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任命新总理 贝鲁能否成功破局?
当地时间12月13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任命弗朗索瓦·贝鲁为新一任总理,以接替其前任米歇尔·巴尼耶。
马克龙于5日接受前总理巴尼耶的辞呈,巴尼耶政府也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任期最短的政府。
弗朗索瓦·贝鲁 是谁?
弗朗索瓦·贝鲁,现年73岁,法国中右翼阵营中的重要中间党派民主运动党主席,曾担任法国司法部长。
贝鲁分别于2002年、2007年参加法国总统选举。他在2017年宣布放弃参选法国总统,并与当时的总统热门人选之一马克龙结成联盟。
贝鲁是法国政坛的重要人物,他长期以来一直是马克龙的盟友,他领导的民主运动党一直支持马克龙的执政联盟。
仅维持3个月
巴尼耶政府遭解散
前任总理巴尼耶上任仅3个月就被议会弹劾。分析人士指出,这是马克龙6月解散国民议会以来法国政坛的又一次“政治地震”。
今年9月5日,巴尼耶被马克龙任命为总理。
12月2日,巴尼耶动用法国宪法相关机制,不经国民议会投票而“强行”通过明年的社保预算案,国民议会中的左翼和极右翼议员随后对巴尼耶政府发起弹劾。4日,国民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巴尼耶5日代表政府向马克龙递交辞呈。
这是1962年以来法国政府首次被议会解散,巴尼耶政府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任期最短的政府。
总理“走马灯”
法国政局为何陷入困境?
今年6月,法国执政党复兴党在欧洲议会选举中的得票率远低于极右翼的国民联盟,马克龙随即宣布解散国民议会、提前选举。
外界分析,马克龙欲借提前选举重振主流政党声威、阻遏国民联盟为代表的极右翼力量迅速上升的势头。此举也被外界认为是一场“政治豪赌”。
7月初,国民议会选举第二轮投票结束,属于“中间派”的执政党联盟与左翼联盟联手阻止国民联盟成为国民议会第一大党,但执政党联盟未能获得第一大党地位。至此,马克龙倚靠的中间派与左翼、极右翼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选举虽避免极右翼政治力量在法国组建政府,但却将让法国陷入困境,议会议事陷入僵局。
法国议会前三大政治力量排序选前、选后的变化:
选前↓
1
“中间派”——马克龙领导
2
“左翼” ——梅朗雄领导
3
“极右翼”——勒庞领导
选后↓
1
“左翼” —— 梅朗雄领导
2
“中间派”——马克龙领导
3
“极右翼”——勒庞领导
新政府将面临怎样的施政挑战?
无论谁成为新一任总理,都必须面对法国政治僵局造成的艰巨挑战。
政府财政预算草案
由于巴尼耶政府没来得及通过明年的财政预算,马克龙5日表示,新政府的“首要任务是预算”。
为确保在财政预算暂时缺席的情况下政府仍能维持运转,11日,法国看守内阁就2025年度财政预算提出一份“特别法”草案,以防止政府陷入停摆,该草案将于下周提交议会审议。
新一届政府将在明年初提交完整财政预算案,并由议会投票表决。
四分五裂的议会
在法国需要在控制公共开支同时推动通过预算案之际,新政府依然面临“老问题”,那就是一个四分五裂的议会。贝鲁也将面临与巴尼耶一样的挑战,即如何在施政中应对来自其他党派的掣肘,并在国民议会里争取到尽可能多的支持。
马克龙9月任命巴尼耶为总理时,寄希望于巴尼耶能破解僵局、解决财政赤字。但在国民议会“三足鼎立”的背景下,巴尼耶要想“坐稳”总理位置,需要三大阵营当中至少两家的支持或默许,而这三大阵营几乎两两相斥,给巴尼耶政府施政带来巨大阻力。
而巴尼耶下台,正是由于明年的社保预算案缺乏足够的议员支持,于是他动用宪法相关机制,试图不经国民议会投票而通过预算案,引发左翼和极右翼议员不满,招致弹劾。
依照法国宪法,国民议会因解散而提前选举后一年之内,总统不得再次将其解散,因此国民议会当前的“三足鼎立”局面将至少持续到明年夏天,新总理仍然随时可能遭到弹劾。
如今,法国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似乎已进入“相互掣肘、难以调和”的僵局之中,新政府能成功破局?还是会再次被推翻?还有待未来进一步观察。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4“冬游西藏”启动 一波旅游福利上线
- 登山也能轻轻松松 海外华媒点赞莽山的“无碍”与温情
- 广西“33消费节”促本地夜经济独特魅力释放
- 巴以冲突已致超1.37万人死亡 !以军将在加沙南部开展地面行动
- 江西向民间资本推介207个重点项目 总投资1040亿元
- 大年初一北京气温小幅回落 外出注意保暖
- 2023年山西实际使用外资12.84亿美元 同比增长55.41%
- 中秋假期多家航司推出赏月航班
- 《王者荣耀》官宣DAU超一亿,数字IP线下助益文化消费新模式
- 国庆假期中国邮政快递业揽投快递包裹近63亿件
- 山西援疆的文化元素:润情润心润产业
- 新疆巴州河流进入丰水期 各级水电站满发助力电网迎峰度夏
- 从机关大楼到田间地头,只为了肩上的责任
- 天津港保税区全面开展艺术品保税仓储展示业务
- 年纪轻轻也要小心这些疾病:当糖尿病“盯”上年轻人
- 专访肖央:《误杀3》的“难”不大一样
- 广西“80后”从特种兵到环卫工 日均两万步守护城市清洁
- 联合国安理会全票通过两项关于阿富汗决议
- 俄乌局势进展:泽连斯基称乌军正在反攻 俄称在多个方向挫败乌军进攻
- 美国防长首谈泄密事件:机密文件泄露一个多月后才知道
- 热门推荐
-
- 8天假期7场酒席,该随礼多少?
- 中国首批进口越南燕窝运抵广西友谊关口岸
-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累计撬动金融资本投资企业超千亿元
- 肯尼亚一轻型飞机坠毁致三人死亡
- 中尼友人南亚国际书展吟诵中国作家诗歌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保险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自律公约》
- 专家:心梗患者呈年轻化且冬季高发 应注重黄金抢救时间
- 巴哈马外交部:巴哈马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 6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美国人的信心变得越来越脆弱!
- 海归大熊猫“添添”“美香”安享家乡生活
- 灌溉任务完成!山西省最大自流灌区40多万亩农田进入播种期
- 国家统计局:全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产量再上新台阶
- 近22吨 江西今年首批进口冰鲜三文鱼运抵南昌
- 专访李思逸 为什么铁路常被视作现代化标准?
- 14国学者走访“东亚文化之都” 共促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 中国发布全球首个能源行业商用AI大模型
- 一堂有关国家安全的创新思政课
- “2024中国工程机械专业化制造商50强”在长沙发榜
- 长春官方:打造国际化动漫艺术中心
- 数字科技赋能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