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比官员清明祭扫一战华工
中新社比利时波普林格4月5日电 (记者 德永健)4月5日清明节,中国和比利时官员来到曾经的一战主战场比利时波普林格市,祭扫长眠在此的一战华工。
图为在波普林格利森托克军人公墓,波普林格市市长德雅盖(图中)、中国驻比利时使馆公参吴刚(图右)等参加祭扫人员排队绕一战华工墓碑一周。 中新社记者 德永健 摄
当日,中国驻比利时使馆公参吴刚率使馆工作人员、中资机构和侨胞代表,与波普林格市市长德雅盖来到当地的一战华工纪念园,向一战华工纪念雕像敬献花环花束并肃立默哀,其后转赴波普林格利森托克军人公墓,祭扫园内一战华工公墓。
波普林格地处比利时西部,与法国接壤又临近英吉利海峡,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16年至1918年,来自山东、河北等地的14万中国劳工奔赴欧洲西线战场,其中1万多人被部署在波普林格及邻近的伊珀尔市,从事挖战壕、救伤员、埋尸体等最艰苦繁重的战地后勤工作。
图为在波普林格一战华工纪念园,一战华工纪念雕像前摆放着花环花束。 中新社记者 德永健 摄
一战华工“以铲代枪”,为协约国赢得一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但期间近两万人死亡或下落不明,包括1917年11月,德军轰炸波普林格一处营地,致使13名山东籍华工遇难;迄今在波普林格利森托克军人公墓,安葬着35名已确认身份的一战华工。
2017年11月,一战华工纪念雕像在波普林格一战华工纪念园落成,自此成为比利时缅怀凭吊一战华工的“象征”之一;在5日祭扫现场,中国驻比利时使馆公参吴刚表示,一战华工为欧洲和平和战后重建作出关键贡献,同时得益于一战华工的付出,中国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1919年的巴黎和会,其历史贡献理应被永久铭记。(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绿色更新·数智引领”大规模设备更新对接活动在京举行
- 重温成渝铁路70年 成渝铁路仅存客运列车上新纪念展
- 菲律宾10月失业率升至3.9% 失业人口增至197万
- 哈尔滨铁路34对旅客列车恢复运行
- 广东公布最新“蚊子地图”!粤疾控:尤为注意预防伊蚊叮咬
- “交换式旅游”需信任相伴,也需安全护航
- 乌克兰全境拉响防空警报
- 荷兰埃德市发生劫持人质事件 警方:已有3名人质获释
- 助力亚冬会 哈尔滨机场开通“国际航班国内段”业务
- 中企实施缅甸“无电村”光伏示范项目建成发电
- 建构中国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联盟大会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70周年论坛召开
- 中新真探:冷冻肉有害健康吗?
- “欢乐春节”序曲,倾情演绎经典!唐诗在费城回响
- 广东“炙烤”数日 民众花式消暑
- 【网络中国节·春节】过年新年俗,有“新”更有“心”
- 象牙塔拥抱短视频,科普“国家队”有了新阵地
- 以旧换新怎么换?有哪些优惠?行动方案公布
- 在内蒙古观展 看与古人内心连接的“老文具”
- 第29届上海电视节定于6月24日至28日举行
- 朝鲜宣布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 热门推荐
-
- 纪念齐白石先生诞辰160周年书画精品展在京举行
- “钢琴之城”宜昌:一架琴“奏响”一座城
- 美政客承认“盯上”乌克兰矿产资源 网友:原形毕露了
- 洪水刚退,村子里来了党员服务队
- 第八届圣保罗中国电影展举行深度对话系列活动
- 山西发现5000年前考古遗址 对探索文明起源具有重要价值
- 今年前三季度海南接待入境游客量同比增长189%
- 香喷喷的烤全羊,原来要经过这么多道工序
- 专家:海南创建国家植物园有利于热带资源保存
- 青海: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大幅提升优惠力度
- 服务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 金融机构传出“好声音”
- 广东炎热天气持续 需注意防暑降温
- 新疆,“马”上作为
- 医生“收红包”,先收后退也不该鼓励
- 业内专家谈中国小游戏“出海热”:未来发展仍待观察
- 印尼总统佐科发表任内最后一份国情咨文
- 北京明年将建100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 以高品质电影赢得好口碑(金台随笔)
- 扎在吐鲁番文书里的八旬德国教授火洲看“宝”
- “扎西德勒”第五届西藏网络影像节征集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