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个城市试点再生水循环利用 一起了解城市“第二水源”→
5月14日至20日是2023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推进城市节水,建设宜居城市”。我们来关注被称为城市“第二水源”的再生水。
19个城市试点再生水循环利用
近日,生态环境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2022年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银川市,运城市,临沂市等首批19个城市列入试点。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胡洪营:19个城市里面有14个是属于北方的,也就是北方城市占大多数。为什么北方城市占大多数?一个是北方这种城市,对再生水的利用需求更加迫切,比方说咱们北方地区很多城市有河无水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缺少补水。第二个原因,基于北方城市水资源更加紧缺,所以再生水利用的前期基础也相对比较好。
银川是19个再生水循环试点城市之一。银川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区,年降水量在300mm以下,蒸发量却高达2900mm以上,属于缺水城市。赵家湖公园,是银川市东部的一处湿地景观,由于没有水源,常年处于半干涸状态。
记者了解到,正在兴建的银川兴庆区南部再生水综合利用项目,是将处理过的再生水,通过管道引入赵家湖湿地当中进行补水,可以有效改善周边生态环境。
银川市用水管理处主任 胡亚娟:截止到2022年底,我们银川市再生水的利用率达到了45.07%,也就意味着我们节约了黄河水、地表水达到了8277万方。
银川市已有5处国家湿地公园,放眼望去,随处可见盈盈绿色。这些湿地公园的补水,完全来自再生水。与雨水相比,生活污水水量稳定、水质可控、就地可取,通过对废水进行处理和净化,可以得到符合特定标准和要求的再生水,供给给城市绿化、工业用水等领域。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胡洪营:再生水处理之后先用到生态环境,作为生态补水,解决生态用水的问题。同时生态水体又作为水源再供其他的用水,比方说工业用水,城市杂用等等,形成一个自我循环的体系,这样就解决了缺水的问题。
19个城市试点再生水循环利用 解开用水大户的难题 再生水用好水经济
正如专家所说,再生水用途非常广阔。除了生态补水以外,工业用水也是再生水的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应用领域。
此次天津市滨海新区入选19个再生水循环试点城市。天津人均水资源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0,属于严重的资源型缺水地区。滨海新区作为天津市的用水重心,其中化工、生物医药等主要行业都是用水大户。如何解决用水问题,来看记者的调查。
华能天津煤气化发电厂,是天津市滨海新区的用水大户。几年前,企业找到区管委会,想看看有什么办法,能降低用于发电的锅炉机组的用水量,降低生产成本。考虑到滨海新区污水处理厂比较多,管道也都相互联通,管委会帮助企业和水务公司进行对接,将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尾水,再用超滤、活性炭、反渗透等多个工序深度处理,生产出高品质再生水,通过专用管道引进电厂内的循环水塔。
华能(天津)煤气化发电有限公司节水负责人 鲁晓伟:一年下来,我们这边用了40多万吨的再生水,节省水费约80余万元。
记者了解到,在当地,工业企业使用的自来水,每吨收费为7.3元,而使用相应标准的再生水,每吨为6.49元,而景观补水和环卫用途的再生水则更为便宜,每吨3元左右。
天津港保税区城市环境管理局水务管理科科长 孙堂旭:再生水价格比自来水低,使用再生水为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
我国从“十二五”开始施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2021年,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2年下降55%,2022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7立方米,京津冀地区已经接近10立方米,提前十年达到《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提出的2030年目标。
生态修复见成效 “三水统筹”治理新路径
再生水循环利用,被认为是破解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三水统筹”治理难题的绿色可持续方案。一些再生水循环利用时间较长的地区,当地的生态得到很好的修复。
在山东临沂,十年间,通过建立和完善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生物多样性明显提高,湿地植物、鱼类及鸟类的数量和品种逐步增多。
山东省临沂市生态环境局试点办科长 朱茂杰:比如说我们沂水县国家湿地公园,不仅将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提升到了地表水Ⅳ类,而且对水生态恢复作用十分显著,现在已有植物近300种、鱼类近40种、鸟类30余种。
在19个试点城市之一的山西省运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再生水厂里来了一批特殊的观众,30多名小学生零距离地接触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山西省运城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 郑炳玉:这些水现在再经过进一步处理,也就是经过我身后这些设备,经过超滤反应的处理以后,就达到我手里面现在拿的这种水的水质要求,这个水目前就达到地表水Ⅱ类水标准。
同学们参观格栅区、反应池,兴致勃勃地在出水口观看污水处理的前后对比,了解如何实现净化处理,做到再生利用。
据记者了解,再生水利用率逐年提高。2022年,全国城市再生水利用量达到180亿立方米,较10年前提高了4.6倍。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胡洪营:事实上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再生水是安全的,是可以安全利用的。这样就需要加大我们宣传的广度和力度,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再生水。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柴丹枫 天津台 山东台 临沂台 山西台)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体育+”成电商消费热点 “奥运热”带动文体商旅融合消费火热
- 县域游订单同比增长20%,越来越多“宝藏县城”缘何上了旅游热榜
- 青海:培育地理标志农产品乐都长辣椒产业 守护民众“钱袋子”
- 昆明一学校食堂肉品散发异味 官方:查封食材 立案调查
- 中国再推稳外贸政策措施
- 2023年京津冀地区进出口总值超5万亿元
- 守护一泓碧水 造福天山百姓
- 新技术显著缩短食品细菌检测时间
- 东盟果商探访三亚榴莲园
- 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旅行社国内旅游接待677.95万人次
- 2023“蔚来杯”中国大学生方程式大赛圆满收官
- 台风“玛利亚”登陆日本东北地区 当地发布严重警报
- 科研人员揭示腕足动物2.5亿年来多样性衰退之谜
- 江淮江南北部等地降雨增多 华北黄淮有间歇性高温天气
- 我国核仪器仪表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实现新突破
- 北京发现超过100株丁香叶忍冬 属目前国内最大实生群落
- 互联网支付“破圈” 将如何助力构建统一大市场?
- 上海:多方携手探索中医药领域产教融合新模式、新路径
- 中新健康|冬季突然“上吐下泻”,警惕诺如病毒来袭!
- 银行理财为何频现“提前终止”
- 热门推荐
-
- 看演唱会和抗旱哪个更重要?不该是一个问题
- 马鞍山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中塔柱首节钢塔顺利吊装
- 外媒:比利时布鲁塞尔枪击案嫌疑人被捕
- 2023年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14.14% 比上年提高1.21个百分点
- 特朗普提名包括美国驻巴拿马大使在内多名大使人选
- 第十五届湖南·阳明山“和”文化旅游节开幕
- 如何减少电子屏幕“伤眼睛”
- 南京拟放宽落户政策:35岁以下大专生缴社保即可落户
-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陕西实施劳务品牌培育工程
- “夏日故事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暑期电视剧纪录片重磅发布
- “电影中国”第二届儿童电影剧本征集活动举行
- 强冷空气继续影响中东部地区 “万宜”将在菲律宾东部沿海登陆
- 俄副外长与土耳其、联合国贸发会议官员通话讨论粮食协议
- 冬春以来北京诱杀美国白蛾成虫超9万头
- (两会声音)释养立:“文禅并重”推动中国禅宗文化走向世界
- 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群完成年度消落任务
- 注意防范!甘肃五县区发布冰雹橙色预警
- 青海消防开展石油化工灾害事故灭火救援实战演练
- 北京: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消费限制取消
- 探访新疆南部“稻蟹共生”示范田:生态经济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