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深一度:万亿美债要来了,美国财政“余额不足”
刚刚逃过债务上限危机的美国经济可能又面临一场新危机。据《华尔街日报》6月7日报道,投资者正在担忧,美国财政部可能发行的超1万亿美元国债将会引发金融市场新一轮波动。
危机引发市场担忧
美国财政部6月7日表示,此前因为债务上限问题,导致美国财政部上星期现金余额降至201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财政部希望在9月前能够使财政部一般账户(TGA)恢复到约6000亿美元的正常水平。
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投资者的担忧,因为这意味着财政部即将大量发债。《华尔街日报》援引摩根大通的数据显示,在未来4个月内,美国政府很可能要发行8500亿美元国债,而到2023年底,美国政府将需要借入1.1万亿美元短期国债。道明证券高级美国利率策略师戈德伯格称,除了2008年或2020年那样的重大危机时刻,“这将是美国国债发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
目前并不清楚美国财政部要如何在短短4个月里筹集到如此庞大的现金储备。一般而言,短期国债有各种各样的买家:银行、货币市场基金,以及家庭、养老基金和公司债券等“非银行”买家。彭博社报道说,目前银行对国债的兴趣有限,因为它所能提供的收益不太可能与他们自身储备所获得的收益相竞争。
《华尔街日报》援引一些分析师的话称,货币市场基金可能会成为本轮债券发行的最大融资方。由于在今年早些时候发生的地区银行危机中,许多投资者将资金从危机重重的小银行转向更安全和稳定的货币市场基金,美国这一基金的规模已超过5万亿美元。但这里的风险在于,如果要吸引货币基金投资国债,其收益率至少要在5%以上,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可能不得不以接近6%的利率举债,而一年半前这一数字是0.1%。
金融系统压力陡增
美国财政部不得不在短期内如此快速且巨量发债,引发一些机构和投资人的担忧。他们担忧,此举将影响美国市场流动性、进而对股市和其他金融部门造成影响。
《纽约时报》警告称,如此庞大且快速的借贷势必会将现金从银行和其他贷方转移到美国国债中,抽走金融体系中的资金,并加大本已压力重重的地区性放贷机构的压力。摩根大通分析师尼古拉奥斯·潘尼吉佐格鲁认为,如果再考虑到美联储目前正在实施的量化紧缩政策,市场流动性指标预计将以每年6%的速度下降,“这与过去10年大部分时间内流动性增长形成鲜明对比”,“只有在像雷曼危机这样严重的崩溃中,你才会看到这种收缩”。
彭博社则分析称,国债发行量激增将可能迅速耗尽银行业的流动性,提高短期融资利率,并在美国经济处于衰退边缘之际收紧美国经济。戈德伯格表示,为了购买国债,银行可能争先恐后地筹集更多资金,而这将进一步推高融资成本,并给金融系统带来压力。美国银行则估计,天量放债将产生与加息25个基点相同的经济影响。
曾于2017年至2018年担任美国财政部副部长的克里斯托弗·坎贝尔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就表示,“很难想象财政部向市场出售可能高达1万亿美元的债券,而不会对借贷成本产生影响”,“这对经济的潜在打击可能是非同寻常的”。
债务上限陷入僵局
这即将放入市场的1万亿美国国债及其带来的负面冲击,是债务上限危机埋下的祸根。今年1月美国财政部就警告国会美债将要到达上限,但两党硬是将政治博弈进行到了“最后一秒”,才酿成了如今4个月要发债近万亿美元的局面。戈德伯格称,“根本原因仍然是整个债务上限僵局”。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称,仅2023年的联邦预算赤字就预计为1.5万亿美元,而到2033年将增加近一倍,达到2.7万亿美元。据估计,美国未来10年的预算赤字将达到20.2万亿美元。美国政府问责局今年5月公布年度“国家财政健康报告”时明确表示,美国联邦政府正面临不可持续的财政前景。如果政策不调整,债务规模将继续以超过经济增长速度累积。这也意味着债务上限问题将持续困扰美国。
舆论普遍认为,美国债务上限危机反复发作,原因主要在于三方面。一是多年来美国财政收支失衡,连续累积的财政赤字导致债务快速攀升;二是次贷危机后,依仗美元霸权,美联储实施长期超宽松货币政策助长债务增加;三是围绕债务上限的党争加剧,让债务问题不断政治化。美国独立研究机构联邦预算问责委员会的高级政策主管马克·戈德温表示,如果美国在未来10年内能够节省8万亿美元,那将是一个不错的状态,但《2023年财政责任法案》仅能完成1/8到1/4的目标。“这显然不足以让我们一路走到那里,甚至可以说远远不够。”(海外网 文/老度)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台风“潭美”今天将进入南海 弱冷空气25日起影响我国
- 山东全面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推出24条具体举措
- 创业破冰,从“回炉深造”开始 企业6位专家4人是专科毕业起步
- 捕捉“倏忽一瞬” 《余生》新书分享会举办
- “以租代购”背后有猫腻:“低价租”下单后却成“高价买”
- 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参会国家和地区数、外宾数创历届之最
- 飓风“海伦妮”即将登陆美国 拜登发布紧急声明
- 特朗普豁免权遭否 是否影响参加大选
- 台风“泰利”来袭 海南海事局启动防台Ⅲ级响应
- 周杰伦香港演唱会场内外爆满 “演唱会经济”助攻香港复常
- 广西一年内发现新物种48个
- 以旧换新“上大分” 河北“小电车”领跑三个全国第一
- 碳排放权交易活跃度逐步提升
- 青海湟中:万人尽享高原古城跨年狂欢夜
- 国庆返程高峰太原铁路增开京津等地74趟列车保障旅客出行
- 江苏制造体系有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
- 消费需求持续恢复 7月份广东CPI环比由降转升
- 第九届澜湄国家电力企业高峰会在老挝举办
- 2023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在湖州举行 纳入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
- 西安警方通报“男童遭恶犬咬伤”:两人被刑拘 犬只尸体被查获
- 热门推荐
-
- “端午源头”千年民俗新传承
- 三江源国家公园:多形式推动绿色发展 共享生态保护红利
- 安徽屯溪老街“赶时髦”
- 未安全护送醉酒人 发生事故需要担责吗?
- 日本政府考虑取消重要人物街头演讲 改为室内进行
- 浙江金华(义乌)今年上半年快递业务量位居全国第一
- (寻味中华丨文博)嵩阳书院:古韵悠悠,文风不息
- 斐济群岛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550千米
- 中外青少年齐聚北京讲述中国故事
- 86岁华人“神探”李昌钰:曾退休5次但仍“在岗”
- 全美多地爆发抗议 谴责警察暴力执法
- 中国成为世界最大船东国,意味着什么?
- 第18届世界水资源大会在北京开幕
- 下沉与低价 华莱士门店超过两万家跻身“四大天王”
- 国际识局:八年间第六任首相!这次,他带领英国工党卷土重来
- 《中国广告业发展指数报告》:广告业发展总体稳定 回暖态势明显
- 大连普兰店区3.7级地震:短期内发生破坏性地震可能性不大
- 最新行星科学研究:木星冰卫星木卫二产氧量或少于此前预期
- 加拿大多伦多枪击案激增 警方:与美枪支走私问题有关
- 多姿多彩大河之北 海岳崇深壮美燕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