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中非故事——“中国企业正在帮助我们摆脱贫困与落后”
“今年的玉米又丰收啦,产量比去年还高呢!”7月,刚果(金)卢阿拉巴省科卢韦齐市英格村村民穆伦巴·卡沙拉·索朗热满脸汗水,却也笑容满面,从秸秆上掰下来了两颗又大又饱满的玉米后开心地说道。
在英格村,数十公顷玉米地一望无际,密密麻麻地连成一片枝叶婆娑的海洋,随风涌动着金色的波浪,处处呈现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人们忙不迭地穿梭在玉米丛中掰玉米、运玉米,玉米穗在田野堆出一个又一个小山包;围坐在地头,麻利地剥着玉米包衣,塞满一个又一个鼓鼓囊囊的袋子,欢声笑语回荡在田间地头。
玉米是当地民众的主要食物之一,许多村民都以种植玉米为生。然而,由于当地村民农业知识欠缺,耕作方式陈旧,特别是很多贫困家庭没有钱买种子、买化肥,甚至连基本的犁、耙等农业器械都没有,导致农作物产量极低,根本无法满足当地村民的生活需求。索朗热和丈夫共抚育了9个孩子,过去一家靠种植2公顷木薯为生,十种九不收,不仅吃不饱饭,也供不起孩子们上学。
2021年8月,在广泛征求当地政府与周边社区意见的基础上,华刚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华刚矿业)与社区签署社会责任书,将玉米种植扶持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项目列入规划,着力重点推进实施。该项目从2022年开始分三年三个阶段实施,帮助卡巴达社区、英格村、马本多村、穆塔卡村、比瓦亚村等当地5个村庄完成500公顷的玉米种植任务。截至目前,累计捐赠优质玉米种子1.25万公斤、尿素等化肥20万公斤,以及各类农业机具,包括拖拉机、播种机、农药喷雾器等。
“我还学会了科学的种植方法,要按照行距、株距要求分行种植,同时注重科学洒药、施肥。”索朗热向记者介绍着种植方法,“非常有用。出苗率和出苗质量都很好,玉米比前者优质又高产。”据介绍,华刚矿业专门聘请了5名农业技术专家,定期给村民讲授犁地、耙地、播种、化肥及农业机具使用、收获等知识,专家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对村民进行手把手地培训。
“中国企业正在帮助我们摆脱贫困与落后。”英格村村长兼绿路社区发展委员会主席木巴卡·穆桑古·乔治格外感动,“华刚矿业不仅给我们送来了玉米种子和化肥,还为我们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聘请了农业专家进行知识培训,让我们接受到机械化、现代化的农耕方式,感受到中国农业管理的先进理念,这对我们村子、社区乃至社会的进步意义重大。”
“以前吃不饱,现在吃得好。”索朗热脸上堆满了笑容,与记者分享着家里的变化,“玉米连续两年获得好收成,孩子也去上学了,全家人添了新衣,家里置办了家电,过上了好日子。”
英格拉村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据乔治介绍,如今一些背井离乡的人,也闻讯赶回垦荒种地,表示愿意自己投资种植玉米的村民也越来越多,多年抛荒的土地披上了绿衣。附近村庄的村民也慕名而来求教科学种植方法,有的干脆搬迁到英格村来学习。“村子越来越热闹了。”
又一个新的播种季即将来临。乔治正领着村民紧张有序地耕地、耙地,为即将到来的雨季抢播做好准备。谈起未来,乔治更是雄心勃勃,希望在中国企业的帮助下,全村有一天能种500公顷,甚至1000公顷玉米,让村民远离饥饿,人人实现饱暖。(人民网记者 黄炜鑫 邹松)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新健康丨广东团队研究成果证实人类可以消除乙肝母婴传播
- 俄乌局势进展:西方多国决定对俄石油产品实施限价 俄称将采取措施维护利益
- 青海果洛借 “青超联赛” 拓展“果洛好物”销售渠道
- 英媒:美法院裁决马斯克一条推文违法 要求其删帖
- 南航首次对外发布中国特色高等级模拟机
- 国际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大会将于6月9日在宁夏银川启幕
- 汇丰:中国有能力达到2024年GDP增长预期目标
- 新闻周刊丨青稞成熟美如画 他们一路见证丰收喜悦
- 瑞幸咖啡与贵州茅台达成战略合作,联名推出酱香拿铁
- (第六届进博会)进博会探馆:打开未来出行想象 全球车企扎堆“亮肌肉”
- 中国气象局:预计9月后期还可能有1个热带气旋登陆或明显影响我国
- 中新真探:经常喝咖啡会导致贫血吗?
- 陕西杨凌以科技创新推动建设“农科新城”
- 摇滚乐遇上乡土派,何必非要“争地盘”
- 广东省委书记、省长指挥调度梅大高速塌方应急处置
- 农业银行积极拓展消费场景 上半年信用卡消费额超1万亿元
- 专家送技到田间 山西大宁按下果树管理“快进键”
- “福文化走进政和”系列活动在闽北举办
- 北京东城聚焦老城保护复兴 重塑独一无二壮美空间秩序
- 大脑衰老,免疫系统起了部分坏作用
- 热门推荐
-
- 山西灵石:污水处理全回用 助力经济绿色发展
- 山西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 助企业“加速跑”
- 强化经营主体信用监管 中国开展专项行动整治严重失信行为
- 嘴上喊停火,手上递“萨德”,“太扭曲”!
- 2024年服贸会圆满落幕 达成近千项成果
- 王毅就飞艇事件向美方表明立场
- 网络微短剧火起来,乱象也得治
- 活力内蒙古 | 点亮“夜经济”的手艺人
- 它被誉为全球抗疟首选药,竟多半来自这座小城
- 郑州通报货车司机意外坠桥事故
- (八闽千姿)千年古村落月洲村焕新颜 以文促旅情牵海内外
- 1.6亿人次、同比上升30.1% 从三季度出入境“火热”数据透视经济亮点
- 美国30年期贷款利率降至6.47% 创一年来最低值
- 女知青扎根山区三十载守护乡村教育 《老师,您好!》太原首映礼举行
- 万人说新疆丨走进锡伯古城 体验别样民俗风情
- 京蒙协作赋能智慧教育:突破时空限制共享教学资源
- 文明的坐标丨5000多年前仰韶先民面貌首次被复原
- 错峰游、“彩林游”持续保持高人气 中国旅游市场“淡季不淡”尽显生机活力
- “中国与俄罗斯:通向现代化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莫斯科举行
- 年轻人为心情疗愈“买单”后 为何仍有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