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野火为何今年如此猛烈?
◎本报记者 刘 霞
最近几周,野火在加拿大全境肆虐蔓延,使数万人逃离家园。自今年初以来,有逾4.6万平方公里的加拿大土地被烧毁,超过荷兰国土面积。加拿大已经进入该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野火季。加拿大官员也用“史无前例”来总结今年的野火季节。
加拿大森林面积为3.5亿公顷,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3,每年都会发生野火。但今年的火灾特别广泛、多且激烈。是什么导致加拿大野火今年如此严重呢?《自然》网站、英国广播公司(BBC)以及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等多家媒体指出,气候变化驱动的极端高温和干旱使加拿大成为一个“火药桶”。此外,人类的行为也难辞其咎,从废弃的烟头到汽车起火引发火灾等。
野火失控影响严重
据加拿大野火信息系统的数据,加拿大野火造成的破坏比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严重13倍。今年加拿大各地已经有超过400万公顷森林被烧毁,是历史平均水平的两倍。
《自然》网站报道,过去几周,加拿大东部肆虐的野火产生的烟雾使该国和邻国美国的空气质量恶化,受影响最严重的是纽约市及其周边地区,纽约笼罩在“橙色雾霾”中,一度成为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
加拿大跨部门森林消防中心数据显示,目前该国仍有426起活跃火灾,分布在东西两个海岸。在这些火灾中,有232起被标记为“失控”,只有112起被标记为“已控”,而另外82起被标记为“受控”,“受控”意味着火势并未扩大,但仍未被完全控制住。据加拿大全国野火情况报告称,加拿大目前处于全国5级防灾预备状态。
《纽约时报》在报道中指出,野火烟雾中所含的高水平细颗粒物对人体有害,持续暴露会刺激眼睛、喉咙和鼻窦,使人呼吸困难、咳嗽。这些颗粒会对老年人和孕妇等弱势群体造成更多风险,还会加重人们的心肺疾病。
《华盛顿邮报》则表示,火灾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很严重,但对空气污染的影响更大。看不见的微小颗粒会进入人们的喉咙、肺部甚至大脑。每年有大约100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
天气是“罪魁祸首”
加拿大今年的野火为何如此肆无忌惮?
纽布伦斯威克大学森林管理专家安东尼·泰勒指出:天气是“罪魁祸首”。在加拿大,火灾屡见不鲜,但今年春天,大部分地区特别温暖干燥。加拿大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所气候学家大卫·菲利普斯称,在加拿大西部,今年5月是有记录以来最温暖、最干燥的5月。温度更高的空气会从土壤和树木中吸走水分,留下干燥的树木和容易变成火海的灌木丛。
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成员卡莉·菲利普斯也指出,今年加拿大各省的气温都高于往常,出现了长时间的干旱,这两者都增加了野火发生的风险,并且由于气候变化,一些地方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加拿大今年春天为何如此反常?目前科学家们还没有得出结论,但气候变化无疑是导致极端天气更加频繁发生的一个因素。
人类活动难辞其咎
《自然》网站指出,今年加拿大西部省份和东海岸的大多数火灾来得比以往更早一些,有些可能由人类活动引起,如机动车事故、越野车着火、烟花或人们没有扑灭篝火等事件。例如,新不伦瑞克省圣安德鲁斯附近发生的一场火灾由一辆全地形车起火点燃周围树林引发。
加拿大的火灾季开始得越来越早,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而引发火灾的极端天气——炎热、干燥和多风,在加拿大和全球都变得越来越普遍。尽管今年已经有大片地区被烧毁,但火灾仍在肆虐,可能会持续数月。
6月12日,加拿大政府发布了野火季节的最新展望,称“由于持续的干旱和可预见的长期高温,整个2023年野火季节,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火灾活动可能持续高于正常水平”。(科技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庆档电影观众满意度如何?这部电影位居榜首
- 广州举办中医药文化美学科普市集 传统文化大餐吸引民众
- 中国考古学家严文明获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
- 泽连斯基:拟11月底前制订出实现和平行动的计划
- 工信部:前三季度我国软件业务收入87610亿元 同比增长13.5%
- 中方否决安理会涉巴以局势决议草案 指草案背离联合国决议精神
- 原创光影舞台剧《影箱奇旅》融合“皮影+人偶”再现非遗艺术之美
- 湖南出台举措加快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
-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 四川再发高森林草原火险橙色预警
- 预热大年初一档 多部春节档电影发布海报
- 夏秋航季 南方航空加密西安至深圳、沈阳等航班
- 西藏邮政快递业获上海青浦区快递业企业总部383万元设备援助
- 2024年“搞笑诺贝尔奖”新鲜出炉
-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少儿美展北京开幕 讲述“光阴的故事”
- 鼓励老年人经常食用大豆制品
- 新漫评:美国霸权“黑手”祸乱世界
- 南非库哈工业区携手建行约堡分行亮相中非经贸博览会
- 台湾医生庄竣皓:扎根天津二十年 两岸都是我的家乡
- 第十二届海峡青年节峰会发布《台湾青年来榕“懒人书”》
- 热门推荐
-
- 大风蓝色预警:甘肃青海西藏等地阵风可达6至7级
- 呈现京剧万紫千红的胜景
- 美联储发布褐皮书:预计美国经济放缓趋势将持续
- “五一”假期沈阳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0.85亿元 同比增长74.61%
- 震中日记丨中国救援队再次救出幸存者 余震之中“逆行”
- 学术论文不是随意挂名的“唐僧肉”
- 芝麻酱钙含量=10倍牛奶?专家:不建议这样补钙
- 青海首例“5G+机器人”远程操作髌骨内侧支持带重建术成功实施
- 2022中国(泰安)中外旅行商电商采购峰会举办
- 基层“减负”,如何防止新“形式主义”?
- 北京海关今年已侦办三起海南离岛免税“套代购”走私案
- 证监会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
- 海关总署部署开展严防外来物种入侵三年专项行动
- 各地多项优惠政策“点燃”消费热情 市场火热激发假日经济澎湃活力
- 百果园秋季好果发布会在三亚举办,携手杨幂发布中秋限定礼盒
- 慢性疾病防控成效明显 北京户籍居民人均期望寿命提至82.47岁
- 东博会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助中国—东盟合作向新而行
- 2024年上半年广州市服务业活力持续释放
- 日本千叶县6分钟内发生两次地震 网友:东京有震感
- 握紧“金钥匙” 激活“动力源”——吉林省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