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同存异共话发展合作 “2023·中德人权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
中新社北京10月31日电 (曾玥)2023·中德人权发展论坛10月31日在北京举办。中德两国专家学者围绕“国际发展合作与人权保障”主题展开研讨。
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左锋在致辞中表示,中德作为有影响力的大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发展繁荣方面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肩负着重要责任。他强调,中德两国在国际发展合作方面有着许多共识,并积极开展务实合作,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对促进世界人权事业发展大有益处。他认为,推进国际发展合作应坚持人民至上,造福广大民众,坚持胸怀天下,缩小南北差距,坚持国际法治,维护多边主义。此次论坛以“国际发展合作与人权保障”为主题,交流中德两国的做法和经验,极具现实意义。
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赛巧在致辞中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他表示,尽管德中之间存在制度差异,但两国在开展合作方面肩负重要责任。本次论坛就人权的概念、发展范式、具体实践展开交流,有助于梳理两国的共同利益,扩大发展合作的基础。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西南政法大学原校长付子堂在论坛发言时说,“完善全球人权治理,需要汇聚各方力量,致力于全球人权事业发展的各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和专家学者,应加强沟通、增进互信、求同存异。”
“求同存异”是论坛期间多位中德与会专家学者共同提到的高频词汇。
德国司法部前部长格梅林表示,德中两国的人权观存在差异,但为了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跨越差异,并在“存异”的情况下“求同”合作非常重要。“德中两国应该互学互鉴,这不是一条单行线。”
“在发展人权的道路上求同存异,这是知易行难的事情。”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国际合作司副司长李翊以亲身经历为例指出,面对当前地缘冲突上升、大国竞争加剧、南北合作放缓、发展鸿沟拉大、发展议程偏移等全球性问题,国际人权事业发展面临挑战,和平赤字、发展赤字、人权赤字进一步突显,保障全人类的生存权、发展权,更具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执行院长胡必亮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国际发展合作提供新平台、注入新动能、开创新局面,对全球发展和人权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德人权发展论坛由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与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共同举办。(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越边境地区(东兴—芒街)举行紧急医学救援联合演练
- 安徽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宿松县发生灾害可能性大
- 澜湄国家青年企业家论坛在云南昆明举办
- 北交所新三板出台“十八条” 优化市场服务
- 高原铁路“钢轨打磨团”:为千里铁轨“磨皮美颜”
- 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
- 银川烧烤店燃气爆炸事故伤亡者身份已全部核定
- 福建漳州科技馆开馆
- 针对拖欠工资和“五险一金”情况,国家医保局要求→
- 中新真探:头发长会吸收人体很多营养吗?
- 中美双方缔结飞虎队友谊学校 传承民间友谊
- 江西一名村干部在防汛巡查时遇难
- 积石山县红十字会:目前急需保暖物资、创伤药和抗生素
- 奇怪了,体脂秤怎么知道我有多少脂肪?
- 多地开展住房促销活动 销量不同程度增长
- 11月25日央行开展249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北京86家企业进社区推介暑期游新玩法
- 植物基饮品助力国民营养健康 你今天喝豆奶了吗?
- 广西“消防科普乡村行”在南宁举办 聚焦农村消防优秀经验
- 海关总署谈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将保持高度警惕
- 热门推荐
-
- 亮绝活、上才艺、掏家底,哈尔滨创造元旦迎客量历史峰值
- 白宫:将召集G7领导人会议,协调伊朗袭击以色列的外交回应措施
- 家电以旧换新 激发市场潜力(探访·以旧换新进行时)
- 浙江省防指启动海上防台风应急响应
- “五一”假期临近 多地旅游热度提升
- 江西九江:备战“双十一” 企业生产忙
- 10月25日央行开展2926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苏州伤人案,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很明确
- 中缅边境云南临沧:民警查获毒品逾1公斤
- 发放1亿多元消费券 “5·19中国旅游日”活动启动
- 中国—东盟数字生态合作论坛在曼谷召开
- 江西进入雷电高发期 4月以来已致3死3伤
- 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
- 探访“中华第一木楼”飞云楼:良木不语千秋画 榫卯无言万古诗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襄垣农业特色产业尽显“科技范”:校地合作 手机控棚
- 开在校园外的“两扇门”书店
- 帮信犯罪数量上升,谨防“出借”银行卡被用于电诈
- 高阶自动驾驶为何难以商业化
- 青海高原冷凉蔬菜产业发展稳步增长 总产值超47亿元
- 南非大选结果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