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识局:从怂恿到下场,谁在唯恐南海不乱?
中新网10月18日电(记者 甘甜)近年来,南海地区经常被炒作所谓“妨碍航行自由”“危害航行安全”问题。美国更是将“航行自由”,当成其四处炫耀武力、大搞联合巡航军演的常用借口。
近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海洋专家杨霄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对此指出,美国所主张的“航行自由”其实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海洋霸权。基于自身地缘政治私利,美国不断怂恿、支持菲律宾等盟友在南海寻衅滋事,甚至亲自下场组团搅局,严重威胁地区和平稳定。
谋一己私利,
美式“横行”危害地区稳定
“美军每年有约100架次逼近中国大陆及海南岛领空,多数距离领海基线已不足30海里。”
“例如,2022年12月8日,美军一架P-8A反潜巡逻机飞越台湾海峡,其间距离中国大陆福州的领海基点已不到13海里,已接近进入了中国大陆的领空。”
这是“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智库平台近日发布的《南海航行及飞越状况报告》中的一组数据。
报告还指出,尽管美军近年来在南海针对中国的抵近侦察越来越具有进攻性,频频逼近中国大陆和海南岛领空,但美国等域外国家却经常将一些针对南海沿岸国的挑衅性军事活动,包装成所谓“航行自由”问题。
美方此举有何图谋?杨霄对此表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现代海洋秩序的基石之一。然而,美国至今拒绝签署,不仅对于公约合则用不合则弃,甚至还在公约生效之前提出所谓“航行自由计划”,以此挑战他国的海洋权益。
但是,美国主张的所谓“航行自由”与国际法上真正的航行自由存在本质区别。杨霄指出,“美国要求比别人(获得)更多的权利,却不希望与他国分享海洋权益,或者说平等地看待有关国家之间友好交往的海洋权益。究其根源,美国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海洋霸权,服务一己私利。”
根据美国国防部发布的2023财年“航行自由”报告,仅在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美方共挑战包括中国在内的17个国家或地区的29项“过度海洋主张”。
中国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对此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航行不是“横行”,自由不能妄为。中方坚决反对“横行自由”,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航行自由”为名进行侵权挑衅,损害沿岸国主权和安全,危害地区和平与稳定。
从怂恿到下场,
谁在唯恐南海不乱?
《南海航行及飞越状况报告》指出,根据美国国防部的报告,在美国“航行自由计划”实施后的相当长时期内,美军行动在南海的挑战重点都是越南、马来西亚和菲律宾,而非中国。然而过去十多年来,中国却逐渐成为焦点。
对于美方战略的转变,杨霄表示,这与美国政府推动的“重返亚洲”和“亚太再平衡”战略有着密切关系。从奥巴马政府、特朗普政府再到拜登政府,美国逐步转变其南海政策,加强了针对中国的行动,导致地区局势愈发复杂。
一方面,美国频频怂恿、支持个别国家在南海挑衅生事。
杨霄指出,一段时间以来,美国通过提供情报支持、派遣美军介入、加强战术交流培训等方式,怂恿菲律宾在南海对华挑衅侵权,并为菲方的非法主张“撑腰打气”。
杨霄进一步分析称,特别是现任菲律宾政府在南海问题上更是采取了不对话、不沟通、不协商甚至撕毁原有协议的做法,导致中菲南海问题更加复杂。然而,南海紧张局势并不利于菲国内经济发展,也终将对菲民众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反观中国,始终致力于同有关当事国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分歧,从而维护南海局势的总体稳定。杨霄说,“大家坐下来沟通协商,就能够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如果背信弃义,只会为自身乃至周边国家制造麻烦。”
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域外国家企图拼凑“小圈子”,干涉南海局势。
杨霄注意到,过去这些年来,美国“亲自下场”,拉拢了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以及个别欧洲国家,组成了美日印澳四方机制等几个小群体。不仅如此,这些显然与南海没有关联的国家,频繁在南海进行挑衅性的海域态势感知行动,搅局滋事。
杨霄还指出,另一边,则是中国和东盟国家持续努力,共同推动南海局势的和平稳定。比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等国和中国相向而行,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
“那么到底谁是和平一方、合作一方?谁是挑衅一方、破坏一方?其实全世界应该看得非常清楚。”杨霄强调,“现在(维护)南海和平稳定最大的挑战也就在于此。”(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麋鹿“安家”内蒙古乌梁素海
- 2024年9月及前三季度中国企业信用指数出炉
- 女子在贵阳黔灵公园捡到受伤小猴,养了半年后麻烦不断!
- 壮剧《百色起义》在南宁上演 激发爱国热情
-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逝世一周年之际 英国宣布将建纪念碑
- 云南@中外游客:“小菌主”邀你体验清凉一夏
- 新疆地震局:乌什地震余震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 西南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落地重庆 赋能生命健康产业发展
- 山西吕梁加码白酒产业 酿造“千亿产区”
- 2023年服贸会将于9月2日至6日在京举办 四大看点抢先看
- 联合国机构警告入冬以来叙利亚西北部卫生条件恶化
- 截至今年3月底 江西省22.7万人登记成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 世界最大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在青海开工建设
- 智利森林火灾已致近百人丧生
- 工信部副部长: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工业合作空间广阔
- 汤加专家: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二十届三中全会为世界带来巨大机遇
- 政策红利叠加服务升级 中国入境游市场热力十足
- 河南安阳红旗渠机场本月底将开通“沈阳-安阳-成都”航线
- 香港青少年参观上山遗址 “触摸”浙江“万年历史”
- 全新里程碑!比亚迪达成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
- 热门推荐
-
- 霸王龙大咬力从何而来?最新研究称以大眼睛演化换取
- 韩国济州道知事:将大力吸引中国年轻游客来访
- 海地总理亨利辞职
- 舌尖上的碰撞:全国多地烹饪行业专家、企业齐聚汾阳交流
- 街舞青年在支教中实现自我价值
- 福建:以“文化+科技” 推动灵芝产业高质量发展
- “跨行”副所长王鹏:从乘警破案“尖刀”到线路治安“道钉”
- “低空”如何翱翔?
- “千年古城”湖南零陵壮大集体经济 激活乡村振兴强动能
- 民调显示六成美国人认为枪支暴力是重大问题
- 南宁机场至东盟国家客运航线持续火热
- 高校师生14天横跨5省份“丈量”母亲河与黄土地
- 雨后中条山现云海景观 宛如水墨画
- 中国证监会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
- 海南自由贸易港一站式政策查询解读平台英文版上线
- (走进中国乡村)“村晚”让贵州避暑山村“热”起来
- 辽宁省人社厅在新疆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 提供岗位382个
- 四川汉源山洪泥石流灾害已致14人遇难 仍有25人失联
- 秋季“牧系列”赛事接棒登场 牧民玩家拉满氛围感
- 一粒种子促振兴 河南种业创新已现六方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