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罢工潮汹涌 拜登还在忙炒作“强迫劳动”
11月16日,美国白宫抛出首个全球劳工战略,称要在全球范围内保护和促进尊重国际公认的劳工权利,包括防止强迫劳动、童工和相关劳动滥用职权。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称此举意味着正式承认劳工权利是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关键。与此同时,在过去一年,美国陷入了近几十年来最大的罢工潮之中。从医疗业、汽车制造业到好莱坞,数十万名美国工人在全美多地进行长时间罢工或停工抗议,要求改善福利和工作条件。
拜登政府此时提出全球劳工战略是要反省本国存在的严重侵犯劳工权益问题,并为此负责吗?在国际观察人士看来并非如此,这很可能只是美国政府炮制的另一个干预他国事务的新工具。
美国罢工运动卷土重来
自今年年初以来,美国罢工事件接连不断。在美国劳工运动持续衰退的大背景下,眼下这一波罢工潮并不简单。
11月20日,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与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标致雪铁龙母公司斯泰兰蒂斯三大车企达成临时劳资协议,这场动员了近5万汽车工人的罢工危机初步落下帷幕。罢工起因是美国汽车工人在9月14日与三家车企的合同到期后,希望车企能在新合同中提高薪资、养老金、医疗、失业等保障以应对美国高通胀带来的生活成本上升,但双方未能在合同到期前达成一致。9月15日,三大车企工人首次发起罢工,来自密歇根等3个州的数万人工人停止了手头工作进行示威活动。
在持续6周罢工后,经过多轮谈判,UAW和三大车企达成临时协议,三家车企的工会成员就各自的合同进行投票。UAW的投票追踪网站显示,约有10.3万名员工参与了投票,其中64%的工人投票批准了新合同。新合同包括,在2028年4月之前,基本工资将增长25%,其涨薪幅度超过了过去22年美国汽车工人的薪水增长总额。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评论称,这次罢工已成为25年来美国汽车行业持续时间最长的罢工。目前,UAW已将目光转向了特斯拉和丰田,计划在这两家车企组建工会,进而推动劳资谈判。
汽车工人大罢工只是美国今年罢工潮的冰山一角。美国康奈尔大学工业与劳动关系学院劳工行动追踪系统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14日,2023年全美616个地点共发生了366起劳工抗议行动,参与重大停工的工人数量达到了新冠疫情之前几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1月9日,美国纽约市两家大型医院超过7000名护士发起罢工,打响了美国今年医疗领域大型罢工行动的第一枪。据美国《贝克尔医院评论》杂志统计,在2023年10月之前,美国已发生18起医护人员的罢工事件。10月初,为美国8个州1300万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凯撒医疗集团工会联盟7.5万多名医护人员,发起一连3天的罢工。这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工作人员罢工事件,令美国今年参与罢工的人数达到45.3万余人,为近40年来最高水平。
此外,5月初,美国编剧工会(WGA)也发起了近15年来的首次罢工。WGA代表11500名编剧与电影电视制片人联盟(AMPTP)进行了为期6周的谈判,要求更高的报酬、加大人员配置、减少工作时间,并规范人工智能在项目中的使用,但双方最终未能达成诉求导致谈判破裂。7月14日,演员工会-美国电视和广播艺人联合会(SAG-AFTRA)超过6万名成员也加入罢工行列,这是自1960年以来代表编剧和演员的工会首次发起的历史性双重罢工,也是好莱坞历史上最长的停工事件之一,导致娱乐制作行业停滞近4个月。
席卷全美的多行业罢工行动给美国经济、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美国福克斯新闻报道称,UAW发起的罢工是21世纪最昂贵的汽车行业劳资纠纷。据德意志银行最近预测,在协议期限内,福特汽车的总成本将增加62亿美元,通用汽车将增加72亿美元,斯泰兰蒂斯将增加64亿美元。
好莱坞的罢工行动也导致多档电视节目和影视制作暂停甚至取消,许多公司因此损失了数百万甚至数十亿美元的收入。美国电影编剧和评论家杰克·科伊尔在文章中写道:“这次罢工的持续时间和成本都是历史性的,造成了约6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并导致数十万人失业。”
美国经济下行与收入不平等加剧
美国康奈尔大学统计显示,从2021年到2022年,美国全年罢工活动的次数从279次增长到424次,增长幅度约为52%。全年参与罢工的人数从14万人增长到22.4万人,增长幅度约为60%。相较于前两年,今年美国的罢工潮有愈演愈烈之势。有分析称,美国罢工潮汹涌与美国近年来经济持续下滑及收入不平等加剧密不可分。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分析称,几十年来美国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工人的工资停滞不前,而最富有的美国人却将其财富扩大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随着企业利润猛增,工人们也希望争取更高收入。
根据美国经济政策研究所的调查,从1979年到2022年,经通胀调整后,美国最顶层1%高管的年工资增长了145%,最底层90%工人的年工资仅增长了16%。美联社-NORC公共事务研究中心一项最新民意调查显示,约2/3的受访美国人表示家庭开支在去年激增,但只有约1/4的人表示他们的收入同期有所增加。大约80%的美国人表示他们的家庭总债务较一年前更高或基本持平。
英国广播公司(BBC)评论称,在当前美国经济疲弱物价飞涨的情况下,由于雇主不愿提高工资,工人们纷纷转向罢工或停工。
美国盖洛普(Gallup)的数据显示,美国公众目前对工会的支持率达到了1965年以来的最高点,许多受访者都同意罢工已成为美国对话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场完美的风暴,现在你会看到很多工会运动。”美国犹他大学专门研究劳动经济学的助理教授尤尼斯·汉(Eunice Han)说。
在劳工问题上搞“双重标准”
尽管本国罢工浪潮此起彼伏,却一点没有损伤美国政府的道德优越感,拜登政府也丝毫没有停止在劳工问题上搞“双重标准”,意图通过其所谓首个全球劳工战略,以劳工问题为抓手,插手干预他国事务。
美国白宫在11月16日公布的一份总统备忘录中称,美国要将劳工权利纳入美国外交、国际发展、贸易、气候和全球经济政策的优先事项中,以期在全球范围内提升美国在劳工问题的全球领导地位,并特别提出要禁止将全部或部分由“强迫劳动开采、生产或制造的商品”进口到美国。
对于美国政府无视本国劳工问题,动辄炒作他国所谓“强迫劳动”话题,早有多国人士予以驳斥。事实上,“强迫劳动”不在别处而在美国。作为一个仅有246年历史的国家,奴隶制度在美国“合法”的延续时间占到了美国建国历史的三分之一。1514年至1866年间至少有3.6万个“贩奴远征队”将上百万的黑人奴隶贩卖到美国。即便到了21世纪,美国合法和非法行业都仍存在严重的贩卖人口和强迫劳动情况。据美国国务院估计,在截至2020年的前5年中,美国所有5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均报告了强迫劳动和人口贩卖案。每年从境外贩卖至美国从事强迫劳动的人口多达10万,其中一半被贩卖到血汗工厂或遭受家庭奴役。这一现象还在不断恶化。美国“全国人口贩卖举报热线”的统计显示,2012年至2019年处理的人口贩卖案件从3200多起增至11500多起,呈现显著上升趋势。2022年6月,美国人口贩卖研究所发布《2021年联邦人口贩卖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全美强迫劳动犯罪案件数量比2020年增加22%。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美国被贩卖人口中,约50%为未成年儿童。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2022年,数百万美国青少年受雇于农业、食品服务、零售、娱乐和建筑行业,他们中的大多数是移民儿童。根据非营利机构“美国农场工人就业培训计划”估计,美国约有50万名童工从事农业劳作,童工死亡案件屡有发生。美国独立记者吉娜·玛丽2017年发表题为《强迫劳动在美国比你想象的更普遍》调查报告指出,在美国一些农场,外籍农工被迫睡在棚屋和箱式卡车内,他们采摘农产品却没有工资,如果试图逃跑,就会遭到殴打。
那么,拜登政府炮制首个全球劳工战略是真的想关注本国或他国劳工权益吗?答案很可能并不是。在目前全球与劳工权益相关的8个核心公约中,美国仅批准两个;在与强迫劳动直接相关的《强迫劳动公约》《强迫劳动公约补充议定书》《关于废止强迫劳动的公约》等国际劳动权利保护文件,美国一个也没签。这无疑暴露了美国在强迫劳动问题上的真实立场。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呼吁的,在劳工问题上,美国现在需要做的是放下道德优越感,停止在劳工问题上搞“双重标准”,首先实事求是地反省自身存在的严重侵犯劳工权益问题,并为此负责。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裴思童 记者 蒋天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孩子牙齿矫正 要看好时机
- 广东强降雨致20个水文站超警戒 未来一周致灾风险高
- 数据有序流动才能放大价值
- 浙江启动文化基因激活工程 促“古为今用、经世致用”
- 专家详解:殷墟发掘约5%何以留下中华文明的鲜明印记?
- 近四分之一的老人有孤独感 如何从“心”开始帮助老人安享晚年?
- 韩国会通过要求解严决议后,朝野两大政党党首握手交谈
- 甘肃以数据全过程监管危险废物 打通危废收集“最后一公里”
- 第五届“最美快递员”揭晓:10名快递员和3个快递团队上榜
- 聚智汇力 中国—东盟携手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合作
- 第十六届金门书展—第十三届马祖书展:“福文化”亮眼
- (身边的变化)从“渔村”到“景区” “山海经济”带动浙江县域消费新业态
- 索马里首都一家海滩酒店遭袭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江苏拓展跨境电商新模式 激活产业新动力
- 广西桂林叠彩区举办“广西三月三 叠彩上春山”主题活动
- 德国总理朔尔茨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 暂停公共事务
- 商务部公示新一批中华老字号拟认定名单
- 超85万尾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在四川宜宾放归长江
- “世界邮票上的中国文化”年度盛典在北京举行
- 日本已有4人服用小林制药含红曲保健品后死亡
- 热门推荐
-
- (新春走基层)西湖船娘春节档忙碌 “金嗓子”感慨:嗓子都讲沙哑了
- 太行山村兴起“露营趴” 村民乐享旅游红利
-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第二批2024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典型案例
- 世界城地组织亚太区会员共商“经济协同发展”
- 网络文学主流化提速,激发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
- 专家学者在黔探讨屯堡文化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
- 广西北海码头年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百万标箱
- 山西黎城百万旱鸭养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 在葫芦岛,原来可以这样过年!
- 要求女性穿高跟鞋上班,有必要吗?
- 民族歌剧《英·雄》走进北大:赓续传承英雄精神
- 收录近500幅优秀作品 《你好,插画》新书在广州首发
- 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一图读懂→
- 陕西丰富青少年教育活动 从“触摸故乡”感受文化生活
- (“一带一路”10周年)广西推进与东盟共建“一带一路” 共推数字技术应用
- 湖北咸宁农业专家胡宇舟:四进非洲传“农”经
- 停车10分钟收费50元?当地通报:5倍罚款 停业整顿60日
- 台湾Z世代“登陆”写真:于忙碌假期中感受发展信心
- 稳中有进!2024年中国经济年报出炉,专家解读→
- 交通运输部:2月12日-2月18日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