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前总理:中国倡议描绘美好未来,加油干吧!
导读
世界需要重塑大国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确保各国共同地、民主地管理全球性事务。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三大全球倡议强调互联互通、相互信任、对话协商、包容合作、和平发展等理念,为各国的共同进步提供了路线图。这些根植于古老智慧的理念理应在现代社会得到继承与发扬。中国倡议为世界描绘了一个共同繁荣的未来图景,值得人们付出切实的努力来加以实现。
作者:伊萨姆·谢拉夫
(Essam Sharaf)
埃及前总理
我们就像一个“一损俱损”的整体,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必须保持联系。世界各国的关系也是如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崩溃可能引发全球危机。
想想2008年的金融危机、气候变化、新冠疫情大流行、俄乌和中东冲突……每一次危机都始于特定的地区,但其影响在世界各地都能感受得到。我们不可能孤立自己,因为每一个问题都可能而且已经在全球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领域产生严重影响。
我们的世界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我们必须做出选择:要么维持现状,但后果可能是自我毁灭;要么通过重大变革来拯救我们的文明,为全球团结开辟新的道路。
我们要谋划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主权平等的命运共同体。任何一国都不应干涉别国的内政。各国应该共同地、民主地管理全球事务,而不是听命于最强大的国家。各国应该坚持合作共赢,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把文明多样性视为人类进步的动力,而不是全球冲突的根源。
我们应该发展新的大国竞争模式,从军事冲突转向应对气候变化、卫生危机等共同问题。大国应促进经济合作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和技术竞争。它们还应该将非西方的治理实践与西方的“普世价值”体系结合起来,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持生态平衡。
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基础是互联互通、信任、和平与发展。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可以促进互联互通,全球文明倡议可以帮助建立信任,全球安全倡议可以构筑和平,全球发展倡议则可以推动发展——所有这些中国倡议都为全球共同进步提供了路线图。
这就是“中国梦”,它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梦想,而是正逐渐在全球范围变成现实。从树立抱负到成就辉煌,中国的道路反映了一种坚定的信念,其背后是坚韧不拔的努力和以人为本的态度。当一个人强大而有能力时,他会设定目标并帮助别人实现这些目标——这就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我想提醒大家注意上面提到的四个中国倡议之间的关系:没有沟通就没有信任,没有信任就没有和平,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有两个原则:一是互联互通,包括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等“硬联通”,也包括人文交流等“软联通”;二是伙伴关系。“硬连通”主要涉及物理设施,而“软连通”则侧重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伙伴关系强调共同思考、共同努力、共同受益,这是合作的本质。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表示,我们的世界正遭受“信任赤字失调”。通过包容多样性来建立信任至关重要。不同的语言、文化、文明和风俗习惯在这个世界上共存。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协调这些差异,我们将创造一个美好的、多样化的人类未来。这是全球文明倡议的精髓所在,是绵延数千年的古丝绸之路精神的现代体现。
现在是时候探索过去,重新发掘我们祖先的宝贵原则,并把它们作为永恒的财富来塑造我们的未来。我们必须强调,我们是一个全球共同体,我们所面临的挑战需要包容性合作来应对。
互联互通、信任、和平、发展的精髓贯穿于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所有文明之中。我们必须从这些古老智慧中汲取营养,了解我们的祖先如何使用这些原则,将这些诞生于古代文明中的解决方案运用到现在和未来。
全球安全倡议是一项公共产品,旨在避免陷入西方集团的对抗政策,重返冷战时期的分裂局面。它强调要坚持《联合国宪章》原则,鼓励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最近,我和一位中国朋友聊天,告诉他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不要总盼着中国会走向战争;相反,中国将支持维和行动。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联合国的创始理念为基础,树立了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典范。
全球发展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100多个国家和包括联合国在内的许多国际组织加入了“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对其目标表现出广泛的支持与信心。该倡议有望促进全球平等和平衡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了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赞赏。联合国全力支持这一倡议,并希望与中国进一步合作。这一倡议重点关注减贫等核心概念和优先领域,是全球发展的路线图。
在全世界倡导和平与发展的人们的支持下,这些中国倡议开辟了一条通往人人享有繁荣未来的道路——这个未来世界有三大特征:以对话为基础的国际关系、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治理和多边主义原则。
未来不是靠我们等来的,而是要由我们亲手创造出来的。我们不能被动地等待上文中描述的这种美好未来降临——我们必须付出积极的努力来实现这些目标。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Setting a new course toward global unity”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重庆对11个区县启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Ⅳ级应急响应
- 青海格尔木:有机枸杞出口连续13年全省第一
- 突降暴雨 数万“火人节”游客被困美国黑岩沙漠
- 北京中轴线及相关历史文化类图书亮相“书香中国”上海周
- 守底线、促增收 我国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
- 长沙经开区开放发展引外资 加速开拓海外市场
- 江西会昌农歌会精彩落幕:点亮百姓舞台 凝聚振兴力量
- 华南农业大学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启动战略合作
- 拥抱新技术加速电影工业化
- “我的家,患者随时都能来!”
- 中国副财长:2024年中国财政可以实现收支平衡
- 河北柏人城遗址考古取得重要进展 首次发掘出主干道
- 特朗普拒绝泽连斯基的访乌邀请 理由与拜登有关
- 故宫优化暑期参观秩序 新增两条快速入院通道
- “向未来求援”,我要救回我的狗
- 锦绣中国年|透过数据看“热度” 全国多地旅游市场迎来开门红
- 2012年至2023年中国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年均增长11.1%
- 讲述重庆人援藏故事 电影《藏地心迹》杀青
- 投资增长放缓结构持续优化
- 印度一车辆因大雾天气下GPS导航错误坠桥 车上3人死亡
- 热门推荐
-
- 中国加强互联网广告监管 直播带货等新型广告形式“上榜”
- 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海南离岛免税揽金13.3亿
- 美经济学家警告:美国银行系统正处于“贝尔斯登时刻”
- 为疆电入渝“穿针引线”——重大项目建设探访①乔文汇
- (乡村行·看振兴)就地取“才” 江西赣县“职业经理人”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 春节假期已过 海南“离岛难”还难吗?
- 澳大利亚维州侨界举办澳中建交52周年暨中秋佳节庆祝活动
- 2023年,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达到19.47万亿元
- 以色列空袭叙利亚致4死4伤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民生问题“一点通”,安徽阜阳有何秘诀?
- 外媒:凯特王妃被诊患癌以来 威廉王子首次公开露面!
- 公益科普视频画展举行 多样作品诠释罕见病群体人生体验
- 首届平安浙江文化周启动 发布平安文化旅游地图
- 暴力执法层出不穷 美国阿肯色州警官被曝在巡逻车内殴打囚犯
- 四川卧龙:发现并命名5个植物新物种
- 艺术加持 广东佛山300年老墟焕新“翻红”
- 202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助力汽车业高质量发展
- 中韩专家共议数字经济 推动两国工业互联网产业更大范围合作
- 中央气象台:川渝地区27日高温还将持续
- 英国“欢乐春节”系列活动启动 总台春晚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