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桥梁 总是在刷新“世界纪录”
中新网贵阳8月21日电 题:贵州桥梁 总是在刷新“世界纪录”
作者 袁超 萧子静 刘叶琳
被誉为“世界桥梁博物馆”的贵州,总是在以不断刷新的纪录惊艳世界!正在加紧建设中的花江峡谷大桥,其桥面距水面的垂直高度将超越北盘江大桥,成为新的“世界第一高桥”。
花江峡谷大桥跨越被誉为“地球裂缝”的花江大峡谷,全长2890米,于2022年1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是六安高速公路的主要控制性工程。其625米的桥面至水面高度将再次刷新世界纪录,成为世界山区同类桥梁中桥面距水面垂直高度第一的高桥。而这座钢桁梁悬索桥的主桥跨径1420米,也将刷新世界山区桥梁最大跨径的纪录。
目前,大桥6号主塔已经封顶,5号主塔正在加紧建设中。5号主塔是大桥的最高索塔,设计塔高262米,相当于80多层楼房高度,2023年3月以来,正以平均每天0.8米的速度向上“生长”。
对于一座桥而言,主塔建设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在花江峡谷大桥项目中更是如此。这里不仅地形陡峭,而且风场复杂,目前监测到的最大风速超过12级。在这样的环境下建设相当于80多层楼高的主塔,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受地形和气候影响,突风是这里的常客。”贵州省六安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山区峡谷风速变化快,有非常强的突发性,极易影响施工安全。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传统墩柱施工技术显得“动力不足”,难以满足超高混凝土桥塔建设的实际需求。
经过一次次试验探索,负责施工的贵州桥梁六安8标项目管理团队研发出山区峡谷超高索塔竖向移动工厂整体式爬模系统,使大桥建造实现了智能化。该系统集设计研发、模架爬升、钢筋部品调位、混凝土精准布料、自动振捣、峡谷风环境监测、智能养护、安全监控、防雷避险及逃生通道等集成控制于一体,同时配有智能塔吊、高强度抗风电梯等一系列配套设施,不仅有效提升工程建造质效,还可抵御15级大风,确保施工安全。
崇山峻岭中,一条7米多宽的山间岩道蜿蜒曲折,通往大桥安龙岸6号主塔底部。“这条山间岩道是我们修建的施工便道。”六安8标项目负责人吴朝明介绍,进场初期,由于山体坡度超过80度,山间连一条像样的路也没有,机械设备根本无法入场,大规模爆破开道既不安全,又易对自然环境造成较大破坏。如何推进工程进度?只能靠人工小规模逐段爆破开挖。
“下面就是几百米深的大峡谷,可谓步步惊心。”吴朝明说,施工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岩石滚落的情况,这不仅影响路基临空面侧山体及山脚周围区域的生态环境,还会对下方工点的施工安全产生巨大威胁。
经过反复尝试,六安8标项目团队摸索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硬是在峭壁深谷间凿出了一条“挂壁公路”。
未来,这条施工便道将纳入“桥旅融合”永久性工程,成为游客前往花江峡谷大桥游览主塔、体验玻璃栈道和进行户外极限运动等项目的必经之路。
“突出生态保护、融入地域文化,打造桥旅融合示范项目。”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三分公司六安8标项目副经理刘豪说,这是大桥建立之初整个建设团队的首要考虑。
花江峡谷一带属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这里山高谷深、地形险峻,地质构造复杂,峡谷风力、湿度、温度变化莫测。跨越“地球裂缝”建桥,难度不言而喻。
“在贵州山区建设超级大桥,虽有很多经验可循,但花江峡谷大桥这样的跨度、高度,对桥梁设计与施工都是一次全新的超级挑战。”作为花江峡谷大桥设计团队负责人、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师叶洪平,曾主持过多座特殊结构桥梁的设计工作,有丰富的山区大跨度桥梁设计经验,但在回忆起拿到花江峡谷大桥设计项目时的感受:直言“既激动,又感到压力很大”。
为尽快确定大桥设计方案,设计团队历经数月深入实地勘察、收集各类数据,并与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贵州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及省市级相关单位等反复研究讨论。根据环境适应性,以保护生态为前提,设计团队最终因地制宜采用高桥位大跨度钢桁梁悬索桥方案,缩短了起点岸隧道长度,节约工程总体造价。
“两岸主塔高差大,两岸结构刚度差异大,我们通过调整两岸主塔结构尺寸、加大边跨主缆角度等,合理匹配结构体系刚度;主梁首次采用上、下水平稳定板抗风措施;桁梁两侧的检修步道,局部改造成景观廊道,建成后可在廊道内远眺峰林;6号主塔顶设玻璃观光屋,建成后可乘坐垂直观光电梯实现1分钟登顶……”谈及大桥设计亮点,叶洪平如数家珍。
“我们力争将花江峡谷大桥打造成贵州首个集桥梁观光与高空探险桥旅融合的多功能综合体。”贵州省六安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2022年10月,交通运输部印发了《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实现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支持贵州深化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打造“桥旅融合”示范项目和路旅融合品牌。花江峡谷大桥正是贵州省重点打造的“桥旅融合”示范项目。建设方将把当地花江村古寨文化、布依族民族风情等元素融入大桥的主梁、主塔、锚碇、引桥等,并进行桥旅、体旅项目的设计,打造一个桥旅融合新“热点”。
以“跨越·通往世界的桥梁”为主题的2023多彩贵州·第十六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将于8月22日在贵州省遵义市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绥阳十二背后)举行,大展将多视角、全方位展现贵州桥梁建设成就、桥梁建设者风采和路桥建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人们也将在大展上一睹摄影师镜头下的花江峡谷大桥建设壮观场景。(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俄罗斯经济学家:中国为世界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 车市“血战到底”,车企营销转型路在何方?
- 韩国国会未通过针对总统夫人的“金建希特检法”
- 巴勒斯坦囚犯协会:以军已在约旦河西岸逮捕4675名巴勒斯坦人
- 透过牙膏“变贵”现象看本质
- 天津“新”城事丨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风貌建筑再塑“城市记忆点”
- 服贸会首个公众开放日 哪里是最热门的打卡点?
-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区域医疗中心消化内科专科联盟在合肥成立
- 圣保罗中国电影展:光影互鉴 “最近的远方”
- 两党互相“甩锅”推卸责任,美国为“毒列车”事件争吵不休
- (新春走基层)龙年首趟中欧班列(武汉)开出
- 【地评线】天府评论:中国经济半年报增强信心与力量
- 为午休“躺睡”定标准,让孩子睡得更香甜
- “南山情·资源景”大美资源全国摄影大展开幕
- 药材涨价集采“杀价” 中成药企业如何破局
- 玉渊谭天丨折腾不止,美国“芯”愿难成
- 发展安全两手抓!政府工作报告传递房地产新信号
- 在闽创业台青:走融合路 成就共赢
- 5万尾鲢鳙鱼游入千岛湖 杭州成立生态司法保护示范基地
- 宝可梦携手《博物》举办沉浸式科普展
- 热门推荐
-
- 油碾声声,菜油飘香
- 销量百万的商品为何只有百条评论?
- 中消协就民航“加价选座”问题发声:不应成为“行业惯例”
- 青海民众自编社火小调 唱响家乡巨变
- 法航因中东紧张局势延长停飞黎巴嫩贝鲁特航班至8月11日
- 湖北:文旅消费持续“上新”
- 撸猫撸狗女子10天赚了5000元 每天奔波8个小时
- 遵义红花岗会址消防救援站李宏栋:守护红色热土的年轻人
- 美国纽约社区银行股价大跌 区域性银行阴云再起
- (年终特稿)“首店经济”引燃北京消费热力
- 安徽歙县:多彩活动点亮“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乌克兰发起反攻?泽连斯基、普京表态
- 教师全员竞聘上岗,因何惹争论?
-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多措并举提升毕业生就业率
- 韩国警察厅长赵志浩被传唤调查
- 时隔24年再登院线——科普电影的突围之路
- 云南贵州广西降雨持续 北方警惕大风天气
- 大学生主播解约遭索赔30万元?法院判了!
- 普京送给日本秋田县知事的猫因病死亡
- 中国—东盟产教融合 携手培养“国际铁路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