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被德国反超,日本经济界忧思重重
【记者连线】
日本内阁府2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日本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约为591.482万亿日元,换算成美元后被德国反超,由全球第三降至全球第四。虽然德国超越日本的预测早在2023年就已经出现,但此次是由日本政府正式发布与承认,仍令日本社会产生了不小的震荡。日本经济深层次的病因也因此更加凸显。
汇率颓势,因耶果耶?
近一段时期以来,日元兑美元汇率一直在150日元附近徘徊,几乎跌至33年来的最低点,尽管在2024年1月前后略有回升,但随后又跌至150日元关口。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证券公司首席外汇策略分析师植野大作表示,“一旦美国利率开始下降,美元将会贬值,这一宏观预期没有改变。”另一方面,他认为日元兑美元将暂时保持弱势,“可能会逼近2022年触及的1美元兑151.90日元水平”。
对于日本来说,以日元计算,2023年的GDP总额还是比2022年增加约5.7%。但是,以美元计算的话反而减少了1.2%,关键问题就在汇率上。2022年1月,日元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115日元;2023年12月,日元汇率是1美元兑换150日元。这就意味着,2年时间里日元贬值了24%。日本共同社援引经济专家的话说,日本金融政策导致日元大幅贬值以及长期以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是造成日本名义GDP被德国超越的主要原因。
然而,从客观因素看,日本的GDP若要以美元计算超过德国,就必须拯救日元贬值的“颓势”,并大幅提高生产率。日本的GDP被德国超越,直接原因看似是偶然的汇率问题,但深层病因正一步步凸显。
三菱日联研究与咨询公司首席研究员小林真一郎指出,虽然汇率是排名变化的重要因素,但是日本多年来一直专注于削减成本,并没有采取扩大投资等积极主动的经营方式,这给日本经济带来了悲喜交加、冰火两重天的奇异景象。
那些早已完成全球化布局、实现海外现地产销的大型企业赚得盆满钵满,营业利润翻番,年度结算创出历史新高;而日本国内的大部分中小企业困守愁城,即使有利润也被弱势日元吞噬大部分收益,艰苦求生。与此联动,日本企业在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力下降,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一。在科技创新和新兴技术领域方面,日本也已落后。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的报告显示,21世纪以来,全球真正的两大创新中心是中国和美国,特别是这十年更加明显,欧洲和日本在新兴产业创新方面则“动力不足”。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发表尖端技术研究的国家竞争力排名报告显示,日本进入前10名的只有量子计算和后量子加密技术等7个领域,与中国和美国相比,日本在新兴技术领域已经远远落后。
2023年日本经济的另一个问题是,一些企业赚取了丰厚的利润,政府也收割了大量的法人税,但是这些收入没有流到国民手上,消费依然沉寂、低迷。企业感觉经济“蒸蒸日上”,但国民认为“苦日子”还没有出路。所以,如何让企业的利润转化成为国民的消费,是日本经济实现真正“回暖”的关键。
日德“同病不同命”
德国GDP虽然超过日本,但两国其实同病相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日本和德国在许多方面的共同点进行了比较,尤其是两国面临的挑战:
一是人口老龄化。日本和德国都有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但日本更为严重,日本人口自2010年开始持续下降,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供应减少,私人消费增长乏力。二是自然资源稀缺。日本和德国都面临自然资源稀缺的问题,这迫使他们依赖进口来满足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三是依赖出口和汽车产业。两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出口(尤其是汽车产业),这使得他们对全球市场的波动和国际贸易政策变化非常敏感。
面对这些“软肋”,日本政府在深感危机的同时没能做到“精准施策”。有分析指出,日本通过货币宽松政策和财政刺激诱发需求,导致产业结构更新换代进展缓慢。与日本相比,欧美主要国家的生产率仍在不断提高。
据日媒报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积极推动制定的《儿童未来战略》是日本少子化对策的指导方针。该战略无疑是有利于增强国力的构想,与提出维持1亿人口规模和战后最大GDP规模目标的“安倍经济学”有相通之处。而令人担忧的是,近几届日本政府都制定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但收效甚微,并导致债台高筑。
在新兴国家的追赶下,日本“经济大国”地位未来仍将面临持续挑战。《每日新闻》报道称,这不仅仅是因为受日元贬值影响,随着人口减少,经济增长率正在一步步下降,这是日本正面临的结构性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日本经济规模到2026年也将被印度赶超,跌至世界第五。美国高盛公司则预测,到2075年日本将跌至世界第12位。
国力衰退的焦虑
一国的经济规模关系到其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东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冈崎哲二表示,日本经济地位下降,有可能会影响日本在国际舞台上的活跃度。“数年前,日本以强大的汽车工业为傲。但随着电动汽车时代的来临,这一优势也被动摇。”《日本经济新闻》分析指出,为了再次加快增长,日本有必要通过彻底实现同工同酬等方式继续挖掘高龄劳动者潜力。此外,进一步吸引外资也很重要。
日本曾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强大的工业和技术实力,经历过“经济奇迹”。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就陷入了长期的通缩和低增长的困境,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在少子老龄化进程中,如何提升被视为处于低水平的劳动生产率成为紧迫课题。
有分析指出,经济的持续颓势必将使得日本在全球的影响力进一步下滑。对于日本而言,要想实现“逆转”,不断努力地提高生产率几乎是唯一途径。为了恢复增长潜力,迫切需要出台长期增长战略,重新审视产业结构,提高生产率。大和综研资深经济学家神田庆司分析指出,完善再分配政策,抑制贫富差距,维持生活稳定,这样的社会更利于每个人发挥能力。
有评论指出,岸田文雄就任首相之初曾主张纠正贫富差距,但后来偃旗息鼓。即使反复采取财政措施,若不改变当前扭曲的社会结构,也无法重振经济。
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熊野秀夫表示,日本被德国甚至印度逆转只是一个转折点,标志国力的明显下降,必须重建日本的工业。他指出,有必要采取政策和应对措施,例如将生产和研发基地迁回日本,采取措施通过新建新设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出台优先分配资源用于提高人均生产率的增长战略。
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高级经济分析师永滨利广强调,日本的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以及企业缺乏创新力是日本经济长期疲软的根本原因。如果日本制造和东南亚国家相同的商品就不会有竞争力,必须努力研制日本独创的具有高附加值的商品。此外,发展经济不应过度依赖美国等,应更多着眼于亚洲国家,实现平衡发展,争取在更广泛的领域获得经济成果。
(光明日报 本报东京2月18日电 驻东京记者 马玉安)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春走基层)新春观察:花样市集里的“流量密码”
- 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冰冻预警 7省市有持续性冻雨
- 许魏洲:首演革命题材电影《爆破班》,责任与压力并存
- 拨款法案替代方案遭美众院否决 外媒:特朗普遭遇“重大打击”
- 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5% 制造业景气度基本稳定
- 赣江观澜:“香圣”黄庭坚一缕“清香”,如何绵延千年?
- 台胞兄妹大陆寻亲八载:跨越海峡的“团圆梦”终圆
- 日媒:日本石破内阁集体辞职
- 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启幕 赋能新潮时尚
- 江苏徐州海铁联运今年发运量已突破11000标箱
- 甜度满分,映宇宙·超级喜欢助力机关青年找寻夏日浪漫
- 韩媒:时隔11年 韩朝野两大政党党首再举行正式会谈
- 俄杜马主席:普京已提交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草案
- 国家发改委:推广借鉴上海浦东新区等地综合改革试点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
- 北京86家企业进社区推介暑期游新玩法
- 北京举办首期青年求职能力实训营 全部学员达成就业意向
- 人民论坛网评 | 写好“民情日记” 做好“关键小事”
- 马斯克:中国或将在AI技术发展方面引领世界丨世界观
- 粤预计“五一”假期琼州海峡客流和车流量同比均增长约15%
-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浙江安徽江西等部分地区风险很高
- 热门推荐
-
- 特朗普能否参加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密歇根法官这样裁决
- 中国学者保继刚正式获颁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尤利西斯奖
- 江西民建发布“赣鄱精品”平台 助力江西优质产品“走出去”
- 端午至 “浙江绿谷”传统习俗花样多韵味足
- 多部门部署假期防疫 去这些地方别忘带核酸证明
-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福鼎:万亩紫菜迎丰收 生产加工赶订单
- 探秘铁路编组站:“钢铁蜘蛛侠”这样织就行车网
- 最新放假通知!
- 空气炸锅致癌?这“锅”空气炸锅不背
- “非法掠夺”!外媒:美在叙利亚非法驻军偷运石油
- 青海:多部门推动野牦牛等野生动物公益司法保护
- 铁轨上的金融引擎:银铁合作注入八桂物流新动能
- 财政部连续16年在港发行人民币国债 巩固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地位
- (沿着边境看中国 美丽新疆展风华)新疆吉木乃口岸跨境游“走热” 出入境人员创新高
- 因阿根廷总统发布不当言论 西班牙召回大使并要求道歉
- “乐善辽宁”星光慈善晚宴在沈阳举办 现场赞助款物逾970万元
- 浙江“青牛奖”揭晓 鼓励青年逐梦乡间播撒共富种子
- 探秘楚王车马阵:规模宏大 威武壮观
- 宁夏“明天计划”:托起孤残儿童的明天
- 保租房成“留人大招” 哪些城市吸引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