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为网络平台立规矩
在社交媒体上观看喜爱的“网红”晒美食、逛商圈、秀时尚单品,已经成为许多网友的一种休闲活动。殊不知,在许多“网红”刻意营造的“惬意”生活方式背后,却是商家套路满满的流量营销。
2月1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对欧洲576名社交媒体博主账号的“扫描”结果,发现含有商业内容的帖子占比高达97%,但其中只有20%完整地将其披露为广告。更令人担忧的是,其中119名博主在帖子中宣扬不健康甚至危险内容,例如垃圾食品、酒精饮料、赌博等。
从2月17日起,欧洲“网红”们肆意“割韭菜”的招数行不通了。除了雇用人数少于50人且年营业额低于1000万欧元的小微企业外,所有在欧盟拥有用户的在线平台都必须遵守欧盟《数字服务法案》。根据《法案》要求,在线平台需向用户声明为何展示广告以及谁为广告付费。此外,平台还必须打击非法内容、商品和服务,包括与“可信举报者”合作,优先处理专业警示,以及禁止基于用户敏感数据推送广告。保护未成年人也是《法案》规定的重点义务之一,平台需完全禁止基于未成年人的个人数据分析并向其投放广告。
涵盖社交媒体审核、电商广告推送以及打击假冒商品等领域的《数字服务法案》,被认为是欧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网络监管新规。其出台旨在确保用户安全、加强用户隐私保护并阻止非法或有害内容传播。
除平台外,《法案》还规定了托管服务和在线中介机构的义务,包括为用户提供明确的条款和条件、发布内容审核程序报告等。在实施过程中,各国数字服务协调员将负责在成员国层面进行监督。此外,欧盟委员会将与成员国共同组建欧洲数字服务委员会,促进跨境合作,确保无论在线平台在何处建立,整个欧盟的用户都享有相同的权利和保护力度。
早在2023年8月25日正式适用之际,《法案》就对众多科技巨头露出了“监管牙齿”。包括亚马逊、苹果应用商店和缤客(Booking.com)等17个超大型在线平台和2个超大型在线搜索引擎受到额外要求和更严格的运营审查,被要求承担比其他平台更多的义务。例如,它们必须主动分析和报告与内容排名工具和推荐系统等技术运营相关的潜在问题;它们每年还需要向欧盟委员会支付监管费用,确保《法案》顺利执行。违反《法案》者可能面临高达全球年营业额6%的罚款。2023年12月18日,欧盟委员会启动针对社交媒体平台“X”(前身为推特)的“正式诉讼”程序,以评估其是否在风险管理、内容审核等方面违反了《法案》条款。
智库欧洲监管中心专家亚历山大·德斯特雷尔提醒道,“改变不会在1分钟内发生,更不会在2月17日发生”。德斯特雷尔表示,2020年提出这项《法案》时,欧盟的目标很简单——驯服网络世界的狂野西部。《法案》的最终目的不是罚款,而是改变数字公司的文化,这注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的确,尽管欧洲各界普遍欢迎更加规范清朗的网络生态,但《法案》未来所面临的考验仍然值得观察。一方面,不甘就范的大型科技巨头正加大与欧盟机构的博弈力度。2月初,拥有脸书、照片墙等平台的Meta公司表态,由于不认可《法案》要求支付的巨额监管费用,正向欧盟委员会发起诉讼;另一方面,互联网领域新技术和新应用场景层出不穷,也对《法案》的适用和执行提出新的挑战。例如针对ChatGPT、Sora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是否应将其定义为平台或搜索引擎、如何执行对其海量数据的内容审核、《法案》如何界定其与《人工智能法案》的监管边界,都是欧盟执法层面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蔡 淳
(经济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下腰瘫”儿童超千名,校外舞蹈培训须整治
- “Z世代”传承广西地方戏:以绝活引流盼桂剧常青
- 台风“康妮”来临 浙江避灾安置彰显浓浓温情
- 环境监测数据岂能弄虚作假
- 笑口叉烧包 考验真功夫
- 外媒:委内瑞拉总统对伊朗总统莱希遇难表示哀悼
- 从文物长征到宝物“仓库”:南京博物院迎来90岁生日
- 海尔智家AWE展示创世界一流企业的新成果
- 北京等八省份共同推出旅居养老服务平台
- 山西岚县一公交车发生交通事故 有人员伤亡
- 宁夏公布《乡村振兴促进条例》 将社会工作人才发展纳入地方立法
- 菲律宾黎刹省发生火灾致7人死亡
- 江西举行“最美医生、最美护士”现场交流活动 营造尊医重卫良好风尚
- 结构性亮点持续涌现 彰显我国经济转型成效
- “插秧列车”上传来幸福的笑声
- 西安警方破获假借招聘演唱会保安诈骗案件
- 太阳上首现“极光秀”
- 2023世界名山对话:共享名山旅游治理经验 共话行业发展未来
- 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开通 极大便利旅客前往黄龙、九寨沟
- 首只在荷兰出生大熊猫“梵星”将于9月回到中国
- 热门推荐
-
- 策展人赵冰:用国际化语言传播傈僳族传统文化
- 电动车“过冬”焦虑未减 :续航“打折” 充电延时
- 湖南南县小龙虾陆续上市 稻虾养殖编织“致富梦”
- 交通运输部:9月16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1.9亿人次
- “国补”激发“双11”换新消费需求
- 安理会通过决议呼吁在加沙紧急实施“长时间人道主义暂停”
- 中国出新规便利已故存款人亲属提款 5万元内免公证
- “2023年中华文化大乐园——斐济苏瓦营”圆满闭幕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永新:探索稻蛙种养新模式 走上增收致富新路子
- 6月12日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吉林延边民族村以文塑旅开辟新的富裕路
- 甘肃动员社会力量建专业志愿团队普及传播结核病防治知识
- 毕业季:合资买的电脑留给谁?
- 外媒关注国庆黄金周:带动出游热潮 推动中国经济回升|世界观
- 2024“世界邮票上的中国文化”展览在巴黎揭幕
- 冬天怎么能少了火锅? 一起解锁火锅的健康吃法
- 南非外教“结缘”中国20载 日行数万步丈量越王城
- 陈文玲:中国新能源车在欧洲一车难求,“产能过剩论”纯属偏见
- 悲剧!研究称美国2024年校园枪支暴力事件已致上百人死伤
- 国际识局:布林肯访华,中美频繁互动沟通释放何种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