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离谱”!BBC又被抓现形
BBC标题中所说的中国顶级科学家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主任高福。该报道称,在“接受”BBC广播四频道播客《发热:寻找新冠病毒的起源》“采访”时,高教授说:“你总是可以怀疑任何事情。这是科学。不要排除任何可能性。”
然而,观察者网向高福院士求证该报道的真实状况时,高福院士告诉观察者网,写这篇报道的BBC记者根本没有采访过他本人,他近期也没有参加过BBC组织的任何活动。
高福院士说,BBC所引用所谓的自己的上述言论,是断章取义自2022年底他与几位科学家的一次网络对话。
“最离谱的是,BBC记者在引用我的言论时,断章取义,导致所引述内容与我当时的表达南辕北辙。”高福院士说,在那次网络对话中,有科学家称“新冠病毒不排除实验室泄漏”,他当时的发言是这样的:“从科学的(scientifically)角度,我们不排除任何可能,但是任何可能都需要证据,实验室泄漏是没有证据的。科学需要实证、也需要质疑,所以科学语境下可以讨论任何可能性。”
“不论是在中文还是在英文语境中,讲话者在其话语中一旦加入‘但是’,就明确表示‘但是’之后的内容,才是讲话者所要强调的主要意思。而BBC的操作,可以说是明目张胆地断章取义、颠倒黑白。”高福院士很愤怒地表示。
而就是这样断章取义的一句话,却被BBC赫然做了文章标题,抢足了“风头”,不仅报道内容无法支持该标题,意思上更是南辕北辙。
这再次体现了BBC对中国的偏见和诋毁,颇有“标题党”之风。高福院士认为,BBC的此篇报道,只不过是广大网友们所讥讽的BBC“阴间滤镜”式对华报道的又一个低级案例。当BBC的视频报道被网友们拆穿后,他们又开始在文字报道上搞起了这种误导读者抹黑中国的小动作。
通读全文篇报道后可以发现,上述报道在风格上非常BBC,在看似客观公正的语言中不时夹杂着对中国的质疑和抹黑。
观察者网注意到,文章作者之一是原BBC驻华记者沙磊(John Sudworth)。沙磊在涉华报道上以移花接木、编造故事闻名,过往在有关中国新冠疫情和新疆问题的报道上新闻操守成疑。
2021年3月底,沙磊被曝前往中国台湾。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曾指出,沙磊不辞而别,是非正常的离任,他没有履行一个外国常驻记者离任前应该履行的手续,还联合一些人演了一出闹剧,颠倒黑白,倒打一耙。
来源:观察者网/王慧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亚行预计亚太发展中经济体2024年经济增速4.9%
- 下半年经济怎么干?这场重要会议上透露这10句话
- 四川眉山公布重大考古发现:确认苏东坡家族墓地
- 长三角观察:一体化走深激发经济新活力
- 瑞幸咖啡“全球寻豆之旅”深入云南:深度溯源中国好豆,聚焦品质升级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让老百姓餐桌上有更多营养健康的食物
- 小感冒别忽视,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
- 中国首个深水油田二次开发项目投产
- 日本众议院正式解散
- 美军方称俄战机拦截并击落美无人机 俄国防部声明
- 近期猪价偏强运行 行业金融风险得到化解
- 德国凯傲集团CEO:将继续抓住中国市场机遇
- “湖南好人”王楚松:“只留吃饭钱,其余捐出去”
- 昆明警方抓获组织、参与跨境赌博违法犯罪嫌疑人432人
- 美国阿拉斯加州发生5.4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生动诠释了真情互助的友邻情谊”
- 10月北京楼市量价齐增 二手房网签创19个月新高
- 新几内亚北岸近海[巴布]附近发生6.7级左右地震
- 中国大西南英国联谊会举办2023“迎中秋 庆国庆”联欢活动
- 北京两区水毁河道、乡村公路恢复重建工程全面启动
- 热门推荐
-
- “普拉桑”预计正面登陆 浙江加紧部署海陆防御
- 央行:前两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37万亿元
- 新的一年,紧抓中国开放发展新机遇(侨界关注)
- “中国可能比美国拥有更多选择”
- 大连商品交易所上线期转现平台 满足多元化交易和避险需求
- 纪念西南剧展80周年主题研讨会在桂林举行 赓续剧展传统
- 当端午遇上高考 提早谋划 出游更安心
- 湖南湘西州培育文旅新业态加速繁荣振兴
- 2023全国科技活动周在北京启动 促“热爱科学,崇尚科学”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慎入哀牢山!
- 沪青医院搭建“远程医疗协作网”为藏族民众带去优质医疗
- 俞岚:实现绿色转型,绿色金融不应是装饰品
- 海南离岛免税经营面积超50万平方米 品牌数量超1500个
- 乌内政部:乌一地市中心被俄导弹击中 7人死亡,90人受伤
- 百位“科学青少年”在沪对话全球顶尖科学家
- 暖意升级 北京连续三天最高气温将跃上10℃线
- 展示“瓷上中国” 全国大学生陶艺作品展启动征集
- 海浪蓝色警报:上海浙江福建近岸海域将出现2到3.4米的中浪到大浪
- 国际美谷项目在广州正式奠基 首批意向企业签约入驻
- 广东多地遭遇强对流天气 深圳最大小时降雨近7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