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海水温度创1982年来新高 专家称或破坏生态系统
中新网北京7月10日电 惠灵顿消息:据《卫报》10日报道,2022年到2023年间,新西兰周边海洋和沿海水域温度创1982年以来新高,引发专家对该国海洋生物及生态系统的担忧。
新西兰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该国周边海洋海面温度比1982年上升了约0.63至1.05摄氏度,其中塔斯曼海每十年的平均升温率最高;沿海水域海洋海面温度比1982年升高约0.74至1.35摄氏度,其中新西兰南岛东海岸水域每十年的平均升温率最高。
该数据显示,新西兰周边海洋和沿海水域的海洋热浪也破新高。塔斯曼海在2022年61%的时间里处于海洋热浪中,是周边海洋地区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新西兰北岛西部2022年89%的时间处于热浪中,为沿海水域中持续时间最长。
海洋热浪是指特定海域在一段时期内水温突然开始异常升高,并持续数天乃至数月的现象。
新西兰统计局环境和农业统计高级专员斯图尔特·琼斯(Stuart Jones)表示,即使温度小幅上升也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导致一些物种迁徙,并增加疾病风险。海水温度升高也会导致海平面上升。
《卫报》指出,此前强烈的海洋热浪已被认为与新西兰大规模海绵白化、大规模鱼类搁浅及企鹅死亡有关。
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海洋生物学讲师克里斯托弗·康沃尔(Christopher Cornwall)博士称,强烈的海洋热浪会杀死栖息地生物,从而引发大规模生态变化。
新西兰大气及水资源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马特·平克顿(Matt Pinkerton)说,由于新西兰的地理位置,以及全球洋流流动和携带热量的方式,该国海水温度或将继续升高。新西兰位于太平洋、塔斯曼海和南大洋之间,这三个地区气温的升高使该国从各方向受热。
平克顿称,新西兰海水的高温打消了民众认为该国不受极端气温影响的想法。(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华西1600”交付
- 广州航标处力保辖区水上航行安全 年内取得多项科技成果
- 工业富联换帅,郑弘孟当选董事长
- 中国馆亮相第十五届光州双年展
- 未来两天北京预计有明显雨雪 山区可达大雪
- “奋进中国 大江澎湃”全网主题宣传活动在武汉启动
- 追鹤“小雪”
- 反政府武装分子袭击刚果(金)东部地区 至少10人丧生
- “焊死”霸停车,解气更需解铃
- 外贸“新三样”持续火热 产业升级夯牢发展基石
- 河南公布2023年经济运行情况 外贸“新三样”劲增
- 以色列政府证实批准加沙停火和人员交换协议 将于19日生效
- 新疆海鲜添新品 三门青蟹沙漠边缘“安家”
- 95后小伙自带摩托艇洪水中救出百余人
- 全国职工技能大赛首次比拼数字化技术应用
- “第三只眼看中国·粤港澳大湾区”颁奖典礼在中山举行
- 气温“俯冲式”下跌 上海“速冻周末”迎初雪
- 探访世遗泉州“法映刺桐”展馆:千载法制护安澜
- 北京援建雄安宣武医院进入筹备开诊阶段
- 2024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突破2000列 实现首季“开门红”
- 热门推荐
-
- 宁波新增往返日本东京的货运航线 进一步联通物流网络
- 中国“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院士逝世
- 两部门联合印发《商标行政执法证据规定》
- 江西南昌:发展循环经济 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工作逐“绿”前行
- 春节假日期间 我国大部地区适宜旅游出行
- 北斗应用大会开幕 中国车谷促“北斗+”融合发展
- 日本全渔联会长:反对核污染水排海立场无丝毫变化
- 印尼“洋弟子”学川剧:像中医的“望闻问切”
- 巴西南部暴雨死亡人数升至29人 超万人流离失所
- 《诗画中国》透过诗画再现传奇人物的英姿
- 专家纵论教育数字化 “规模化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 山东济南长清区发掘301座战国至清代时期古墓 出土文物850余件
- “戴”上遮阳帽、云端看“体温” 粮仓里的度夏装备上新了
- 中新健康丨骗婚、装病、诈捐……面对谣言,蔡磊驳斥!
- 收益率最高达30% 公募“中考”揭榜
- 上好“监管锁”,杜绝报废车“死而复生”
-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上海外滩更新对城市空间发展颇具意义
- 美媒:收入受高通胀率挤压 纽约人债务问题日益严重
- “买短乘长”注意了 春运可能会被“请下车”
- 美众议院民主党领袖称将帮助约翰逊“保住”议长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