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再起:旧怨未息又添新伤 暴力循环何时了
巴以冲突再起 暴力循环何时了
最近一段时间,因以色列政府强推犹太人定居点扩建计划而被再度点燃的巴以冲突,在双方的武力对攻之下日益升级。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呼吁管控局势。美国则放任以色列“以暴制暴”,并执意撑大《亚伯拉罕协议》已经撕裂的阿以格局。巴以和平进程布满荆棘,前景堪忧。
旧怨未息又添新伤
自今年4月5日以色列警方与巴勒斯坦民众在耶路撒冷老城阿克萨清真寺爆发冲突以来,巴以局势持续紧张,双方在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等地接连爆发武装冲突,造成巨大伤亡。
复盘近段时间的媒体报道就能发现,以色列军队在今年6月份发动的军事行动中制造了多个骇人的“第一次”。6月19日,以军20年来第一次在约旦河西岸使用武装直升机进行空袭,造成6名巴勒斯坦人死亡、90多人受伤。6月21日,以军自2005年以来第一次在约旦河西岸利用无人机搞暗杀,3名据称是“恐怖分子”的巴勒斯坦人被定点清除。有分析认为,当天的行动标志着以军对该地区的打击力度“显著升级”。
7月3日,以军在杰宁地区发动了20年来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造成至少12名巴勒斯坦人和1名以色列士兵死亡,另有上百人受伤。7月5日,以军为回应早前的火箭弹攻击,又对加沙地带发起空袭。持续不断的对抗引发人道主义危机,但冲突各方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政治和解的迹象。据法新社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至少190名巴勒斯坦人、26名以色列人在冲突中丧生。
受战火侵袭的不只是巴勒斯坦,黎巴嫩和叙利亚边境地区也被卷入其中。《耶路撒冷邮报》7月6日报道称,此轮冲突以来,累计有约80枚来自加沙地带和黎巴嫩、叙利亚南部的火箭弹射向了以色列,以军进行了报复性炮击和空袭。在叙、黎、以三国交界地区能够听到持续不断的爆炸声。
对于当前以色列和黎巴嫩、叙利亚边境的局势,有媒体评论称,这是自2006年黎巴嫩真主党与以军大规模交火以来,边境局势“最严重的升级”。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官员表示,将与黎巴嫩和以色列当局进行交涉缓和局势,同时敦促冲突各方保持克制,避免任何可能导致局势进一步升级的行动。
国际社会反应强烈
此轮巴以冲突不断升级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在阿克萨清真寺事件发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事件感到震惊,并称“以色列安全部队的暴力行为是骇人听闻和令人震惊的”。
阿拉伯国家联盟抗议以色列当局,表示以政府的错误政策将“消除实现和平的机会,并在该地区引发混乱和暴力”,称要让以政府对暴力升级负全责。埃及、苏丹、土耳其、黎巴嫩、阿联酋、科威特等纷纷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敦促以方立即停止军事行动,尽快结束暴力循环,避免局势恶化。
针对以色列军队在7月3日发动的规模空前的行动,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谴责以军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战争罪行,并宣布切断同以方所有的接触,无限期停止各种安全协调机制。
面对在冲突中不断刷新的伤亡数据和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强烈谴责,华盛顿方面仅表示“对以色列的决定深感不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称,尽管拜登政府声称支持通过“两国方案”解决巴以冲突,但他们几乎没有为此目标采取什么行动,看上去也未做出积极努力。美国智库昆西治国方略研究所研究员安妮尔·谢林表示,尽管巴以紧张局势加剧,但美国政府不太可能改变既有路线。
“和平协议”难以为继
面对以色列的咄咄逼人,曾被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称为“新中东的黎明”以及“地区全面和平基础”的《亚伯拉罕协议》面临空前压力。
2020年8月《亚伯拉罕协议》签署后,以色列一度在中东展开外交攻势,在各领域收获颇丰。比如,在全球经济受新冠疫情影响下降的同时,以色列反而在军火贸易增长上表现亮眼。以色列国防部(MoD)和国际防务合作局(SIBAT)的相关数据显示,以色列的国防出口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翻了一番,2022年达到了创纪录的125.46亿美元。有分析指出,以色列与阿联酋和巴林这两个协议签署国之间不断增长的军事贸易,是以色列军事贸易总体规模在过去三年急剧扩张的重要原因。
而此轮冲突发生以后,巴林、阿联酋、摩洛哥第一时间表态,称“协议”的签署不会动摇他们支持巴勒斯坦人民解放事业的根本立场。他们只是做出了实现关系正常化的务实决定。
在当前形势下,“协议”的前景难言乐观。2022年9月在美国的撮合下,以色列主导成立了“内盖夫论坛”,旨在推动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合作。根据《耶路撒冷邮报》的消息,原本计划在今年3月召开的内盖夫峰会被无限期延后。东道主摩洛哥在7月6日直接对外宣称,此举是为了抗议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扩建定居点和杀害无辜的巴勒斯坦人。
还有观点认为,以色列借《亚伯拉罕协议》实现与沙特关系正常化的希望就此破灭,因为利雅得方面表示,除非巴勒斯坦建国目标得以实现,否则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是不可能的。此外,任何其他正在进行的阿以之间的秘密会谈也都将受到类似的影响。
在“协议”已近搁浅的事实面前,一些美国官员仍然表示“‘内盖夫论坛’符合各方切实利益,展现出区域一体化前景,美国将继续与合作伙伴就今年的第二届内盖夫部长级会议进行磋商”。在当前形势下,这显然是美方的一厢情愿。
(本报开罗7月13日电 本报驻开罗记者 陈天喆)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我国首个IEC系统委员会秘书处成立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山东东营:富民产业遍地“开花” 民众“坐地生金”
- 展望乌镇峰会新十年:推动智能向善 让数字未来更美好
- 美媒:拜登计划离任前给特朗普写一封信
- 2022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合格标准公布
- 宁夏沙湖:夏日湿地 绿意盎然
- 启功教育基金捐赠仪式举行 书法家张志和捐款忆恩师
- 浙江宁波企业春节“不打烊” 政府出台八大措施稳企留工
- 点赞投票就能“赚钱”?小心!
- 黑龙江首列国产新能源商品汽车中欧班列启程
- (新春走基层)吉林“Z世代”接掌民宿“宠客”有道
- 浙江:“宁波制造”走俏中亚市场
- 老年人意定监护 如何依法又依心?
- 光明网评论员:“新三样”出口火爆,折射中国经济新动能
- 海南岛交通逐步恢复正常 景区陆续营业
- 广交会观察:中国“紧俏货”质优价美受海外市场青睐
- 特朗普在佛州进行投票,自称对赢回白宫“非常有信心”
- 国家发改委:推动提前批次以工代赈项目抓紧开工建设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首批纸质版图书集中面市
- 2023江西民营企业100强发布 入围门槛达41.79亿元
- 热门推荐
-
- “我们的家园 幸福美好新甘肃”网络主题活动在甘肃天祝启动
- @考生和家长:高考录取期间,这些环节和细节需注意!
- 工信部:三方面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 防沙治沙效果如何?鄂尔多斯交出成绩单→
- 人工智能写作为传统文学格局提供新经验
- 2024南京软件大会闭幕 18个重点项目签约总投资额72亿元
- 中国龙舟公开赛首次走进湖南永州 31支龙舟队挥桨争霸
- 董宇辉回应离职:经过双方的友好协商和一致决定
- 西安喂子坪村山洪泥石流致21人遇难6人失联
- 日本凌晨突发地震!东电:暂停核污染水排海
- 云南旅游业界热盼泰老跨境铁路助力合作升级
- 脑机接口未来有何可能?或替代手机、带人类进入多智能体社会
- 9月起神农架生态旅游区内“六大景区”门票将降价
- 新疆举办产业援疆集中推介活动 签约金额近1120亿元
- 印尼玛琅孔院举办中国元素环保服装秀
- 中新健康 | 三阴乳腺癌治疗新研究获国际医学期刊关注
- 千年运河畔 文化风景新
- 广西灌阳举办雪梨黑李节 成立农特优品外促会助农增收
- 吉皖百亿元级新能源投资项目落户白城大安
- 湖南零陵打造柳宗元文化IP 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