。“中国的生活方式非常吸引我们,我们要立足于生活的点点滴滴。”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Global Mindset,用全球化的思维和方式讲述我们的中国故事。”翠花表示。(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景德镇!
- 希腊女子网球名将萨卡里打卡河南博物院
- 中国科技馆推出科学电影公益展映月 有机会免费看12部电影
- 一晚就医近40例!都是这种情况,医生忙到手软
- 15条探访线路邀民众在北京通州“遇见运河”
- 商务部、中国证监会等六部门有关司局负责人就《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答记者问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海南离岛免税的“金名片”是如何炼成的?
- 外媒:美英对也门荷台达省发动4次空袭
- 百姓身边无小事!这些民生保障充满了人情味→
- 从“制造”到“智造” 江西都昌服装产业提质升级
- 中新健康|冬季突然“上吐下泻”,警惕诺如病毒来袭!
- 中消协年度报告:消费者权益保护仍存六方面突出问题
- 多所高校提出使用AI的多个“禁止” 学术论文使用AI边界在哪儿?
- 快递单信息“裸奔”当休矣
- 广西开展“健康知识进万家”活动 促全民健康素养提升
- 齐白石艺术精品亮相德国
- 上海排查47家“俄罗斯商品馆”:个别店铺被责令停业,立案调查
- 报告显示:电影国庆档上海居城市票房榜榜首
- 思路之变带动发展之变——东北地区发展冰雪经济见闻
- 瓜果飘香稻穗金黄 希望的田野上奏响丰收赞歌
- 热门推荐
-
- “新工体”首次迎来藏族儿童足球队
- 广清城际铁路流溪河特大桥顺利合龙
- 甘肃白银:景区建设添“实火”旺旅游
- 国家卫健委:反腐已在医药行业形成广泛共识 集中整治正在稳步开展
- 天津相声会馆涉嫌违规经营 南开文旅局发布情况通报
- 汤臣倍健成立微生态研发中心实验室,致力人体微生态系统健康研究
- 烧烤、射击、拓展、做风筝 这个木屋很有趣
- (申城风景线)探访闹市中的诗歌书店 品味“今天的诗意”
- 国家文物局:增强供给 优化服务 让博物馆“热”得均衡
- 新西兰克马德克群岛发生6.8级地震 震源深度200千米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左云:“电力医生”烈日“问诊” 护航农村电网用电安全
- 印尼盾缘何持续走贬?
- “全球霸总”中国制造,“中式土味”短剧为何让老外痴迷?
- 国家统计局:3月上旬生猪(外三元)价格环比上涨4.4%
- 闽台地区近5000人旅游团抵鄂 领略武当文化
- 曾以五分钟动画《猫》感动众人 艺术家卜桦个展“世界的尽头”展出
- 暴雪中的电力抢修:20个小时,1顿饭,换来万家灯火
-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示范交流展示活动在吴桥举办
- 马来西亚部分地区出现雾霾气候
- 储朝晖:建立短视频与未成年人“亲知”的良性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