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研究:气候变化或使野火烟雾相关人类死亡比例增加约10倍
中新网北京10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气候变化》最新发表一篇论文称,研究人员通过开展一项气候变化的建模研究认为,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10年代,气候变化可能使野火烟雾相关的人类死亡比例增加了约10倍。其中,南美洲、澳大利亚、欧洲和亚洲北方森林是死亡率水平最高的地区。
该论文介绍,森林火灾烟雾和其中的微小颗粒物(也称PM2.5,即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已知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最新估计认为,全球每年约有多达98748人死于与火灾有关的烟雾。在过去数十年间,积极的火灾管理和灭火活动减少了火灾,但气候变化延长了火灾多发季节,增加了全球的燃烧面积。
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Chae Yeon Park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用3种火灾—植被模型研究了全球在1960年至2019年间的危险火灾排放变化。他们通过比较重现历史观测数据的模拟结果和排除历史气候变化、作为对照的假设模型研究发现,在20世纪60年代,大约1%—3%的火灾死亡人数可归因于气候变化,而到了21世纪10年代,这一数字约为5%—28%,具体数字取决于所使用的模型。
这也使得气候变化导致的超额死亡,预计从20世纪60年代的不到669例增加到21世纪10年代的12566例,其可归因于气候变化的火灾增加大多发生在热带森林和草原、北美温带森林、欧洲地中海森林以及北方森林附近。此外,由于大气运输和人口暴露的影响,可归因的死亡主要发生在南美洲、北半球非洲、欧洲,以及亚洲北方森林附近。
论文作者指出,由于包括燃料供应和气候模式等一些变量的存在,要在全球范围内找到气候变化和火灾(包括从中产生的颗粒物)的直接关联很难。但他们认为,本次研究在某些区域已建立起气候变化和火灾死亡间的明确关联。
论文作者总结表示,本次研究中用到的3个模型,尽管在颗粒物与死亡率关系中体现出不同归因水平,但所有3个模型在特定地区都显示出一致的趋势。(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塞上江南写新篇丨“土特产”持续“翻新” 谱写民族团结发展新篇章
- 中国工信部启动2025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
- 中国文物暑期忙“出差” 专家建议文创同行
- 报告:网络安全从业人员担忧AI取代人工岗位
- 西班牙首都马德里遭遇强降雨天气 当地交通陷入瘫痪
- 女孩卖玩具半月赚万元是财商教育的生动范本
- 中国学者纪念泰戈尔访华100周年
- 西安市出台五条措施 严肃中考政策环境
- 报告: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进入多品牌竞争时代
-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江苏连云港书写新时代“西游记”
- 外表丑“内心”甜!新疆阿拉尔市中华丑梨“甜蜜”上市
- 商务部:前10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61255.8亿元
- 好消息!渝昆高铁华福特大桥建设进度条更新了
- 泰国办研讨会探讨中国-东南亚互联互通高质量发展
- 英国新任外交大臣卡梅伦访基辅 会见泽连斯基
- 太原至新加坡航线开航
- 空调清洗火爆 家政公司提前“招兵买马”
- 保利酒业携手吉卡斯国际酒业就玛莎拉蒂葡萄酒达成战略合作
- 借问古来谁得似?野心应被白云留
- 上海浦东新一轮综改试点“闯”了哪些新路?
- 热门推荐
-
- 暑期文旅再升温 释放夏日消费新动能
- 首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颁发:中国福州等5座城市获奖
- 孙甘露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
- 广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家国情怀”书法美术作品展在南宁开展
- 生育力保存患者公益网站上海上线 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多生育机会
- 报告:部分6G新技术已开始正式应用
- 学生“养臭水”,家长和学校怎么办
- 辽宁大学迎来首批柬埔寨留学生
- “2024世界旅游联盟·湘湖对话”海南三亚启幕
-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第二批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
- (新春走基层)太行山中的电力守护者
- “建链成群”铸成“国之重器” 中国“智”造创出世界奇迹
- 今冬以来最强寒潮将横扫我国大部 降温日历看你那里何时跌至最低
- 产业园区集聚新动能
- 2024数博会将启 聚焦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 美国枪支暴力问题恶化!2021年死于枪下的儿童青少年人数创新高
- 突发!巴基斯坦一火车站发生爆炸 已致21人死亡
- 智能科技成康养产业“新风口”,机器人能替代护理员吗
- 中国人寿发布理赔半年报,赔付件数超1200万件,赔付金额超300亿元
- 美国特勤局局长金伯莉·奇特尔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