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再度登场,2024年或成史上最暖年?
中新社北京6月13日电 (记者 陈溯)今年,全球多地遭遇极端高温天气。有机构预计,厄尔尼诺现象将进一步推高全球气温,2024年或成为史上最暖年。13日,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对厄尔尼诺现象进行解读。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偏高的一种现象,反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偏低时则出现拉尼娜现象。一般来说,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会交替出现。自2020年年中开始,全球经历了持续3年的“三重”拉尼娜事件,到今年3月,本轮拉尼娜事件正式结束,厄尔尼诺开始登场。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气候预测中心8日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5月,随着赤道太平洋海面温度上升并超过平均水平,出现了弱厄尔尼诺现象。
“此次厄尔尼诺发展比较快,比科学家们预计的出现时间提前了一到两个月。”周兵表示。
分析认为,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厄尔尼诺现象将进一步推高全球气温,2023年或2024年将打破2016年的全球最暖纪录,成为史上最暖年。
对此,周兵表示,受全球变暖和厄尔尼诺的叠加影响,2015年、2016年相继创下1850年有仪器记录以来的全球最暖纪录。最近几年处于变暖平台期,主要是与“三重”拉尼娜现象有关,与冷水相关的拉尼娜有助于地球短暂“冷静”。而随着厄尔尼诺的回归,全球变暖有可能将重新回到之前的轨道。“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干旱还会使全球林火增多,以澳大利亚2019年9月开始持续了4个多月的森林大火为例,这场大火向地球系统释放了4亿吨的二氧化碳,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
对于2023年、2024年会否打破2016年的全球最暖纪录,周兵表示,目前还要看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在发展过程中所能达到的强度,如果能够达到强厄尔尼诺事件等级,创造这种纪录的概率就会增加,如果是一次中等强度事件,那么就有可能在未来五年内打破2016年的全球最暖纪录。
周兵表示,根据当前主流机构的预测意见,全球即将迎来一次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循环周期一般为2-7年,平均周期4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大概在15年至20年左右会出现一次,上一次超强厄尔尼诺现象是在2015年至2016年出现,到现在只过去了6年至7年的时间。”
在厄尔尼诺“加持”下的全球变暖还将进一步放大极端灾害天气的影响。5月,世界气象组织发布通报提醒,需对今年下半年可能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做好准备。
“拉尼娜也罢,厄尔尼诺也罢,给全球带来的气象灾害是非常显著的,排在全球前十位的洪涝灾害中都有厄尔尼诺或者拉尼娜的身影。”周兵表示,历史上的超强厄尔尼诺事件都给全球粮食产量造成了影响,大多数粮食主产国的作物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产。
对于中国来说,周兵表示,今年夏季,厄尔尼诺现象可能使南方降水偏多,2023/2024冬季,中国暖冬的概率会增加。“过去三年,受‘三重’拉尼娜影响,南方降水相对较弱,出现了‘南旱北涝’的情况,随着厄尔尼诺回归,‘南涝北旱’也将随之回归,南方需关注城市内涝的情况,北方则需要关注降水偏少可能造成干旱的情况。”
2022年夏季,中国南方遭遇了持续极端高温天气,也让中国公众进一步认识到全球变暖的迫近。对于今年夏季的高温情况,周兵表示,今年是厄尔尼诺发展年,影响中国季风环流,进而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今年6月前后中国华南等地的高温天气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这种气候的一种响应,厄尔尼诺出现以后,下沉气流在西太平洋,加强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使处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华南地区出现高温天气。
他表示,除了厄尔尼诺的作用,近十年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面积和强度不断攀升,维持在一个很高的量级,也有可能使受副高控制的中国多地高温更强、面积更大。(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特朗普或给90天宽限 TikTok为何此时宣布将暂停服务?事件最新发展一文梳理→
- “为什么我们要在美驻英国大使馆前抗议?因为他们是种族灭绝的同谋”
- 知名男星无缘白玉兰提名,网友吵上热搜,多方回应
- “2025相约今宵”春晚新闻发布会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
- 行业竞争加剧、团体单下滑 奶茶相关企业相继官宣提价
- 2024年河南粮食总产量超1343亿斤 同比增长1.4%
- 中国证监会同意大连商品交易所原木期货和期权注册
- 2023国际电商生态博览会暨第二届中国北方(肃宁)电商节在河北肃宁举办
- 福建平和:同诵语堂经典 共话两岸乡愁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各国加强对涉险艺术工作者的保护
- 中新真探:洁面产品是泡泡越多越好吗?
- 5名巴基斯坦士兵在与极端组织作战时丧生
-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摆脱手机依赖症?
- 广东湛江综合保税区首票“一票多车”货物通关
- “被看见”的《黑神话:悟空》幕后英雄:人人皆为“天命人”
- 走进“湘中煤海”斗笠山:屋场焕新颜 厂房似公园
-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18周年 运送旅客超3亿人次
- 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迎2020年以来首艘访问港邮轮
- 膏方是药还是补品,该怎么吃?医生归纳这些知识点
- 珍稀动物频现 卷羽鹈鹕首现石家庄
- 热门推荐
-
- 第八批国家药品集采落地实施 预计为患者节约费用260亿元
- 截至目前 我国登记认定慈善组织超过1.3万家
- 文字表达能力下降 这些年轻人为何“词穷”
- 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机场密织货运航线
- 北京门头沟城区公交线网全面恢复 山区线路开通3条
- 研学游不能只念“生意经”
- 防治冬季儿童呼吸道疾病 中医药这样发挥作用
- “海口—巴黎—伯恩茅斯”第五航权货运航线开通
- 多品类新片加入 中国电影院线国庆档获高期待
- 黄金档期的动画片怎么“哑火”了
- “火玫瑰”女子火化班组:温暖逝者“最后一程”的年轻人
- 新一批京彩绿色消费券8月5日10时发放 可选购超过2万款商品
- 晋陕豫交汇处新增通用机场 可实现“空中游黄河”
- 甘肃庆阳“果肉飘香”打造农产品品牌形象店矩阵
- 上海豫园开启“仲秋月神游”活动 “古风浪漫”吸引海内外游客
-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9起网络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
- 七成受访者建议平台设置侵犯隐私肖像权投诉入口
- 京北唯一森林系书店落户昌平
- 女性健身图景:掌控身体意味着什么?
- 浙江早稻面积及产量创近八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