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评:美国再爆窃听丑闻,“黑客帝国”本性难移
美国五角大楼机密文件泄露事件仍在发酵。当地时间4月10日,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在简报会上表示,多份有关美国国防机密文件遭泄露事件的相关调查正在进行中,美国总统拜登已经听取有关该问题的简报。美国国防部已将此事移交给司法部进行刑事调查。由于泄密情报涉及监听盟友等丑闻,美国正在陷入“外交危机”。尽管一再被曝光窃听丑闻,但美国窃听盟友仍“不收手”,充分暴露“黑客帝国”本性难移。
这起泄密事件再度引发外界对美国情报保密能力的怀疑。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华尔街日报》等美媒报道,早在今年1月份,这些机密文件就已经出现在即时通讯平台Discord的一些群组中,并在随后的日子里被转发到更多群组和其他社交平台,然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上星期媒体广泛报道后才引起美国官员的警觉,随后引爆这起被认为“几十年来最具破坏性的情报泄露事件之一”。媒体披露的一个细节显示,这是一起典型的泄密事件而非黑客入侵。《纽约时报》报道说,这些文件应该是被人违规带出然后拍照上传的。英国《卫报》称,此次泄露的100多份文件可能“只是一大堆材料的‘冰山一角’”,“这些材料早在被广泛关注之前就已经开始流传了”。曾在奥巴马政府担任白宫全球接触主管的布雷特·布鲁恩质问说,“这类大规模的安全泄密事件本应成为过去式”,“怎么会又出这种事?”《华尔街日报》刊文称,在“爱德华·斯诺登披露有关监听项目和其他情报活动的大量绝密文件十年之后,美国政府依然不能防范此类泄密事件。”
而如此轻易的泄密也令美国与其盟友间的关系变得尴尬。一位西方高级情报官员在阅读了这些文件后说,这些材料的泄露令人感到痛苦,并认为这可能影响盟友间的情报共享。这名官员说,不同机构相互提供情报需要彼此信任并确保某些敏感信息不会被泄露。CNN报道称,美国的盟友们正在进行损害评估,以“确定他们自己的消息来源和获取情报的方法是否因此次泄露而受损”。《华盛顿邮报》则援引匿名外交官员的话称,看到相关信息公开曝光“令人沮丧”。美国政治新闻网Politico评价说,此次泄密事件引发了一场“外交危机”,不仅“五眼联盟”的其他成员已要求华盛顿提供简报,布鲁塞尔、柏林、迪拜和基辅的官员也纷纷向华盛顿询问这些文件是如何最终出现在网上的,谁应对泄露事件负责,以及美国正在采取哪些措施确保这些信息从社交媒体上被删除。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维丹特·帕特尔4月10日表示,美国政府官员“正在与盟友和合作伙伴进行高层接触,包括向他们保证我们保护情报的承诺和确保我们伙伴关系的忠诚”。面对这起极具“破坏性”的泄密事件,美国政府也不得不放软身段安抚盟友和合作伙伴。
此次事件也再度让世人认识到美国“监听帝国”和“窃密帝国”的本色。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被爆监听盟友的丑闻了。此次泄露的文件显示,美国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了全方位的监控,而他也只是美国“监听全球”的最新受害者之一。过去这些年,美国多次被曝出对盟友和伙伴国家领导人进行监听,受害者名单包括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巴西前总统罗塞夫等政要。除了监听政要之外,美国更是把监听和窃密的黑手伸向了全球政界和企业界:2020年2月,美国、德国和瑞士三国媒体联合调查发现,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情报部门一直操控着总部设在瑞士的加密设备供应商克里普托公司,一边向外国政府和企业出售加密机赚取巨额利润,一边通过解码该公司加密技术窃取超过120个国家的机密信息。《华盛顿邮报》评论说,外国政府都知道华盛顿对有关朋友和对手的情报“有巨大的胃口”,“如果他们忘记了,机密信息的定期泄露可以提醒他们”。
被监听丑闻屡屡打脸,美国还能若无其事继续掩耳盗铃吗?美国又有何资格扮演所谓受害者,上演“贼喊捉贼”的闹剧?美国窃听的“黑手”伸向全世界,甚至连盟友也不放过,正是对美国一向自我吹嘘的人权、法治和规则的莫大讽刺。(聂舒翼)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多国度过“灾难级”2024
- 96.8%受访青年觉得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重要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安义:最美乡村公路串起景区 助推农文旅融合发展
- 【打工前沿】技能越高薪酬越高凸显技能含“金”量
- 他为什么称自己是宋朝摄影师?
- 洪都拉斯前总统在美国被判45年监禁
- 端午假期接棒“最火”五一 2小时旅游圈去哪玩?
- 匈牙利外长:俄罗斯将按合同向匈牙利供应石油
- 新疆草种业发展如何做到“趋利避害”?
- “赌石”买卖、直播带货培训……小心网络直播间这些诈骗陷阱
- 6月18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比昨天下降0.1%
- 夜经济激发消费潜能
- 美国银行CEO预测美经济今年下半年衰退:失业率将升至4%高位
- 青海藜麦主产地实现全产业链条
- 沉浸式戏剧《宋韵千年·诗词福建》在福州上演
- 墨尔本交响乐团董事会主席李大伟:让音乐成为澳中文化交流合作的桥梁
- “五一”假期前三日入境宾客绑外卡用支付宝在华消费额同比增7倍
- 第23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开幕 上万幅作品参展
- “中国白头鹤之乡”迎来今年首只回归白头鹤
- 以军对黎发动最大规模袭击致超2000人死伤 美称正向中东增兵
- 热门推荐
-
- 世界最大双排机水电站全容量投产
- 魏小安:乡村微度假最怕“同质化”
- 护航老字号发展赋能文化传承 天津法院发布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 南航举办儿童水墨画展 为孩子梦想添色彩
- 背诵《滕王阁序》免门票 江西南昌多景区再现“背书热”
- 荷兰药企扎根中国 法籍高管感慨中国之变让企业受益
- 男子在侵华日军731部队遗址前直播带货 公安人员批评教育并劝离
- 探访“小互之家”:今年文创产品特色多多,最受欢迎的原来是这款
- 莫让研学旅行变成“杀猪盘”
- 网络文学“一键出海” 世界青年何以读懂中国
- 没地方踢球 足球怎么从娃娃抓起?
- 原创音乐剧《北京故事》聚焦女性视角里的生命觉醒
- 穿越“一路繁花” 走向春天 杭州公交上新“樱花接驳线”
- 海南岛内三大机场逐步恢复运行 8日计划执行航班391架次
- 免签国家范围扩大 哈尔滨迎来日本首批免签入境旅客
-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递交国书副本
- 2024(第二届)电子产业供应链生态大会在东莞举行
- 海内外学者黄庭坚故里“寻香”:以香为媒交流互鉴
- 波黑20多万户家庭因暴风雪持续停电
- 受外部施工影响 上海地铁11号线区段线路设施和列车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