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气候变化加剧致泰国稻米减产
中新社曼谷7月11日电(记者 李映民)泰国开泰研究中心11日发布报告称,气候变化对主要依赖天气的泰国农业尤其是稻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2024年泰国稻米总产量将下降。
泰国是全球第二大稻米出国国,稻米种植面积占泰国农业用地的44%,其中80%位于非灌溉区。
东北部是泰国最大的稻米产区,产量占全国的43%,其次是北部(占31%)和中部(占25%),南部仅占全国稻米总产量的1%。
比较2016年之前与之后两个时期的数据发现,东北部的稻米产量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显著,稻米产量平均每年减少约150万吨,减产超过9.8%,原因是该地区大部分稻田位于非灌溉区,依赖雨水灌溉,主要种植雨季稻。而北部和中部的稻米产量分别减少9.5%和8.4%,减产幅度小于东北部,原因是大部分稻田位于灌溉区,可利用水库储水灌溉种植一年多熟的旱季稻。
泰国气象厅此前预测,今年8月至10月泰国可能会受到1-2次热带风暴的影响,一些地区将出现强降雨和突发洪水。
开泰研究中心预期,2024年气候变化可能因厄尔尼诺向拉尼娜现象转变而加剧,导致同一年内发生干旱和洪灾,这将使泰国三大稻米产区的产量均比2023年下降。其中东北部稻米产量同比降幅最大,为9%,北部和中部地区的稻米产量将分别同比下降8.6%和8.7%。
开泰研究中心预计,2024年泰国全国稻米总产量将从2023年的3360万吨下降8.6%至3070万吨。(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高热惊厥”每发作一次都会对孩子的脑神经元造成伤害
- 百岁老兵常哼老校歌 难忘两岸黄埔同窗情
- 2024年中国品牌日启幕 43个宁波品牌亮相上海
- 三星堆主题动画电影口碑不错 文博考古影视化正流行
- 今年前四个月 我国服务贸易总体保持增长态势
- 证监会指导发布评价办法 强化债券承销分类监管
- 文物TalkShow|楔形双肩大石铲:百越先民的史前稻作文明
- 俄罗斯外交部召见芬兰驻俄大使 并驱逐9名芬兰外交官
- 办招聘、拓渠道、“暖”服务……各地各部门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 数字赋能校馆共建 红色文化上海展现独特魅力
- 腾讯、字节跳动、大北农三家企业各捐赠1亿元现金物资驰援京津冀救灾重建
- 投资者服务中心修订发布两项规则 夯实投资者保护制度基础
- 广东税务:营造良好环境赋能万亿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发展
- 预计2025年企业盈利复苏 外资机构看涨中国股市
- 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第100台燃气轮机完成起运
- 近三年 西藏累计开展考古发掘项目90余项
- 水洞沟遗址:数字技术重现旧石器时代场景
- 市场监管总局:各地交换共享信用修复数据超71.15万条
- 中国科协主席:全球科技界要互学互鉴、相辅相成、共建共享
- 广东2024年汛期主要江河共发生13次编号洪水
- 热门推荐
-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全生命期预防策略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 聚焦科技馆策展 2024年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举办专题交流研讨
- 上海:“沪科专贷”“沪科专贴”已惠及科创企业2900余家
- 南非将于5月29日举行全国大选
- 台湾消防从业者赴闽交流
- 河北保定:因灾死亡10人 失联18人
- 央行加码逆回购呵护市场流动性 连续两个工作日净投放均超7000亿元
- 成都都市圈加速同城同网
- “福建土楼”申遗成功十五年:在保护与活化中传承
- 多国驻华代表走进安徽亳州对话中医药合作
- 中国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本月开始发行
- 瑞士再保险集团首席执行官缪汶乐:实现应对气候变化温度控制目标需多方参与和努力
- 东方空间完成近6亿元B轮融资 加速“引力二号”研制
- 北京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监管 已划分2.4万余个林长制管护网格
- 山西赴印尼推介“好风光”:促进双方旅游业发展及合作
- 华媒点赞新疆阿克苏地区柯柯牙“生态奇迹”
- 韩英签署《唐宁街协议》 双边关系提升为全球战略伙伴关系
- 国家药监局:儿童烫染发存在风险
- “赐酒、赛龙舟”新疆昌吉市举行端午文化节活动
- 连遭暴雨侵袭 中东欧多国已有至少8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