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退去,村庄复联后粮食生产该如何“上线”?
在郑大玮长期对农业气象的研究中,北京市农业生产面临洪涝灾害的挑战,这并不是第一次。
1963年8月,海河流域平原一片“汪洋”流至北京,所幸水退后仍多日连阴,多数玉米保住了;1994年7月,暴雨过后玉米又遭暴晒,北京超2万公顷农作物受灾严重;2012年的“7·21”特大暴雨,农田大范围被冲毁……
郑大玮是农业农村部防灾减灾专家指导组顾问,也是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气象系退休教授,他很熟悉北京农业生产的“晴雨表”:整体上旱比涝多,但洪涝灾害每隔几年都会发生一次。
特殊的是,北京今年这场大暴雨,让全市农业生产面临了旱涝急转的挑战。上半年少雨叠加高温,7月初大部分地区中旱,延庆部分地区甚至达到特旱程度;从7月29日起,大雨持续了四天,门头沟全区和房山部分区域暴发山洪。
洪水冲进农田,农作物被浸泡、土地遭遇冲刷……考验与挑战叠加,在暴雨中的“失联村”纷纷复联后,农民最牵挂的农业生产该如何恢复?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邀请郑大玮,为农户线上讲解了玉米洪涝灾后恢复生产技术。针对灾后的生产恢复和抗涝经验,记者对郑大玮与种植户进行了采访。
一场农户与大暴雨的“赛跑”,让农田幸免于难
洪水固然让山区农田遭遇大灾,其实连续四天的雨水,让北京所有农民的心都提了起来。
7月29日一早,通州区黄厂铺村的种植大户张海英,看着雨没有停的意思,赶快给钩机师傅打电话,冒雨把低洼地的排水沟疏通。就是这个决定,让张海英的玉米地在随后的大暴雨中幸免于难。
张海英在村里种了700亩农田,其中400亩整块处于地势低洼区,与周边地势高的地块相比要低出一米。去年一次大雨中,这块地就出现了积水情况。“当时地里积水严重,排水费了老大劲了。”张海英对2022年夏季的降雨印象太深了,“短时间内强降雨,排水沟都满了,田里的水没过了膝盖,根本排不出去。”
自打种上地,张海英格外关注天气,开始下雨时,她就用土法测降雨量,把家里的水桶放在院里接雨水,“四五天的雨水下个不停,桶里的水也有了小半桶。”说着张海英比画了约一尺左右的高度,相当于300多毫米的雨量。
暴雨后,平原低洼地出现积水,农作物长期淹没会出现绝收。郑大玮向记者表示,就北京这次大暴雨情况整体来看,平原农作物长期积水的较少,这离不开全市多年农田基本建设,让平原大部分积水比历史同等规模洪水消退得更快,玉米倒伏倒折面积也不大。
“好在今年这次的雨持续时间长,水能渗下去一部分,让农田排涝有了一定的缓冲期。”张海英指着排水沟边上的小豁口向记者介绍,“这些小豁口都是在去年排涝的基础上保留下来的,每隔三五米就靠人工用铁锹挖这么一个出口,让田间的积水顺利排了出去。”
洪水过后玉米绝收,农民艰苦出山买种子
作为这次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房山区的“失联村”复联后,农民在重建家园的同时,也在抢农时。在房山受灾最严重的十渡镇,应急救援道路刚刚打通,记者就碰到了不止一位艰苦出山、出村买种子的农户,他们买的都是蔬菜种子。常年跟喜怒无常的老天爷打交道,山区的农民们太知道这时该怎么呵护被洪水欺负的土地。
今年房山区小麦夏收面积4.5万亩,夏播面积超过4.2万亩,其中玉米占了4万亩。截至目前,房山区尚未发布农业受灾的详细数据,但在记者探访中,农田受灾景象触目惊心,很多玉米地仍泡在水中或被淤泥覆盖。
在郑大玮的经验中,面对绝收地块,改种特早熟作物和秋菜是灾后补救的办法之一,在海拔与纬度较低的地区,农户可以抢种特早熟谷子、绿豆和荞麦,在秋霜上冻前能勉强成熟,而在一般地区,农户可以种大白菜、萝卜、胡萝卜等蔬菜,但农户要注意,提前联系好客源,保障销路。此外,绝收的玉米秸秆也可以收获加工成青贮饲料。
“灾后剩余天数不多,排水较慢的地块,可以在排水后精细整地,适时播种冬小麦,但也不宜过早播种,以免造成冬前过旺,越冬时容易死苗。”郑大玮强调。
在北京这次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另一区域,门头沟区今年种植的粮食、蔬菜等农作物面积有一万多亩,主要集中在清水镇、斋堂镇、雁翅镇等区域。记者从门头沟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目前,门头沟区的农业受灾情况正在统计中。意外的是,军庄镇的京白梨没受太大影响,梨园有积水,正在进行排水。
门头沟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就初步摸底情况了解,在这次洪涝灾害中,辖区内大部分土地耕作层受损严重,接下来还需实地勘查,将根据救灾进展情况,随时开展农业生产恢复措施。
洪涝过后,多种病虫害高发
洪涝灾害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是关键。郑大玮提示农户,洪涝过后,田间的温度、湿度大,容易诱发多种病虫害,农户要注意预防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玉米褐斑病、小斑病等发生,需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8月5日,北京雨后放晴,张海英瞅准时机,对700亩玉米进行了“飞防”,也就是通过无人机完成植保工作。在飞防的前一天,张海英先去地里查看了玉米虫害情况,有不少被咬花的玉米叶,张海英扒开其中一片,果然一只虫子正在“饱餐”。“两三天后还有雨,但看这个情况不能等了。”夏争时,对张海英来说,要争的是这个不下雨的空当期。
张海英集中连片的土地,由田间的小路分成了三块,其中紧邻漷小路和西军路的地块,两侧设置排水沟,南侧的排水沟一直向东,随后南拐,通过七环路下的沟渠,流入凤港减河,再往下游汇入天津。
张海英作为地道的黄厂铺村人,对凤港减河再熟悉不过了。自打有记忆就有这条河,几十年来,张海英很少看到凤港减河有大水泛滥的时候。但几天前的暴雨,凤港减河的水面竟然直逼桥梁。
农田和这条河的联系不能断,张海英庆幸,农田里的老排水沟得到了保留。“如果没有这条排水渠,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村里老人留下来的,自然就有他的道理,这种地的老法子不能丢了。”张海英说。
玉米还算抗涝,全市范围看秋粮仍有望丰收
玉米对洪涝本身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目前,北京地区大部分夏玉米,处于拔节后期到小喇叭口期,前期受旱严重的处于拔节初期。在田间,郑大玮以三棵不同生长时期的玉米植株为例,讲述了不同的灾后恢复办法。
“玉米苗越大,抗涝能力越强,但跟积水时间有密切关系,需要警惕的是雨水过后的暴晒天气。但从雨后几天的实际情况来看,连续的阴天,出太阳的时候但不暴晒,这种天气,洪水浸泡的较大玉米植株仍可耐受。”郑大玮在田间现场指导时,就对赵全营镇去碑营村的玉米恢复生产提出建议,目前,由于积水下泄使土壤养分流失,玉米的叶子发黄,需要追氮肥,磷钾肥同时补一点,加速玉米的恢复生长。
郑大玮分析,在山前、山沟、低洼地等局部区域,由于玉米秸秆折断、或泡水时间过长、或因山洪暴发、泥石流等被掩埋而导致绝收的情况,只占一小部分。“如果从全市来看,不必太悲观。从实际走访的情况来看,遭遇积水的玉米地,大有恢复的空间,如果后续生长条件有利,大部分玉米地还能实现丰收。”
郑大玮表示,在北京延庆、怀柔北部和密云北部等区域,雨并不算太大,降雨反而极大缓解甚至使前期高温加剧的旱情得以完全解除,玉米的长势转好。
说起今年的玉米收成,种植大户张海英也颇有信心,“只要后续没有自然灾害发生,就目前长势来看,今年玉米还是个丰收年。”
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夏季防心梗 牢记这五点
- 荷兰籍女孩广西寻亲:想让家人知道我现在过得很好
- 水利部针对晋陕甘宁四省区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 最新研究揭示不同心脏细胞类型如何相互作用 助解心脏病机制
- ADC药物领域持续火热 辉瑞拟430亿美元收购Seagen
- 俄媒:莫斯科市区传出爆炸声 首都多个机场暂时关闭
- 日本参议院预算委员会将对2023年度预算案进行集中审议
- 中国官方出台二十条措施力促恢复和扩大消费
- “大金砖合作”不断展现大气象(和音)
- 我国外储规模整体稳定 央行继续增持黄金
- 因大规模空袭风险,美国、西班牙、意大利驻乌克兰大使馆闭馆
- 2024年北京优良天数达290天 为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多
-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火红事业带来红火生活
- 多地出新政减少“公摊面积” 公共梯间等不再纳入
- 新疆霍尔果斯公路口岸上演一场跨越国界生命接力
- 青海大柴旦地区首次发现雪豹 相关部门合力救护
- 上海大都市圈博物馆合作办展 再现近代爱国实业家群像
- 突发!日本东京一车站传出爆炸声 现场有人受伤
- 最新!各地公布最低工资标准
- 运动健身中应重视动作质量
- 热门推荐
-
- 销售带鱼擅用“舟山”等字样 法院:商家构成商标近似使用
- 加大科技应用、增开查验通道……黑河口岸明水期客轮运输正式通航
- 玉米增储提振市场信心
- 湖南湘潭县一堤坝发生险情 决口发展至50多米
- 安徽合肥警方开展无人机防溺水巡查
- 陕西青少年走进博物馆体验古时中秋
- 中国商飞:从未组织开展任何线下投资理财推广活动
- 中国深化电子计价秤整治 打击“缺斤短两”等违法行为
- 欧洲发展报告:2022年中欧关系止跌回稳,务实合作取得较大进展
- 综合施策保护黑土地
- 专家:儿童安全座椅成交通事故中的“救命椅”
- 壮族文化融合创意杂技 广西探索文化出海新形式
- 外资企业展开中国“绿色机遇”新”碳“索
- 加拿大与韩国举行首次外交和国防部长级会议
- 广东降雨趋显 持续多举措防御台风“潭美”
- 蛋白质折叠的细胞密码破解 有望为治疗多种疾病开辟新途径
- 克里姆林宫:普京不排除与特朗普进行接触
- 西南铁路单日旅客发送量创历史纪录 达202.02万人次
- 一节课24元空调费,哪里有什么“温馨”
- 用“算力”提升城市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