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局势前瞻:2024年,这些大事或将改变世界!
中新网1月1日电(记者 张奥林 孟湘君)伴随新年钟声,2024年到来了。俄乌与巴以的硝烟仍在弥漫,人工智能发展迅猛引发伦理争议,气候变化问题愈发严峻亟需共同应对,全球多重变局并进,国际秩序演化加速,世界“危”与“机”交织。
新一年,世界向何处去?中新网特邀外交学院战略与和平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苏浩,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郭宪纲和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吴沈括,就2024年国际局势发展进行前瞻。
【俄乌与巴以,硝烟何时散?】
——美欧援助难以为继,“破局之路”渐显?
到2024年2月底,俄乌对峙局面,将迈入第三个年头。“目前来看,俄罗斯可能会逐渐占据主动,甚至是优势”,对于俄乌局势今后的走向,苏浩预测道。
苏浩指出,随着时间推移,乌克兰要想达到既定战略目标已很困难,而美国和欧洲国家也需要认真思考,如果一如既往对乌克兰军援,可能最后的结果会低于预期。
苏浩表示,反观俄罗斯,正面阵线上俄军“越来越强”,前不久俄总统普京明确表示,俄方目标不仅限于顿巴斯地区,下一步还可以考虑敖德萨。这实际上是一种“进两步退一步”的方式,最终确保能控制顿巴斯。
此外,苏浩认为,“巴以冲突也影响到整体态势变化,使得(对)美国战略性的牵制再次出现。”他指出,“俄乌局势的破局之路,很可能从军事方式转变为政治和外交方式”。
随着乌克兰危机延宕,能源价格飙升、物价大幅上涨、社会矛盾加剧等一系列对俄制裁带来的反噬效应,正持续影响欧洲多国。同时,对乌援助以及乌加入欧盟等一系列问题,也继续撕裂欧盟内部,损耗其国际影响力。
“欧洲必须要反思,追随美国对俄罗斯制裁,究竟符合谁的利益?”针对欧洲国家面临的困局,郭宪纲一针见血地指出。
对于2024年欧洲国家在俄乌问题上的态度,郭宪纲认为,“欧洲(国家)可能会调整‘追随美国,制裁俄罗斯’的政策,和俄罗斯恢复经济往来,特别是能源方面的合作,因为这符合欧洲的利益。”
——巴以冲突愈演愈烈,能否走向政治解决?
国际上另一个热点是仍在持续的新一轮巴以冲突。截至目前,这场以色列与哈马斯组织之间的冲突已造成逾2万人遇难,其中大部分是平民,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危机愈演愈烈。
针对冲突能否在2024年收场,郭宪纲认为,“以色列逐渐认识到,完全消灭哈马斯是不可能的。以军可能会把加沙搜索一遍后,宣布消灭哈马斯,然后撤出加沙”。
至于冲突一旦结束后,当地局势会如何发展,郭宪纲认为,以伊朗为首的什叶派力量声望和影响力料将扩大。他分析称,“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胡塞武装以及伊拉克民兵组织都是什叶派,他们此次和哈马斯共同应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获得了中东地区底层民众的支持”。
“只有解决了‘两国方案’(的实施),才能够真正化解巴以冲突的根源。”谈及巴以问题未来走向时,郭宪纲指出,这次事件结束之后,整个中东地区探索以“两国方案”为主的政治解决途径的努力,可能会再度呈现出来,使得局势向着政治解决的方向去演进。
【大选与右翼,国际“棋局”怎么走?】
——拜登特朗普料将对决,美国大选牵动全球
2024年还有一件大事可能给国际局势带来改变,那就是美国大选。
针对未来选情,苏浩指出,此次大选基本还是回归到了现任总统拜登和前总统特朗普这两位“老对手”之间的对决。
对于拜登来说,苏浩指出,目前美国国内的经济问题正在凸显,不断加息导致通胀压力大。拜登政府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吸引外资的效果都不明显。而在外交领域,虽然拜登已将欧洲国家捆绑在美国的战略框架内,但俄乌局势正出现不利于乌克兰和美西方国家的情况,巴以冲突也让美国的国际形象严重受损。
不仅如此,苏浩认为,“美国国内还有很多严重的社会问题,政治的撕裂,社会的撕裂,种族的撕裂,这些问题凸显出来,对拜登的支持率很不利。”
另一方面,特朗普的参选之路荆棘遍布。截至2023年底,特朗普面临的刑事指控多达91项,科罗拉多州和缅因州都已裁定其丧失在当地参选总统的资格。
尽管官司缠身,但目前数据显示,特朗普的民调支持率高于拜登。对此,苏浩分析称,“特朗普虽然有明显劣势,但他恰恰会利用这些劣势,变成吸引选民目光的优势。拜登和特朗普之间出现了一种此消彼长的状态,二人之间料将发生激烈竞争。”
“无论是谁当选,美国整体的国际影响力和作用力应该会有所弱化。”针对此次美国大选将造成的影响,苏浩认为,“伴随俄乌局势中美国逐渐陷入困境,巴以冲突中的政治红利也在消失,欧洲国家可能会开始考虑和美国保持距离。”
苏浩进一步指出,“一些亚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也在认真思考,完全绑在美国‘战车’上是否完全符合自身利益。美国大选后,全球南方国家的地位可能会逐步上升。”
——右翼势力抬头,全球化发展仍不可逆
除美国外,2024年全球范围内,预计还会有数十场选举,包括总统大选、议会、州和地方选举等。此前,包括意大利极右翼政党意大利兄弟党成为全国最大的政党、米莱竞选成为阿根廷新一任总统等,在部分国家,右翼、极右势力抬头趋势愈发明显。
对此,苏浩指出,尽管全球化进程仍在不断推进,逆全球化的迹象也在出现,表现为明显的政治右倾化。他认为,这种走向或许是部分人对全球化趋势的一种担忧。但采用强权政治和冷战模式处理国际关系,可能导致更混乱的国际局势,最终演变成战争。
“右翼势力的做法是历史倒退”,苏浩分析称,国际关系的主流仍在向着全球化方向推动,有的国家想逆转、要摆脱,实际上是做不到的,这是人类发展不可逆的趋势。
苏浩表示,“对于世界上真正认真负责任的国家,包括世界各国人民,推动全球化有利于各国整体利益、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AI与气变,人类命运将如何?】
——应对气变迫在眉睫,各国应负起责任
如果说2024年有很多“看得见”的威胁,那么“看不见”的威胁同样在悄声逼近。首当其冲的,就是关乎人类子孙后代如何安身立命的全球气候暖化问题。
“未来,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苏浩指出,“从整个人类角度来说,各国都应该负起责任来为防止气候变暖发挥作用。”
不过,至于如何采取措施,苏浩分析称,虽然国际社会取得了大致共识,诸如需要减少对石化燃料的使用等。但涉及到具体目标,仍存在很大分歧,这都是下一步需要尽快展开的工作。
——AI风险机遇并存,亟需有效治理
2024年,另一个“看不见”的威胁,是人工智能(AI)的安全问题。
近年来,AI技术层出不穷,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逐渐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享受AI带来的红利的同时,人类也不得不考虑如何与AI“共生”。
“目前世界范围内,AI迅速应用,引发了多样化的安全风险,涉及技术、组织管理和数字内容等多个层面,带来了重大挑战。(未来)需要通过有效治理,降低和缓解各类新风险。”吴沈括分析称。
在谈及如何推动治理时,吴沈括提出了“伦理先行”的概念。他认为,目前全球公众层面对于AI治理的需求非常迫切。在这一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关注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向其提供必要技术和能力援助,以达成治理效果。
对于中方在2023年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以下简称《倡议》),吴沈括做出高度评价。他认为,《倡议》考虑了全球各利益相关方的关切,融入了全球发展、安全和文明倡议,展现了对未来全球数字治理生态格局的系统观点,在全球范围产生了积极反响,对推动未来全球数字治理,有着重要作用。(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护腰不难,先告别“沙发瘫”|科普时间
- 科技赋能解民忧 今年北京生态环境类诉求解决率超99%
- 安徽屯溪:“文化+产业”“业态+体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 中资企业在乌干达最大教育捐赠活动举行
- 今年前10个月河北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1.1%
- 美司法部:明尼阿波利斯警察局系统性问题导致弗洛伊德之死
- 2024新疆巴州若羌且末红枣节开幕
- 去年北京公安部门推出98项便民利企措施
- 游客进出影响出行 家门口成网红地如何避免打卡变打扰?
- 秭归夏橙上市,伦晚脐橙产地走货量显著增加
- 发朋友圈集赞“代替”罚款?
- 最新婚姻大数据公布!结婚登记高峰年龄段是…
- 又到考试季 来看看这份减压攻略 | 高考加油站
- 走近西北“非遗醋”:高原农特产亦有“醋意”成分
- 台北新剧团、南开大学京剧团在天津联袂演出
- 透过数字看收获 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 珠江流域韩江发生2024年第2号洪水
- 大连:受降雪影响各高速公路管段全线封闭 中小学学生居家学习
-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9种表现,你有几个?
- 国际护士节:白衣天使有不为人知的“同情疲劳”
- 热门推荐
-
- 中国德国商会发布在华德企“后疫情时代快速调查”结果
- 航天信息连续三年获评国资委标杆“科改示范企业”
- 韩媒:韩军向韩朝军事分界线以南进行应对射击
- “六盘山论坛”举办首届数智赋能乡村教育振兴学术研讨会
- 江淮黄淮等地有强降水 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多降雨天气
- 土内政部长指责西方媒体操纵土大选,称后者是在落实“美国计划”
- 中国A股11月开局平稳 贵州茅台股价大涨
- 去博物馆 龙年看“龙”
- 美军驻约旦基地遭无人机袭击 致3名士兵死亡至少34伤
- 四川发布《民营企业助力残疾人就业倡议书》
- 2024成都工博会:四川探索氢能产业合作机遇
- 泰国副总理向华为颁发“人才发展最佳贡献总理奖”
- 三体母星半人马座阿尔法星 为何受到科幻题材作品热捧?
- 拜登提名苏维思出任美劳工部长
- 商务部:坚决维护新能源汽车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
- 江西庐山山体滑坡致登山公路封堵 现已恢复通车
- 中国重要石窟寺重大险情基本消除
- 全民反诈宣传月来了,怎样才能实现“天下无骗”?
- 助力健康照明 中国科创企业自主研发有机半导体OLED器件
- “左撇子”锻炼全脑会更聪明?其实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