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导电金属凝胶可实现室温3D打印
科技日报北京7月5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5日《物质》杂志报道,包括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在内的一个团队开发了一种金属凝胶,这种凝胶具有很高的导电性,可在室温下打印三维(3D)固态物体。这项技术为制造各种各样的电子元件和设备打开了大门。
为制造这种金属凝胶,研究人员从悬浮在水中的微米级铜颗粒溶液开始进行操作,先在其中加入少量的铟镓合金,这种合金在室温下是液态金属;然后搅拌混合物,此时他们发现,液态金属和铜颗粒基本上相互粘在一起,在水溶液中形成了一个金属凝胶“网络”。
论文合著者、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教授迈克尔·迪基解释说,这种凝胶的稠度很重要,因为这说明铜颗粒在整个材料中的分布相当均匀。首先,这意味着粒子网络连接在一起形成了电子路径;其次,这意味着铜颗粒不会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堵塞打印机。
所得凝胶可使用传统的3D打印喷嘴进行打印,并能使打印物体保持其形状。而且,当打印的3D物体在室温下干燥时,会变得更加坚固。
有趣的是,研究人员发现,颗粒的排列方式会影响材料的干燥方式。例如,如果打印一个圆柱形物体,当它干燥时,两边会比顶部和底部收缩得更多。如果物体在室温下干燥,这个过程就比较慢,不会影响物体结构变化。如果对其加热,如放在80℃的加热灯下快速干燥,可能会导致结构变形。
由于此变形是可预测的,这意味着可通过控制打印物体的图案和干燥时所施加的热量,使打印物体改变形状。
研究还发现,由于打印物体最终含有高达97.5%的金属,因此具有很高的导电性。虽然它们的导电性不如传统的铜线,但在室温下3D打印铜线是不可能的。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泰国首家私立大学格乐大学庆祝建校71周年
- 贵州罗甸县3.0级地震震情通报: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等情况
- 湖南洪江承办怀化市旅发大会 擦亮“世界稻都”新名片
- “黑龙江湿地日”活动启动 专家学者共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人保不动产与能链智电达成战略合作 打造新能源充电服务创新模式
- 金正恩参谒中朝友谊塔
- 在北京 “公园20分钟”有1065个选择
- “文科汇”助力北京市文化园区建设“云服务”
- 强降雨致英国多地交通中断
- 广西柳州开通“夜宵美食公交”专线 便利游客“打卡”夜市
- 加沙地带两大医院停止运营 以色列加沙“战后方案”与美国存分歧
- 今年前11个月四川外贸进出口增长8.7%
- 兔年岁末再迎立春:“咬春”套餐热卖 “龙墩墩”再成顶流
-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效显著,中国海油思索创新与突破之路
- 芬兰加入北约背后的欧洲困境
- 陕西省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湖南传统粮食大县桃江高标准农田建设“高”在哪里?
- 国际人士驳斥“产能过剩论” 中国新能源产品为全球绿色转型贡献巨大
- 全球军费连续第八年保持增长——世界安全局势更加严峻
- 俄国防部通报:乌军企图用无人机“大规模袭击”克里米亚设施
- 热门推荐
-
- 终止炫富学生助学金让助学金回归助人本质
- C919又卖出了100架!
- 雨天行车,这些驾驶安全技巧请牢记
- 美国改口?“空袭前没有通知伊拉克”
- 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今天开幕
- 变身知识区Up主,他把思政课搬进“直播间”
- “闯”出更多首创性改革成果
- 美国“暴力周末”枪击案频发 8人死亡26人受伤
- 【何以中国】中新网评:守护遗产瑰宝,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 (“一带一路”10周年)添机遇、挖潜力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贸易合作展现强劲韧性
- 以军空袭加沙南部一学校 造成29死数十人伤
- “非遗传承之美”中柬文创文化展在柬埔寨举办
- “北方游猎第一乡”冰上捕鱼篝火待客
- 退伍军人中年回到第二故乡创业 助一方百姓畅行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图书馆学卷在郑州首发
- 果蔬、梭子蟹、牛羊肉……多元消费让中秋市场“热”起来
- (中国新貌)75年再出发,中国发展有速度更有温度
- (乡村行·看振兴)美丽乡村兴起新产业 江西南昌因地制宜撬动“美丽经济”发展
- 推动新时代农村题材文学创作座谈会召开
- 中国驻悉尼文旅机构开启“长江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