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艾滋病反歧视午餐日:“他们”也能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月26日,第十二届国际艾滋病反歧视午餐日活动在临汾红丝带学校举办。 吴琼 摄
中新网临汾5月26日电 题:国际艾滋病反歧视午餐日:“他们”也能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 吴琼
“让所有的孩子都能活在阳光下,在大家的帮助下快乐地生活、学习、工作,未来能有好的家庭和健康的宝宝。”这是山西临汾红丝带学校校长郭小平对孩子们的期望。
5月26日,第十二届国际艾滋病反歧视午餐日活动在临汾红丝带学校举办,主题为“爱的盛放”,希望借此机会提高大家对艾滋病的认知和关注,为感染者营造更温暖、宽容的社会环境。
“歧视少了,包容多了”
“12年前,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较为严重,当时,我们的一位老师也是感染者,她去参加婚礼时,一落座大家就慢慢地都走了。”郭小平说,“所以我们发起了这个活动,希望能争取到普通民众对艾滋病人的理解。”
临汾红丝带学校创建于2006年9月1日,是中国唯一一所专门收治艾滋病感染青少年的全日制学校,其前身是临汾市传染病医院绿色港湾病区“爱心小课堂”。“5.26国际艾滋病反歧视午餐日”自2012年发起,目前,国内有北京、上海等近80个城市及印度、柬埔寨、美国、南非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需要一份理解,一个正常的眼神。”郭小平说,经过十几年时间,大家对这个群体的包容性等各方面都在增加。
“歧视少了,包容多了。”如今,学校里的孩子们有的考上大学,有的参加工作,有的结婚并生下了健康的宝宝,有的反哺母校帮助弟弟妹妹们学习成长。
“虽然这里是学校,但更是我们的家”
“我从7岁就来到红丝带学校,在这里长大。”翠翠(化名)是临汾红丝带学校的一名老师,在这里已生活了19年。
刚入学的她,自卑、不敢接受别人异样的目光,随着逐渐长大,老师的呵护、学校的教育也让翠翠的心理发生变化,能正常和他人交流。2017年,翠翠参加高考步入大学,毕业后顺利参加工作。
“工作之余,常想到红丝带学校里还有很多孩子不敢走向社会,希望能借自身经历给孩子们一些鼓励。”怀揣这一心愿,2020年12月,翠翠选择回到临汾红丝带学校任教。
相识、相知、相爱,这里不仅哺育翠翠长大,也让她收获了自己的爱情。活动当天,翠翠选择在学校举办了自己的婚礼,社会各界人士纷纷为这对新人献上祝福。
“我们两个都是孤儿,对我们而言,虽然这里是学校,但更是我们的家。”翠翠说,希望孩子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理想的大学,在大学里交到好朋友,未来能找一个宠爱他们的人,组成一个小家,幸福地生活下去。
“希望孩子们健康成长,拥有自己的一片蓝天”
“我来过红丝带学校很多次,很多学生都是亲眼看着长大的。看到他们健康的面貌,我感到特别高兴。”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会长郝阳说,希望全社会携起手来,为孩子们的发展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希望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长大以后回馈社会,拥有自己的一片蓝天。
在临汾红丝带学校,除了山西的孩子,还有全国多个省份的孩子。当日,四川省戒毒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也来到临汾红丝带学校参加午餐日活动。四川省戒毒管理局医疗康复处副处长刘怡杉说,26日、27日他们在学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一对一医学帮助等活动,并给孩子们带来书包、笔袋等学习用品。后续,他们将派出一些业务骨干和专家,结合平常工作经验以及孩子们的特点,对孩子们进行针对性帮扶,建立长效机制。
国际艾滋病反歧视午餐日已经走过12个岁月,如今,众多志愿人士、爱心企业等已参与到对重大疾病的关爱行动中。多年来,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通过校园宣讲、家长课堂、健康长三角峰会等活动,动员更多民众更多力量投入到艾滋病防治教育中。
青爱工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雷志田介绍,“目前,我们把临汾红丝带学校的所有孩子列入困境儿童救助范围,并每年捐赠百余万元,为孩子们更换副作用更小的最新抗艾滋病毒药品。同时,每年还借助世界艾滋病日、午餐日等,邀请知名人士,开展反歧视宣传,让更多人了解艾滋病,帮助艾滋病感染者。”(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每秒有24件快递从这里发出 江苏宿迁打造电商“新高地”
- 俄罗斯国防部:俄防空系统摧毁4架乌无人机
- 甘肃民勤“小城养老”模式 让“幸福银龄”原居安养
- 北京向民间资本公开推介57个重点项目 总投资近2000亿元
- 重庆7区县暴雨 9条河流出现1—3米涨水过程
- 首届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落幕 为乡村美育播下种子
- (新春走基层)长安街大红灯笼和中国结全部点亮
- 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同步增长 国际市场份额全球领先
- 全国多地旅行商走进“康养晋城”享受“慢游”生活
- 探秘龙泉青瓷:千年窑火何以生生不息?
- 古巴驻华大使:古中两国是好朋友、好同志、好兄弟
- 广东发布《“兵”至如归》三部曲微纪录片
- 日本5月个人实际工资同比下降1.4% 连续26个月减少
- 俄外交部:美国面临债务违约风险已成美式仪式
- 乌克兰宣布:6月11日14时至23时全境实施停电
- 广东展团携近70款特色农产品等参加海峡两岸农博会
- 原来,中新社与记者节有这么深的渊源
- 近400件(套)艺术珍宝亮相广东省博物馆
- 深入178个行政村 北京门头沟区开展灾后重建规划工作
- 首尔连续17天出现“热带夜”现象
- 热门推荐
-
- 台风橙色预警:“泰利”将于今夜登陆广东阳江至海南文昌一带沿海
- 2023OPPO开发者大会:发布全新ColorOS 14,开放生态更进一步
- 马来西亚燕窝客商借道广西掘金中国市场
- 坦桑尼亚前外长:“中国是值得信赖的老朋友,两国人民越来越亲” | 世界观
- 支持改善性需求 2024重庆春交会推出住房“换新购”
- 打开消费空间 激活消费潜力
- 《蔡京沉浮》:在文学显微镜下细考蔡京
- 2023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双届盛典举行 26位中外科学家获奖
- 台风“康妮”逼近 福建将迎明显风、雨、浪、潮影响
- (两会声音)广东美协主席林蓝:以岭南画派为媒 携手港澳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 2024年长三角人工智能十大应用场景发布
- 中国商务部:美对华滥用出口管制等措施阻挡不了中国的发展壮大
- 吉林警方连续7年实现命案全破 电诈预警劝阻成效高
- 巴西南部一架小型飞机坠毁致10人遇难
- 中国龙虎山首届舞蹈艺术节江西开幕 全国近3000名舞者参赛
- 摩托车市场量价齐跌遇冷
- 美国前宇航员飞机失事身亡 曾执行“阿波罗8号”任务
- 打印文件需扫码付钱:员工来上班,办公费请分摊?
- 黄河内蒙古河段首现流凌 黄河进入2024—2025年度凌汛期
- 贵州水运:从“左右逢源”到“通江达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