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研究:气候变化或使野火烟雾相关人类死亡比例增加约10倍
中新网北京10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气候变化》最新发表一篇论文称,研究人员通过开展一项气候变化的建模研究认为,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10年代,气候变化可能使野火烟雾相关的人类死亡比例增加了约10倍。其中,南美洲、澳大利亚、欧洲和亚洲北方森林是死亡率水平最高的地区。
该论文介绍,森林火灾烟雾和其中的微小颗粒物(也称PM2.5,即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已知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最新估计认为,全球每年约有多达98748人死于与火灾有关的烟雾。在过去数十年间,积极的火灾管理和灭火活动减少了火灾,但气候变化延长了火灾多发季节,增加了全球的燃烧面积。
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Chae Yeon Park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用3种火灾—植被模型研究了全球在1960年至2019年间的危险火灾排放变化。他们通过比较重现历史观测数据的模拟结果和排除历史气候变化、作为对照的假设模型研究发现,在20世纪60年代,大约1%—3%的火灾死亡人数可归因于气候变化,而到了21世纪10年代,这一数字约为5%—28%,具体数字取决于所使用的模型。
这也使得气候变化导致的超额死亡,预计从20世纪60年代的不到669例增加到21世纪10年代的12566例,其可归因于气候变化的火灾增加大多发生在热带森林和草原、北美温带森林、欧洲地中海森林以及北方森林附近。此外,由于大气运输和人口暴露的影响,可归因的死亡主要发生在南美洲、北半球非洲、欧洲,以及亚洲北方森林附近。
论文作者指出,由于包括燃料供应和气候模式等一些变量的存在,要在全球范围内找到气候变化和火灾(包括从中产生的颗粒物)的直接关联很难。但他们认为,本次研究在某些区域已建立起气候变化和火灾死亡间的明确关联。
论文作者总结表示,本次研究中用到的3个模型,尽管在颗粒物与死亡率关系中体现出不同归因水平,但所有3个模型在特定地区都显示出一致的趋势。(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花好月圆”中秋晚会在缅甸仰光演出 中缅艺术家携手展两国文化续“胞波”情谊
- 青岛市城阳区、即墨区全面排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
- 第三十届北京图博会“中国作家馆”开馆
- (身边的变化)这个“村长”带钱来:点燃田间地头的致富梦
- 天美艺术街区项目启动 打造天津市第一个开放型大学
- 今年以来赴泰中国游客累计超百万人次
- 北京开展12333全国统一咨询日活动 提供社保政策咨询服务
- 粤北韶关最低气温跌至-2.2℃ 多举措防御寒潮危害
- 福建福鼎渔村转型“网红旅游地” 渔旅融合促振兴
- 人形机器人缘何被“马斯克们”看好
- (新春走基层)乘客深夜车站突发哮喘 众人合力施救
- 俄乌局势进展:欧盟外交官称几乎无法对俄实施新制裁 芬兰宣布将向乌提供援助
- 中新真探:咖啡喝了会致癌吗?
- 胰岛素接续采购中选价格稳中有降
- 拼多多升级“新疆包邮”:免费送进村,紧急还能3日达
- 中新教育丨由“输血”到“造血” 北京推进“组团式”教育帮扶工作
- 中国三部门发文加强电动自行车行业管理
- 快手“我的家乡很好玩·洛阳站”正式启幕,线上线下联动开启神都奇妙游
- 【身边的大国工匠】与“泥水”打交道的蓝领专家
- 有聊|落落:每个导演都关心电影评分,我选择相信观众
- 热门推荐
-
- 青海夯实乡村医卫“家底”:设中藏医优势专科、明确村医身份
- (新春见闻)沈阳故宫多彩民俗贺新春
- 文旅部:今年继续支持各地文旅行政部门开展“村晚”
- 凌空天行邓帆:未来的天空应该有更多中国人造的飞机
- 前5个月中国服务进口同比大增24.2%
- 爱国实业家卢作孚诞辰130周年 家乡重庆合川将办“作孚周”
- 以智慧农业推动乡村振兴(新知)
- 2024年服贸会多措并举为参展客商和观众提供便利服务
- 杜琪峯:一定会继续拍,但新作品急不来
- 美媒推测夏威夷大火原因:裸露的电线、倾斜的电线杆
- 中蒙边境新牧人的牧场升级计划
- 黑龙江同江:每周三趟 坐着班车跨境游
- 充电桩下乡需加速 为乡村振兴转动绿色车轮
- 世粮署:加沙粮食系统崩溃 最后一家合作面包店关门!
- 青海在全国率先实现参保人员医保码使用全覆盖
- 北京市2021年肿瘤年报发布:恶性肿瘤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 顶尖团队打造舞蹈诗剧《东坡》 在“意”“境”之间体现中国文人精神
- 日媒:日本北海道新千岁机场两架客机相撞
- 食疗治不了高血压 专家送你降压四锦囊
- “母亲瓷”越窑青瓷,何以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明星商品?丨“海丝”上的和平使者之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