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美大使谢锋:我们必须同舟共济,绝不能同舟共“挤”
中新社纽约4月21日电 “我们必须同舟共济,绝不能同舟共‘挤’。”中国驻美大使谢锋20日在哈佛肯尼迪中国论坛发表演讲时表示,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探索中美新时期正确相处之道。
此次论坛以“精诚共济”为主题。谢锋应邀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美关系》的演讲,强调面对动荡不安的世界,中国的选择是对内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谢锋强调,无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还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都与稳定的中美关系息息相关。当前,中美关系仍然面临严峻挑战。中方希望与美方共同努力,秉持让两国和世界人民放心的责任担当,展现把双边关系往好里处的善意诚意,拿出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的举措行动,推动“旧金山愿景”转为“实景”,让中美关系沿着稳定、健康、可持续的轨道向前发展。
谢锋说,一要共同树立正确认知。中国不赌美国输、不干涉美国内政、不干预美国大选,愿意同美国做伙伴、做朋友,美方是否也愿意与中方相向而行?二要共同有效管控分歧。如果美方在台湾、涉港、涉疆、涉藏、南海等问题上不断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利益,即使设再多“护栏”又怎么兜得住两国关系的底?三要共同推进互利合作。试想半个世纪前,如果双方一味突出分歧和竞争,还会有中美重新打开交往大门吗?还会有中美建交45年来给两国和世界带来的巨大和平发展红利吗?有优势时就大谈自由市场,没有时就搞保护主义,这还是公平竞争吗?四要共同承担大国责任。中方提出的全球公共产品向各方开放,愿同美方协调对接,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美方是否也愿意向中方开放你们提出的多边倡议?五要共同促进人文交流。既然两国领导人已就促进人文交流达成共识,为什么不尽快移除旅行、签证、入境等人为设置的障碍?从1949到1971年,中美曾敌视隔绝过22年,两国贸易几乎为零,办理签证也要另纸。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难道还要走回头路吗?
谢锋表示,中美关系从来不是一帆风顺。每到艰难时刻,总有人挺身而出,为中美关系鼓与呼。哈佛是中美人文交流的先行者,是最早接受中国留学生、最早设立汉语课程、最早深入研究中国的美国大学之一。希望大家亲身感受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探索中美在这个星球上正确相处之道贡献智慧,为促进中美交流合作添砖加瓦,共同开辟持续和平繁荣的明天。(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多家银行清理沉睡账户
- 住建部解读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进展
- 中国A股贵金属板块持续走强 实现“六连涨”
- 外媒:Meta公司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与特朗普“共进晚餐”
- 创新引领,激活老年人力资源新动能
- (第七届进博会)欧莱雅北亚及中国公共事务总裁兰珍珍:进博会加速了“美”的全球共创
- 特朗普“疑似刺杀未遂”事件嫌犯以企图刺杀罪名被起诉
- 返乡新农人当上“鸡司令”:在鸡舍里探索“智慧密码”
- 外媒:乌军总司令证实,工作场所发现窃听设备
- 气候变化最新研究:人为变暖导致北半球1981至2020年积雪减少
- 日本高滨核电站1号和2号机组重启日期推迟
- 金融监管总局:加快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
-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 住建部:对严重资不抵债、失去经营能力的房企,该破产破产
- 印尼中资工业园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图)
- 第134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现场成交好于预期
- 哈萨克斯坦今年一季度吸引外国直接投资76亿美元
- 广州云溪植物园开园 保育展示各类植物1320种
- 国家外汇局:前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2413亿美元
- 解锁“国风热”的时代密码
- 热门推荐
-
- 倒计时!复兴号将开进青藏铁路
- 中新健康丨专家:斜弱视负面影响多 3岁-6岁是治疗“黄金期”
- 多家影视上市公司业绩持续向好
- 大藤峡公司开展冬季增殖放流活动 助力维护珠江流域生态多样性
- 北京经信局:北京已有百余大模型产品 加快编制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 湖北一遗址新发现“水坝”遗存 见证史前治水智慧
- 埃及游船沉没事故已找到33名幸存者 仍有7人失踪
-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发现中国特有物种硕步甲
- 青藏铁路首开“双11”电商快件进藏列车
- 世界周刊丨兵马俑与法兰西的“对话”
- 广州一职校食堂吃出胶制异物?官方:已责令涉事食堂关闭并展开调查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马通贵:支持国产民用航空装备发展
- 张瑞昆:挥如椽之笔记录云南开放历程
- 试乘郑渝高铁 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看大美重庆
- “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国际设计创意大赛启动
- 之江文化中心在浙江杭州启用
- 冰冷的石头会唱歌:复原湖南远古人类历史
- 尼加拉瓜驻华大使:春节是体验中国文化的好机会
- 哪些动物更能适应气候变化?
- (神州写真)青年担纲家庭“过年主理人” 春节流行“新年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