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今年经济增长谨慎乐观
新加坡近期发布2024财政年预算案声明。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在谈及今年经济前景展望时表示,政府谨慎乐观地评估认为,今年会比去年好,除了通胀放缓,预计全年可实现1.0%至3.0%的较高经济增长。2023年,在国际环境动荡不安、国际经济低迷不振的情况下,新加坡全年经济增长1.1%,避免了经济衰退,但显著低于2022年3.8%的增长率。
2024年新加坡经济前景将喜忧参半。黄循财指出,预计主要经济体的增长将保持韧性或放缓,地缘政治风险继续笼罩,欧洲和中东地区的战争有可能升级,干扰国际能源市场和供应链运行。有利因素是国际通胀压力预计进一步减轻,国际电子产业将呈现复苏,亚洲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这些因素将对新加坡经济增长造成影响。
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发布的2023年四季度和全年经济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四季度,新加坡经济同比增长2.2%,增速高于三季度的1%。经季节性调整后,四季度经济环比增长1.2%,略高于三季度1%的增长。
分行业看,2023年新加坡制造业产值下降4.3%,而2022年增长2.7%。除了交通工程,所有制造领域的产出都出现下降;建筑业产值增长5.2%,高于2022年4.6%的增长率;服务业增长2.3%,低于2022年5.1%的增长率。
新加坡企业发展局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商品贸易总额为1.2万亿新元,低于2022年的1.4万亿新元。2023年出口和进口分别下降10.1%和13.4%。商品贸易总额下降由石油和非石油贸易共同导致,石油贸易额相比2022年下降16.3%,非石油贸易额下降10.5%。
2023年新加坡非石油出口同比下降13.1%,主要是电子产品出口下降19.7%,非电子产品出口下降11.1%所导致。企业发展局预测,2024年新加坡商品贸易总额将增长4.0%至6.0%。
新加坡经济增长去年陷入低迷的主要原因在于全球对新加坡出口商品的需求减弱。可喜的是,从去年各季度的经济同比表现来看,一季度增长0.4%,二季度增长0.7%,三季度增长1.1%,四季度增长2.8%,季度经济表现呈现出趋稳向好的复苏态势。
今年,全球经济形势依然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持续,主要经济体伙伴的经济表现起伏,巴以冲突和红海紧张局势对世界贸易与制造业持续复苏形成阻碍等因素,将继续对全球经济复苏造成压力,可能继续抑制外部消费需求的复苏和扩张,进而影响新加坡的经济增长。
1月18日,东盟与中日韩(10+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对区域经济的最新预测显示,尽管全球经济展望充满不确定因素,但强劲的国内需求、通货膨胀放缓,以及贸易持续改善,将推动区域经济增长。预测“10+3经济体”今年经济将增长4.5%,而对新加坡的经济增长预测则从2.9%下调至2.6%。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新加坡经济欲实现政府预期增长目标仍将面临不小的挑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1%,全球贸易量将增长3.3%。预计部分东盟经济体因全球电子产品需求增加,经济增长将回升。新加坡政府及经济专家预测,新加坡制造业及贸易相关产业将随着外部需求增加而逐步恢复增长,尤其是电子及精密工程业;全球航空及旅游需求持续复苏等,将支撑新加坡航空业、航空运输、住宿、零售贸易及餐饮服务业等产业的成长。
制造业迎来转机预示贸易趋好。新加坡制造业继2023年前三季度下滑后,2023年四季度较2022年同期增长3.2%。这一增长得益于除精密机械行业外所有集群的产量扩张。经过季节性调整后,制造业增长率从三季度的0.3%升至四季度的9%。此外,建筑、批发和零售、交通运输和仓储、信息和通信、金融、保险和专业服务、住宿和餐饮服务、房地产等领域均实现正增长,并将在2024年维持增长态势。
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将继续维持新元现有升值步伐。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预测,今年经济将增长1%至3%,核心通胀率将降至平均2.5%至3.5%,整体通胀率为2.5%至3.5%,低于之前预测的3%至4%。如果排除消费税上调的影响,核心和整体通胀率预计皆是1.5%至2.5%。如果全球经济没有出现进一步冲击,新加坡经济今年预计走强,但核心通胀率要到四季度才会逐渐放缓。
新加坡是高度依赖贸易而生存的开放性小型经济体。在经济增长具有较高风险性和脆弱性的同时,其拥有的良好法治、营商环境、人才优势和基础设施,吸引着全球资金。与此同时,新加坡政府致力打造航运中心、金融中心等举措,以及因地制宜推出的促进发展政策措施,使整体的经济韧性不断增强。综合来看,2024年新加坡经济在保持增长的同时,欲实现2%中位数指标以上的增长,首先取决于国际形势如何变化和全球经济的复苏状况,其次也
(经济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谭旭东:做好家庭语文培养,建设书香家庭,给孩子心灵洒下可以发芽的种子
- 2023年元旦假期火车票17日起开售
- 持续支持种业振兴 为守护“粮口袋”贡献金融力量
- “吉林蓝”成常态 边境小城空气质量全年优良
- 2023年江苏省船舶出口同比增长37.1% 规模居全国首位
- 竞业限制,应该限制什么
- 中国科学院第七届科学节展现科学趣味性
- 老牌旅游城市“翻红之路”
- 山西发布多个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
- 盐田港区9个月新增16条航线 “中国制造”出海网不断织密
- 斯洛伐克国防部:已将13架米格-29战机全部移交乌克兰
- 丰满水库连续7日泄洪应对松花江汛情
- 中国央行净投放超市场预期
- 文化中国行|苏州古城“细胞级”保护 让古建老宅“活”起来
- 上海创建中小企业合规管理体系:既治已病,更防未病
- 一条河流和一座城市的松弛感
- 字中有画 梅国云作品集《字·相》推出
- 抗震救灾岂能打“政治牌”?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临川打造“花卉小镇” 走上“花花绿绿”致富路
- 总台记者观察丨卡塔尔与阿联酋重新互相开放使馆 中东国家关系回暖
- 热门推荐
-
- 匿迹65年 湖南南岳发现珍稀植物毛柄金腰
- 《“一带一路”列国人物传系》新书发布
- 国际最新研究称,近地小行星“龙宫”上发现尿嘧啶等核酸碱基
- 第三届“天宫画展”在中国空间站开展
- 逾百名专家、企业家杭州共探民营企业加速“出海”新路径
- PayPal中国区CEO:电商增长仍是全球跨境贸易的重要驱动力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从一个棒球手套到一个运动用品产业:台商投资带来的集群效应
- 国际锐评丨制造乌克兰危机的“锅”,北约休想甩给中国
- 中国发布2023版生物物种名录 新增10027个物种
- 280+城市、1200+网点、1份国寿专属暖心服务
- 3月20日央行开展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各界人士福州交流“事业与家庭” 台湾青年来“取经”
- 福州13个景点 今年门票全免
- 千万粉丝博主“滇西小哥”的乡村生活:心安处,是故乡
- 运动30分钟后才开始消耗脂肪……是真是假?|谣言终结站
- 中国3000亿元支持“两新”工作国债资金已全面下达
- 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开幕 40部精品剧目将在京上演
- 山西孝义通报“15岁女孩被殴打”:11人到案 其中3人被刑拘
- 呼和浩特机场清明假期期间共运送旅客8.5万人次
- “东城时空”亮相2023服贸会一展老城变迁与复兴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