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自然指数显示:神经科学产出中国居世界第二 中美合作研究最多
中新网北京10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知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10月10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最新上线的《自然》增刊“自然指数2024神经科学”显示,2019年至2023年,中国在神经科学产出上紧随美国之后排名世界第二,同时,在神经科学研究上中美合作最多。
破解认知功能的奥秘是21世纪最大的科学挑战之一,并可能帮助应对困扰超过40%人口的神经系统疾病。《自然》增刊“自然指数2024神经科学”展示出神经科学领域领先的国家和机构,并探讨其在推动研究进步中所面临的挑战。
根据自然指数标志性的指标“份额”(Share),2019年至2023年,美国在神经科学产出上大幅领先其他国家,紧随其后的是中国、德国、英国和日本。在产出前十的国家中,美国神经科学产出的份额占其自然指数总体份额的比例也最高,约为14%,而日本和中国的比例相对较低,分别约为7%和4%。
2019年至2023年的自然指数还显示,美国参与了最多的神经科学合作,并且是各合作伙伴关系中最有力的贡献者。中国与美国在神经科学研究上的合作也多于其他任何国家。
哈佛大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斯坦福大学、马普学会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是神经科学领域排名前五的机构。中国科学院位居第六,是唯一进入前十的中国机构。前十机构中总计有7所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在自然指数的总份额中有19.6%与神经科学相关,中国科学院的神经科学所占比例为3.8%。
2022年至2023年期间,神经科学研究增速排名世界前五机构中,中国占据四席,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第一)、四川大学(第三)、首都医科大学(第四)和武汉大学(第五),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排名第二,神经科学研究总产出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学,其增速排名第六。
本期《自然》增刊还对“中国脑计划”等世界主要神经科学项目进行调查,包括所取得的进展及未来所面临的挑战。
自然指数高级编辑丽贝卡·克如(Rebecca Crew)表示,神经科学已取得显著进展,得益于尖端的成像和基因工具,人们可以对大脑特定区域进行空前细致的研究。未来几年,植入式脑机接口等技术进展,有望从根本上改变神经科学的研究方式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和诊断方式。(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大风暴雨将至 杭州发布台风蓝色预警加强防御
- 第五代青花郎市场推介会北京站举行 “郎味”持续飘香
- 联大通过中国提出的关于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的决议
- 雁鸿:火到国外的国风手艺人
- 在百年隧道里给接触网设备“搓大澡”
- 寒流席卷爱尔兰致数万家庭停电
- 福建三明:两岸学子携手乡建乡创,共促乡村振兴
- 服务贸易对外开放持续深化
- 安徽铜陵楼房坍塌事故现场:失联人员最大80多岁
- 网数中心正式挂牌
- 民盟盟员孙之鸿:演好每个角色
- 美国得州发生枪击案致6死3伤 今年全美大规模枪击事件已达630起
- 广东已将1655种中药饮片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 涉事比亚迪4S店回应车辆漏电致人住院
- 今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突破800亿件仅用时6个月
- “印度经济改革之父”辛格逝世,任总理期间务实与争议并存
- 哥伦比亚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60千米
- 青海震区砂涌受灾面积近6万平方米 89台机械24小时不间断作业
- 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5% 制造业景气度基本稳定
- 新业态新场景带来全新消费体验 旅游消费市场持续旺盛
- 热门推荐
-
- 首届中国(海南)东坡文化旅游大会开幕 传承发扬东坡文化
- 2022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十大版权案例在鄂发布
- 印度登月“路难行”:月船1号失联,2号失败,3号发射了
- 避暑旅游正当时 学生亲子客群全面回归
- 改变孩子的“重口味”,家长做好这两件事 | 吃出健康来
- “中国长三角——巴尔干半岛生物医药国际技术转移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启动
- 中国学的世界对话·比利时论坛在布鲁塞尔举行
- 广东已成立深圳深江铁路重大坍塌事故省政府调查组
- 广东公布最新“蚊子地图”!粤疾控:尤为注意预防伊蚊叮咬
- “纸本油画展”沪上开幕 探索新型油画材料更多可能性
- 广铁集团管内铁路运输秩序逐步恢复
- 安徽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
- 中国寒区试验基地黑河市开启今冬试车季
- 武汉一公交车突发交通事故致2死3伤
- 成都航空口岸年度出入境人员突破400万人次
- “中国绿色生态马铃薯之乡”的国际合作
- 美国1月失业率降至3.4%
- 北京朝阳实施“商务+科技”双轮驱动 助推数字经济发展
- 内蒙古首府邀请在呼11国外籍人士秋日访青城
- 中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落户武汉经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