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阻碍中美人文交流的坏毛病 美方应从根上好好治治
近日,美国政府高官频频就中美人文交流发表荒谬言论。美驻华大使伯恩斯在接受美媒体采访时妄称,中国正阻止中美公民之间的正常互动。美国国务院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表示,美国欢迎更多来自中国的学生,但要学习文科而不是理科,并提及中国学生接触“敏感技术”引发的所谓“安全担忧”。
事实上,干扰阻碍两国人文交流的从来不是中国而是美国。美国一些政客污蔑抹黑孔子学院,干扰其在美国的正常运作,蓄意破坏中美人文和教育合作。美国国务院发布旅行警告,要求美国民众重新考虑是否前往中国。美国政府制定“中国行动计划”,阻挠两国正常科技学术交流,并制造了寒蝉效应。美国以各种借口对中国公民入境美国设置障碍、滋扰盘查,赴美的中国留学生被拒绝入境并遣返的事情常有发生,给当事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中国赴美留学生学习什么专业,应当是留学生家庭自主的选择,哪轮得到美国政客说三道四,颐指气使?
中国是两国人文交流的积极推动者。不久前,2024“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在福州开幕,习近平主席致贺信。中方有关未来5年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的倡议正有条不紊地实施。第十四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在西安成功举行。中国两只大熊猫将启程赴美,开启两国新一轮大熊猫国际保护合作。中国采取多项措施便利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友人访华。开放、自信的中国同整日疑神疑鬼的美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美方相关错误言行不仅偏离了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不符合中美正确相处之道,也不利于两国人文交流与合作。究其根源,还是美方对华战略认知出了问题,视中国为对手而非伙伴,视中国的发展为挑战而非机遇。世界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共同发展。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只有汇聚两国人民的力量,才能共同推进中美友好这项伟大的事业。美方有关政客应当正视现实,认真倾听两国人民的心声,自觉成为两国人文交流的助力而不是阻力。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美人文交流已经成为促进两国关系稳定健康发展和两国人民相知相亲的重要支柱。只有拉紧两国人民的纽带、增进人心的沟通,为人民之间的交往搭建更多桥梁、铺设更多道路,而不是设置各种障碍、制造“寒蝉效应”,才能让中美人文交流这棵大树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续写两国人民友好新篇章。
(人民网 章思远 作者是国际问题观察员)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十一”假期成都地铁全线网累计运输乘客3888万人次
- 中国乳腺癌治疗效果大幅提升 专家:得益于政府“腾笼换鸟”创新举措
- 中证协拟进一步研究券商投融资业务碳足迹测算方法
- 广东省启动防风Ⅳ级应急响应
- 纪念中美建交45周年音乐会唱响洛杉矶
-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2022年首轮巡演福建平潭震撼展卷
- 美国学者:中国创造奇迹 一些国家“害怕中国更成功”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80后”驻村书记:村民的事再小都是大事
- 麻醉药品等不得网售 购处方药实行实名制
- 电网功率不够、兼容难,新能源汽车进入超充时代还要多久
- 甘肃酒泉市肃北县发生3.7级地震 震源深度11千米
- 糖尿病可防、可控、可逆转
-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举办庆祝建军97周年招待会
- 北京批准发布99项地方标准 涉数字经济、以旧换新等
- 戏剧《星回》为2024第六届大凉山戏剧节启幕
- 无障碍设施,建好也要管好
- 发展信心持续提升 今年前三季度新办涉税经营主体超1200万户
- 政协委员为安徽文化强省建设献实招
- 2024年“时代新材杯”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赛全国总决赛在天津落幕
- 为就近就业做好服务
- 热门推荐
-
- “1024程序员节”系列活动在即 中科院院士、“图灵奖”获得者等将研讨研发生态
- 印花税优惠政策激发离岸贸易活力
- 中国证券基金业首席经济学家例会:中国经济向好要素不断积聚
- 北京警方打掉15个非法荐股“黑嘴”犯罪团伙
- 浙江龙港新型城镇化:撤镇设市五周年 有何实际触感?
- 影像记录下的内蒙古生态奇迹
- 抗击艾滋需要全社会合力 基因编辑或重塑抗艾未来
- 浙江一女子横穿马拉松赛道被阻后踢民警 已被刑拘
- 四川宜宾江安县一库房屋顶塑料瓦片着火 无人员伤亡
- “茶和天下·雅集”外交官专场活动在柏林举办
- 重庆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方案 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 《鱿鱼游戏》如何搅动全球
- 《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特种邮票首发
- 中国国产客机ARJ21和C919开启东南亚演示飞行
- 第七届进博会消费品和服贸展区展前供需对接会暨上海招商路演在沪举办
- 英国迎来有史以来最热六月
- 《走向人类文明新形态》新书首发
- 日本2023年拟花费百亿元从美国采购新型“战斧”导弹
- 春运首日福州举办全域海上联合巡航筑牢水上交通“安全网”
- 国际友好城市青少年在南京体验民俗 融入当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