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台不点烽火?“突门”在哪里?
烽烟如何燃起?信息如何传递?长城中的“突门”是何模样?……日前,天津大学长城研究团队发现了长城“隐藏资源”,其中有很多是首次发现。近日,记者采访了相关研究负责人。
“古代有敌来犯时,长城上的士兵会燃起烽火,沿着长城线接力传递,并在关键节点转向,给向内一级的防御单位提供情报,然后内一级的防御单位会依据前面的情况,点燃自己位置的烽火。而点燃烽火的位置,并不是人们去长城上旅游打卡拍照的‘烽火台’顶部,而是主墩台旁专门排列的‘燧体附燧’、火池等烽火台附属设施。烽火台、主墩台是士兵的瞭望塔,使士兵可及时发现敌人来袭并打旗语、举灯笼、鸣炮(明代以后),发出警报,但不能燃烽火。”“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信息技术”文旅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天津大学副教授李哲说。
“我们在宁夏的明长城首次找到了不依靠主墩台,独立成传烽站点的燧体。这一发现能证明以燧体为代表的附属设施才是烽烟传递的核心载体。”李哲说。
研究团队经过系统的野外调查发现,一般烽火台附近配备的燧体附燧个数和朝向都有不同,点燃几座燧体附燧与来的敌人数量有关,多个燧体附燧的排列方向朝向与信息传递给哪一级防御单位方向有关,一般是燧体排列方向垂直于信息传递方向。为了更加清晰可见,白天传递信息在燧体放烟,晚上通过火池点火。
“通过全线图像检查,我们首次发现长城燧体内腔结构保存完好的个例。”李哲对这一发现十分兴奋。他解释道:“多数情况下,我国古代烽烟不在主墩台上点燃,而是有着‘多烟烽传’的智慧,传递复合的警情信息,所以大多在主墩台旁边地面构筑多个燧体、火池等专门燃烟举火的设施。然而这类设施特别容易损毁,很难找到内部结构完整的实物遗存,大部分都呈现土包状甚至痕迹状态。但通过全线图像检查,在数千个燧体中有幸发现一处,经过实地踏勘,证实是保存完好的圆形内腔体结构,这是揭示中国古代烽烟究竟如何燃起的重要、宝贵物证。”
烽火具体是如何点燃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了李哲很久。“多数燧体附燧都被破坏了,有的还被盗墓贼误当作墓葬,打了盗洞。”2022年夏天,在宁夏,李哲和学生们发现了一个尚有内腔保存的附燧,“这是近万个里面唯一能够看到燧体拔烟内腔的”。
“我爬上2米多高的燧体附燧顶部向内查看,清晰地看到,内壁用石料垒砌呈烟囱形,烟因此可加速上冲,烟柱让远望观察更容易。上面还有一个漏底窄口的坛子,能够让烟聚拢,更明显。”李哲说。
《墨子·备突》中写:“城百步一突门,突门各为窑灶”。天津大学长城研究团队在河北的明长城找到了文中描述的“突门”。据介绍,“突门”是独特和珍贵的暗门类型,是所有暗门中最为秘密的一种。“突门”内侧为空,外侧面用一层砖砌上,从外侧看上去与城墙无异,一旦战时需出兵,士兵们可从内侧破门而出,出奇制胜。晚晴清学者魏源也在文章中描述过突门:“藏于九地之下为暗,动于九天之上为突”。但从未发现过“突门”的实物遗存。李哲团队通过图像检索和实地踏勘,发现明长城上有一处实物遗存符合墨子所说规制,他断定此实物遗存就是突门。李哲对于这一发现十分欣喜,他还告诉记者在突门之外,发现了真假暗门、伪装暗门等暗门类型。
长城是中国古人留给世界规模和体量最大的线性文化遗产,也给世人留下一道道谜题。从2003年起,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就开始关注并研究长城。20年时间,从最初的三五名成员到现在的50多人团队,他们走过了明长城全线,以及部分战国、秦汉、北朝、唐、金、明、清等时期的长城遗迹。团队以“扫描式”的连续拍摄方法,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建设长城全线连续实景三维图像库。数据库中照片图像已覆盖6000多公里的长城墙体及其附属设施,总数量已经超过二百余万张,分辨率平均达到厘米级、砖缝等细节清晰可见。利用这些图像图片生成的三维模型,可应用于遗产研究、资源管理、病害监测、工程量概算等多个领域。
(光明日报记者 刘茜 陈建强 通讯员 赵晖)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经济观察)MSCI调整指数成分股 业内称对A股影响有限
- 直击洪水过后的吉林“木耳小镇”:忙碌中重建生活
- 上海探索打造“无废城市” 处置与循环利用并举
- 放心 降压药不会导致血管破裂
- 检察题材院线电影《最后防线》全国首映
- 高温催热“夏日经济” 前7月广东“清凉家电”出口增长
- 商务部就欧盟对华外国补贴调查等问题向欧方提出严正交涉
- 江苏出台28条政策措施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 严打民生领域违法广告乱象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十大典型案例
- “跨度”与“高度”见证桥梁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贵州符号
- 广州169件汉代建筑模型明器展出 见证先民生活场景
- (申城风景线)上海打造文化人才之家 社区与人才“深层触达”
- 破解“有说头、没看头”困局 非遗成河南文旅消费“新秀”
- 工作和喂奶难兼顾 90后新手妈妈直接选择奶粉喂养
- 厦航开通福州至首尔往返直飞国际航线
- 一年省4826万元!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惠及医生和患者
- 南京小西湖历史风貌街区:走入国际视野的老城微更新
- 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 这一领域又创新高
- 首届澜湄中医药适宜技术研修班在柬埔寨举办
- 烧山林、捉野鸟、电捕鱼 法院这样判
- 热门推荐
-
- 武汉中心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 7年考了20多次科目一 男子无证驾驶被抓现行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国际茶日”系列活动
- 四部门联合发文 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
- 留学生浙江路桥十里长街花式过端午 感受千年商都文化
- 美国洛杉矶郡同科比遗孀达成2885万美元和解协议
- 吉林4名大学生灾区救援 自费购买2500余件矿泉水
- “资本+招商”赋能国潮产业发展 第四届1218全球招商节开幕
- 综述:中国知名文博和科研机构在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
-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水浒故里”:将助推水浒文化走向世界
- 海南首宗“净矿+增减挂钩+全流程电子化”采矿权出让
- 十九大以来中国公安机关缉捕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5000余名
- 工信部:10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创新高
- 千年古城山西新绛文旅再“出圈”
- 一面“手机墙”帮一人抢票、犯罪团伙分工明确 揭开网络“黄牛”开挂秘笈
- “胯胯”值得全网群嘲吗?
- 中国上市券商今年上半年业绩稳健增长
- 博物馆的悬疑生意经
- 柬埔寨制定新行动计划吸引国际游客
- 突发!缅甸仰光市中心爆炸致5人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