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岭南佳果飘香 到广东台山大开“眼”界
中新社江门7月26日电 题:夏日岭南佳果飘香 到广东台山大开“眼”界
作者 李晓春 郭军
炎炎夏日,广东地区当季的荔枝、黄皮、龙眼、芒果、火龙果、凤梨、无花果等陆续上市,对于部分不敢放开吃荔枝、芒果的广东人来讲,龙眼是岭南当季水果中的最佳选择之一,其果肉脆爽开胃、甜而不腻。
近日,在广东台山端芬镇小鲜农场的果园里,工人们正在采摘龙眼。“石硖龙眼很甜很脆,我们今年7月16日开园采摘,除了满足自行前来采摘的顾客,每天还需采摘400公斤左右,送货到台城给提前下单的顾客。”农场负责人余伟洪表示,连日的晴天和高温,有助于龙眼成熟。
据介绍,台山市目前龙眼种植面积达12000多亩,台城、四九、三合、北陡等镇(街)种植面积均超1000亩,果园种植的品种以石硖、储良为主,而当地农村自然生长的土龙眼品种有“牛眼”“鸡眼”“水眼”之分。
“近日看到同村兄弟微信发过来的照片,发现老家屋前那棵龙眼树今年硕果累累,一串串龙眼压弯了枝头,非常震撼!”现居古巴哈瓦那市的台山乡亲黄先生跟家乡朋友聊天时说,他爷爷当年种下的龙眼树至今已有四十多年,家人称从未见过如此多果。
“以前在台山这个季节,我一见到外婆家门前挂满果的龙眼树就想爬树去摘,外婆虽然经常对我大喊‘死仔包(台山方言,指臭小子),龙眼未熟’,但每次摘龙眼,她都让大舅送些过来给我们解馋。”现居哥伦比亚卡利的台山乡亲陈先生回忆说,外婆家那棵是“牛眼”,他舅舅曾摘到一串重约5公斤的龙眼。
“今日大丰收,来朋友果园摘龙眼,还从村民处买到两只土鸡。”佛山顺德的陈先生开心地表示,他近五年来每逢龙眼成熟的季节,都会到台山端芬镇朋友的果园买100公斤龙眼,带回送给生意上的伙伴和亲朋好友,并带家人到台山游玩一番,一举多得。
“今天批发市场本地石硖、储良都有。但这几日天气炎热,龙眼在常温下都容易干壳、脱梗,不宜多囤。”台山一经营水果生意二十多年的吴先生透露,前期海南的龙眼占多,随着本地龙眼的大量上市,批发价格每天都会有波动,趁新鲜卖完才能真正赚到钱。
“我记得在台山生活时,家里每逢农历七月初六晚上陈设瓜果和糕点甜品进行‘慕仙’(台山习俗,拜仙之意),少不了龙眼。”现居加拿大温哥华的台山乡亲李女士称,外公菜园边那棵龙眼树的龙眼特别甜,儿时经常和表哥、表姐在龙眼树底下捉“圆眼鸡”(龙眼在台山又称圆眼,圆眼鸡指长鼻蜡蝉)玩。
龙眼成熟期恰逢暑假,前往台山海边游玩的外地游客众多,不少村民在游客必经之路摆卖龙眼。“大家知道北陡盛产荔枝,但很少人知道北陡也盛产龙眼。这是今天刚从旁边果园摘出的石硖龙眼,你可以试吃几个,很清甜的。多买的话,给您优惠价,每公斤12元(人民币)。”北陡镇那琴村一位在路边摆卖龙眼的村民招揽过往游客时说。
台山种植龙眼历史悠久,清光绪年间出版的台山《新宁县志》中已有龙眼的记载。如今,得益于低位大枝嫁接、先进的高接换种树管理技术,台山部分果园的龙眼提质增收,科技助农兴产业,果农们亦呼“大开眼界”。(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湖南环保社会组织与司法鉴定机构达成“先鉴定后付费”合作
- 天津夏季治安打击整治阶段成效显著 破案率提升11.92个百分点
- 英国开学季来临 中国驻英国使馆发安全提醒
- 关于疱疹性咽峡炎,这些知识要了解→ | 科普时间
- “招行红”点亮“满天星” 招商银行服务首都近半数科创企业
- 2023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再创新高 连续第14年领跑全世界
- 侧记:让民族团结幸福之花绽放在浦江两岸
- “美国的手上沾满智利人的鲜血”
- 中国英歌舞“出海”背后的故事
- (文化中国行)在“中国近代第一城”探寻中国最早的公共博物馆
- 探访河北百年砂画:指尖非遗出圈又“出海”
- 北京:考古新发现丰富中轴图卷
- 共探健康产业新前沿,2023湘湖生命健康产业研讨会在杭举行
- 2024海峡两岸关公文化交流暨关林朝圣大典在洛阳举行
- 浙江宁波地铁上新智能行李寄存柜 国庆假期可限时免费存
- 苏丹武装部队初步同意将停火协议延长72小时
- 新疆“松弛感”背后的民生密码
- 粤港澳青年企业家湾区行活动在珠海举行
- (经济观察)科创板开市五周年:制度探新 “试验田”变“示范田”
- 姚景源:老年人不是包袱是“富矿” 银发经济潜力巨大
- 热门推荐
-
- 邺城考古40年:在这里,寻找中国最早的都城中轴线
- 2024春节档票房破15亿
- 遇见福建:陶笛声声谢师恩
- 防控近视,需要多方努力
- 天津2023游船演出季开幕
- 法国总统马克龙将接见220个受骚乱影响城市的市长
- 中方呼吁以最大紧迫感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全面公正持久解决
- 开挖直径17.5米“山河号”盾构机在济南下线
- 医学生赶考途中妙手施针救人 “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
- 著名画家张锡武在天津逝世 享年96岁
- (经济观察)中国存量首套房贷利率正式下调 最受益群体是谁?
- 居家办公如何保护眼睛?这些提醒快收好
- 消防救援力量已在甘肃积石山震区救出被困群众2人
- 太空闻起来是什么味道
- 上海多学科专家携手成功完成高难度白内障手术 百岁老人重见光明
- 国家京剧院院长王勇:打通文艺院团与艺术院校间的人才培养机制
- 中国A股贵金属板块周一涨幅居前
- “可爱经济”为什么惹人爱?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向京津冀豫调水575亿立方米
- 锻炼前后喝水的诀窍 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