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巴甜可能致癌?国际饮料协会称误导!国产品牌紧急澄清,影响有多大?
一条有关甜味剂阿斯巴甜或被列入“致癌物”的消息在饮料行业掀起巨浪。
6月29日,路透社援引两位知情人士消息称,阿斯巴甜将在7月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正式列为“对人体可能致癌”(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的物质。
报道还称,上述结论是IARC在六月初召集外部专家开会后做出的,该会议主要依据所有已公布的研究证据,评估哪些物质对人体有害。粮农组织/世卫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也在对阿斯巴甜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查,将于7月宣布调查结果。
阿斯巴甜是一种甜味剂,在当前热门的无糖饮料中比较常见。“可能致癌”的消息一出,元气森林、奈雪的茶等国内饮料厂商迅速撇清关系,强调自家产品不含阿斯巴甜。
针对上述媒体报道,6月29日,国际饮料协会委员会(ICBA)在官网发文回应,表示公共卫生主管当局应警惕这一观点,因为它与数十年来高质量的科学证据相矛盾,参考低质量的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可能误导广大消费者,期待对阿斯巴甜更广泛、更全面的食品安全审查。
IARC是谁?为何一条消息让行业如此紧张?
IARC是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机构,官网显示,该机构是跨学科的,汇集了流行病学、实验室科学和生物统计学方面的能力,以确定癌症的原因,从而可以采取预防措施,减轻疾病负担和相关痛苦。
公开资料显示,IARC一般致癌性分为5种:1类(有确认致癌性)、2A类(很可能有致癌性)、2B类(有可能致癌)、3类(尚不能确定是否致癌)、4类(基本无致癌作用)。如果上述外媒报道属实,那么阿斯巴甜列为“2B类”致癌物。
IARC的信息本身并没有强制性,但其观点或会间接影响监管部门的决策,因此也受到行业关注,此前肉制品行业就经受过来自IARC观点的影响。
2015年10月26日,IARC曾发布报告,将香肠、火腿、培根等大众熟悉的加工肉制品列为“致癌物”,新鲜牛羊肉等红肉列为“较可能致癌物”。彼时,受这一消息影响,生猪屠宰及肉制品相关上市公司股价不同程度下跌。
阿斯巴甜可能被划为致癌物的消息一出,6月29日晚间,元气森林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元气森林全线产品不含阿斯巴甜。据中国证券报,元气森林相关负责人表示,元气森林配料表更干净,元气森林可乐0糖0脂0卡0阿斯巴甜且全线产品也不含阿斯巴甜。奈雪的茶相关负责人则对外表示,2022年11月,奈雪的茶已经宣布全部产品使用升级的天然代糖“罗汉果糖”。
阿斯巴甜是什么?哪些饮料加了?
阿斯巴甜属于人工高倍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在达到相同甜度的情况下,使用阿斯巴甜这类甜味剂可节省成本。
澎湃新闻记者曾通过线下商超和电商平台梳理了41款涉及“无糖”“低糖”概念的饮品,覆盖市面上常见的碳酸饮料、气泡水、茶饮料及其他饮品。
大部分宣称“无糖”“低糖”的饮料实际上并没有使用阿斯巴甜,只有部分产品标明有阿斯巴甜,包括可口可乐零度、可口可乐纤维+、雪碧纤维+、芬达零卡、百事可乐零度、百事轻怡可乐。上述产品背后公司是全球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
截至发稿,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饮料巨头尚未就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消息对外发表观点。
除了上述饮料,其他食品也将阿斯巴甜作为甜味剂,如绿箭弹立方无糖口香糖。
阿斯巴甜健康争议由来已久,相关饮料还能喝吗?
“(说阿斯巴甜可能致癌)还是比较意外的。”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清华大学公共卫生硕士顾中一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阿斯巴甜一直很有争议,几十年前就有关于神经毒性方面的一些争议,在2005年的时候,曾经有一项动物实验认为非常高剂量的阿斯巴甜,可能导致大鼠出现淋巴瘤和白血病,但权威机构核查证据之后一直没判定其有致癌性,“所以我个人是不担心它致癌的。”
顾中一认为,即使最终权威机构正式宣布阿斯巴甜是可能致癌的物质,也并不意味着这种甜味剂不能正常用了,“这个跟一般意义上的有毒性之类的是两个概念”。此外,目前可替代的甜味剂有很多,加上阿斯巴甜的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很多大企业的产品中使用阿斯巴甜的也不多,大家日常食用的剂量还是比较少的。
值得注意的是,路透的报道中援引的知情人士并未透露,IARC认定的阿斯巴甜存在致癌可能性的量级,即正常人服用多少剂量才有致癌的风险。
另一位营养领域从业人员也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即使最终宣布阿斯巴甜可能致癌,极大可能并不会对普通人的饮食习惯产生太大的影响,之前不少食物或成分都有更明确的致癌性风险,如槟榔与口腔癌,酒精与肝癌,但人们并没有完全远离槟榔或酒精,相关行业也始终存在并发展。
“就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也承认,其并不是根据实际消费情况进行风险评估的权威机构,而且它‘不提出健康建议’。”ICBA执行董事凯特·洛特曼(Kate Loatman)称,“我们仍然对阿斯巴甜的安全性充满信心,因为有压倒性的科学证据和全球90多个国家食品安全当局做出的积极安全决定。因此,我们欢迎世卫组织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正在进行的更广泛、更全面的食品安全审查。”
甜味剂江湖新贵频出,长期健康风险须当心
尽管大部分无糖饮料并没有使用阿斯巴甜,但除了一部分茶饮料,大多数宣称“无糖”的饮料都至少含有2种以上的甜味剂,甜味剂添加最多的是无糖脉动,配料表里13种成分里就用上了5种甜味剂,这些甜味剂种类包括赤藓糖醇、三氯蔗糖、安赛蜜、木糖醇等。
值得注意的是,所谓“无糖饮料”并未绝对的0糖。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食品中糖的含量≤0.5g/100g或100ml,就可以标注为“无糖食品”。
另外,无论是阿斯巴甜,还是其他甜味剂,其背后的健康风险均有争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母义明教授曾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长期来看,目前强调无糖饮料的潜在风险,大都是基于长期大量喝的前提,“长期是以年为单位,目前的研究也都是按照年得出的结论,”偶尔喝一次,血糖没有变化,并不意味着长期没有风险。
顾中一也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从健康角度来说,各种含糖饮料以及各种甜味剂饮料,能不喝尽量不喝,喝白开水最健康或者喝咖啡、茶、普通的苏打水等或者是更好的选择。
澎湃新闻记者 李潇潇 秦艺逍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380余名内地及港澳台游客开启甘青藏生态之旅
- 去年我国新接造船订单中绿色船舶占比近五成 创历史最高水平
- 菲律宾电台新闻主播遭入室枪杀 总统下令彻查
- 四川:民族文化在传承和创新中迸发新活力
- 大型歌舞剧《情系塞罕坝》边疆行巡演在北京首演
- (经济观察)中国城镇化“下半场”更凸显“人”
- 乘势而上促消费
- 河北升级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应急响应至Ⅲ级
- 瑞梅铁路首座3公里以上隧道顺利贯通
- 粤港澳青年企业家湾区行活动在珠海举行
- “阳康”们去哪儿跨年? 十大元旦跨省游目的地出炉
- 2023年以来宁夏警方破获经济犯罪案件800余起 挽损6.2亿元
- 山东临沂:一碗糁汤里的沂蒙情怀
- 开工周海鲜振士气
- 2024跨年档电影票房破3亿
- 谢锋:期待中美影视界涌现更多“新时代的斯诺”
- 外资持续看好中国债市 已连续9个月净买入我国债券
- “挂号不就诊”,三甲医院1800多名病人去哪儿了
- 直击创新纯电动BMW i5诞生地 揭秘绿色新实力
- 对虚拟主播的规范不能“虚”
- 热门推荐
-
- 福建平潭恢复一条对台湾集装箱定点航线
- 台风“泰利”今夜登陆 广东海南需加强风雨防范
- 报告称2022年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捐款捐物累计达5081万元人民币
- “吐槽东家”有边界 侮辱诽谤要担责
- 个人养老金账户竟能“被开户”?来看银行回应
- 景迈山申遗工作者:让世界看到中国茶
-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二期获资助名单揭晓 厦大教授入选
- 中国科技“她力量”占比超45%
- 海外华媒走进成都郫都 探寻“公园城市”乡村表达
-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文明互鉴 体现文化自信
- 海信与欧足联发起公益活动:助力全球22个国家儿童“圆梦”欧洲杯
- 推进港口资源整合 水运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 九三学社促院地合作 凝聚新材料产业创新力量
- 南宁慧泊停车泊位运营管理业务被接管
- 江山如画|探访初冬壶口瀑布:“浊浪翻滚”变“白浪滔天”
- “解压神器”为何受青睐
- 举办百余场商贸活动 江西南昌多举措激活消费新体验
- 2024年10月菲律宾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额同比增长50.2%
- 江西安义:挖掘林下经济潜力 探寻增收致富秘方
- 甘肃近年降水呈“非典型”暴雨过程 气象人追逐精细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