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8年,日本将把它们还给中国
中新网10月29日电 “这将是时隔8年,日本再次把朱鹮归还中国”。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当地时间10月29日,日本环境省和中国有关方面在日本佐渡市进行了交接签署仪式,日本确认将16只朱鹮归还中国。
时隔八年,再次归还
10月24日,日本环境省宣布,将把新潟县佐渡市出生的16只朱鹮归还中国。10月31日,这些朱鹮将运至北京。
这是2016年以来,时隔8年再次进行朱鹮归还活动。根据中日双方的备忘录,日方需要从中国提供的朱鹮所繁育的后代中,归还一半给中国。
据日本环境省介绍,此次归还的朱鹮,是2016年至2022年间在佐渡朱鹮保护中心出生的,共有9只雌性,7只雄性。
在运送前,它们已被隔离并接受了包括禽流感在内的相关检疫。待北京动物园的饲养准备工作就绪后,这些朱鹮将被正式接收。
日本共同社称,归还朱鹮的活动始于2002年3月,到2016年3月为止,共实施了7次,有47只朱鹮归还中国。
“吉祥之鸟”,东渡日本
“翩翩兮朱鹭,来泛春塘栖绿树。羽毛如翦色如染,远飞欲下双翅敛。”在唐代诗人张籍笔下,朱鹮是翩翩起舞的精灵。
朱鹮被誉为“东方宝石”“吉祥之鸟”,是全球濒危的鸟类之一,曾广泛分布在中日韩等东亚地区。进入20世纪,野生朱鹮在朝鲜半岛、日本等地相继绝迹。
资料显示,明治维新后,日本朱鹮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加上人工捕猎,曾遍布日本各地的朱鹮数量逐年减少。1981年,为抢救朱鹮,日本将佐渡仅存的5只野生朱鹮捕获,送至佐渡保护中心进行人工饲养。
由于人工繁殖朱鹮的计划失败,到1995年,日本只剩下了垂垂老矣的雌性朱鹮“阿金”。2003年,随着“阿金”的离世,已知的日本朱鹮全部死亡。
幸运的是,朱鹮并没有完全灭绝。1981年,就在日本捕获最后的野生朱鹮同年,中国鸟类专家在陕西省秦岭腹地发现7只野生朱鹮,给这一物种的留存和复兴带来一线希望。
1999年1月,作为中国赠送给日本的礼物,朱鹮“洋洋”和“友友”在日本朱鹮即将灭绝之际来到佐渡,拯救了日本的朱鹮族群。
关于生命、绿色与友谊的传奇
1999年,“洋洋”和“友友”孕育出第一只雏鸟。日本广播协会(NHK)称,这为朱鹮在日本的野生回归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后一年,它们又添两雏。为了让朱鹮更好地在日本繁衍,2000年中国政府又向日本赠送了一只雌性朱鹮“美美”。
2003年,就在日本本土朱鹮彻底灭绝之际,东渡日本的3只中国朱鹮繁衍的后代达到37只。
2008年9月,10只朱鹮从笼中飞出,这是时隔27年后,再次有朱鹮在日本的天空中翱翔。
日本环境省2019年宣布,由于人工繁殖朱鹮及其野生放飞取得成功,下调朱鹮在日本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级别,从第二个级别的“野生灭绝”下调至第三个级别的“濒临灭绝1A类”,标志着朱鹮在日本摆脱了灭绝的危机。
日本环境省称,截至2023年底,日本国内推定有532只野生朱鹮栖息。截至2024年7月底,东京、新潟、石川和岛根的设施内共有饲养的朱鹮175只。
日本《东京新闻》日前表示,有许多声音期待,通过此次归还朱鹮,能够促进中日两国之间的学术交流。
还有评论认为,随着中日两国不断推进保护朱鹮的合作,朱鹮在中日两国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
经过多年持续保护,截至2023年11月,全球朱鹮种群数量超过1万只。曾经濒临灭绝的“东方宝石”,从秦岭腹心飞向世界多地,成为全球鸟类保护的成功典范,而朱鹮所述说着的关于生命、绿色与友谊的传奇,也将一直延续。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4国庆档新片票房破4亿
- 塞罕坝“二次创业”年度目标任务确定:森林覆盖率达82.5%
- 四川旺苍:革命老区飘茶香 奏响民众致富欢歌
- 2024年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举办“科技强国”主题科普活动
- 也门“洋弟子”学做手工布鞋 一针一线感受布衣天下
- 京津冀地区出现连续性高温天气 近来北方地区为何这么热?
- 浙江湖州彩灯“锦绣湖州”亮相2024台湾南投灯会
- 【千年石窟 匠心传承】麦积山石窟:闻名于世的“东方雕塑陈列馆”
- 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揭牌
- 特斯拉汽车交付量十多年来首次同比下滑
- 国际锐评丨关税威胁下,美国人开始“囤货”?
- 春节“不打烊” 浙江推出“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
- “千年匠心 釉见敦煌”瓷画艺术展首次亮相广州
- 西藏芒康:增殖放流 23万尾鱼苗投放金沙江
- 国际热评:让世界读懂中国的信心与担当
- 云南发现莲座蕨类植物新种
- 国家药监局通报23批次不合格化妆品 含郁美净儿童霜
- 朝阳少侠:心理战能杀人
- 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3.0级地震 震源深度8千米
- (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夏天 来大连感受高质量旅游
- 热门推荐
-
-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江西奋力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
- 世界周刊丨美国“刑诉”大乱斗
- 报告显示:超八成受访未成年人使用过短视频
- 湖南东安春耕彰显“科技范” 田间地头“以机代人”
- 传统医药类非遗成就首次集中亮相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 加拿大空军直升机坠河事件致两人死亡 涉事水域继续管制
- 著名作曲家陈其钢首部自传《悲喜同源》面世 回望创作与人生
- 六方面,看中国经济宏观指标总体改善
- 支付便利性明显提升 上半年超500万入境人员使用移动支付
- (经济观察)明确三大支持政策 中国住建部再释楼市利好
- 调查预计2024年全球通胀率将达到4.6%
- 特朗普提交101页个人财务报告 卸任总统后收入曝光
- 我们的大家庭何以历经千年家史不断、家人不散?《何以中华》为您解答
- 广西侗乡农民巧手画出乡村好“丰”景
- 奥运冠军王柳懿、王芊懿担任深圳无偿献血形象大使
- 中国驻菲使馆驳斥美国务卿布林肯有关南海问题错误言论
- 中国PPI环比7个月来首次转正
- 玉兔迎春 年味渐浓(护文化遗产 彰时代新义)
- 金融支持有力提振企业信心
- 粤剧南派武打技艺展演在广州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