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学者:我从中国哲学看到“天下”和平的希望 | 中法老友记
中新网11月15日电(林卓玮)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为此,中新网特别邀请法国席勒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塞巴斯蒂安·德罗雄(Sébastien Drochon),畅谈他对中国文化的感悟。
中国哲学思想诠释当代中国理念
“对中国最深的印象,我觉得是智慧、广阔、包容,简单而又深邃。这些都是我心中的中国关键词。”德罗雄表示。
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哲学思想就蕴藏着解读中国的关键词。德罗雄指出,中国哲学家赵汀阳曾在著述中介绍过“天下”一词,也就是“普天之下”,其中蕴含着包容的思想,与当代中国秉持的理念十分契合。
“‘天下’一词传递了一种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和谐思想,就像是一首悦耳的乐曲,”德罗雄认为,“同时,它还指出了一种可能性,即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一种持久和平的社会体系。”
东方智慧打破二元思维囹圄
德罗雄进一步表示,当今西方社会普遍存在一种非黑即白的地缘政治思维,用这种简单的二分法来看待国际关系,无益于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而历史悠久的东方智慧中蕴含的辩证、包容的思想,有助于加强国与国的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
“正如曾深入研究中国文化的欧洲哲人、德国古典哲学先驱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所言,欧洲应该向中国学习,儒家思想的很多内容都与其他文明的人文思想有共通之处,这些文化共性能确保我们在当今时代展开真正的文明对话。”
他引用孔子在《论语·学而》中所说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强调交流的重要性。他说,“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去了解他人,要对他人保持好奇之心,我们应该分享我们的优秀文化,并学习借鉴别人的文化精髓……我觉得法国和中国民众之间,应该多多开展这样的对话”。
值此法中建交60周年之际,加强两国之间的交流意义非凡。德罗雄指出,“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能在文化层面大大惠及世界,也正是如此,中法文化论坛意义非凡,因为它为中法交流提供了场合,来探讨哲学、艺术、科学,亦或是其他话题。”
德罗雄提倡两国民众充分利用中法文化论坛等交流平台,加强彼此的了解和互信,“一起为世界和平而努力”。(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厦门大学哲学学科百年回眸:不懈奋斗 终成大器
- 复旦大学推动AI+融合创新人才培养 打造三级圈层
- 茶香氤氲续文化 浙江“90后”姑娘返乡开拓茶叶市场
- “暖心”服务助力高校开学、工厂开工 添“油”加“码”保障绿色出行
- 戏服“开口”话传承(艺览)
- ±800千伏青豫特高压工程开启2024年度检修
- 2025年天津“迎新春慈善助困”活动启幕
- 探寻汉字起源——沿淇河而上,溯源鹤壁诗歌文化
- 名家精品汇集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美术作品展
- 江南北部等地有较强降水 较强冷空气影响华北东北等地
- 通讯:60余名专家学者内蒙古“行走秦长城”见闻
- 阿斯巴甜“风波”未了 可口可乐继续提价
- 数字赋能 中轴线文化遗产“活”起来
- 房贷利率迎来大幅下调,能省多少钱?一文详解
- 聚焦“国际博物馆日”主题 太原晋祠博物馆推出系列文化体验活动
- 2023年服贸会拟于9月2日至6日举办 升级元宇宙沉浸式体验
- 春节档电影票房超80亿元
- 首次披露!《简牍探中华》专家揭秘里耶古城遗址考古新发现
- 第二届链博会将继续在北京举办
- 特大火灾已致17人伤亡!韩总统宣布此地为特别灾区
- 热门推荐
-
- 广东茂名举办第十届全民健身徒步活动
- 漫威重返内地银幕,中国观众还会买单吗?
- 外媒:消息人士称也门胡塞武装进行高超音速导弹测试
- 美国政府将提供15亿美元贷款在这州重启核电厂
- 杭州文旅观察:德寿宫的墙为什么是红的?
- 北京今年将启动琉璃河遗址申遗前期工作
- 到广东台山遇见“莓”好时光 享受甜蜜冬日
- “投龙——从山川祭祀到洞天福地”展在杭州启幕
- 西湖大学新增数学与应用数学、人工智能两个本科专业
- 海关总署: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30.8万亿元 外贸进出口积极向好
- 中央政府本月将在澳门发行50亿元人民币国债
- 2023年广西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落幕 45家企业入围全国赛
- 北京“丽泽×首都商务新区”建设国际消费体验区 打造文旅新地标
- 泰国苏梅岛一周内连发两次小型地震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大连造船如何摘取造船业桂冠的第二颗明珠
- 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辽宁省选拔赛开幕 逾2200个项目报名
- 大连商品交易所设立首批4个焦煤品牌
- 企业抢着来进博“首发”“首秀”
- 兰州铁路局开行今年首趟跨境游旅游专列:探访丝路文化
- 张继钢执导的4部舞台艺术精品将在广西南宁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