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机器人迈向绿色 可生物降解人造肌肉问世
科技日报北京3月23日电 (记者张梦然)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奥地利约翰内斯开普勒大学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联合团队以软体机器人的可持续性为重点, 合作设计了一种基于明胶、油和生物塑料的完全可生物降解的高性能人造肌肉。相关论文22日发表在《科学进展》上。
研究团队展示了这种可生物降解技术的潜力,在使用寿命到期时,这些人造肌肉可被丢弃在市政堆肥箱中,6个月之内就会完全生物降解。
研究人员表示,加速发展的软体机器人领域迫切需要可持续材料,特别是对于一次性应用,例如医疗手术、搜救任务和危险物质处理等。未来的机器人不会在产品寿命结束时堆积在垃圾填埋场,而是成为植物生长的堆肥。
研究团队此次建造了一种名为HASEL的电动人造肌肉。HASEL像是充满油的塑料袋,部分被一对电极覆盖,通过在电极上施加高电压让其收缩,就像真正的肌肉一样。HASEL变形的关键要求是构成塑料袋和油的材料都是电绝缘体,可承受带电电极产生的高电应力。
研究表明,由一种特定材料组合制成的HASEL甚至能够在数千伏电压下承受10万次驱动循环,而不会出现电气故障或性能损失的迹象。
团队称,这种新材料系统出色性能的展示,意味着可生物降解材料将被视为构建机器人的可行选择,更有望激励其他材料科学家创造具有优化电气性能的新材料。
该研究是朝着软体机器人技术范式转变迈出的重要一步。随着绿色技术的日益普及,使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建造人造肌肉将为未来机器人技术铺平道路。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伊朗外长:伊朗为战争与和平都做好了准备
- 出方舱医院后是居家还是酒店隔离?如何防护?专家告诉你
- “消费类激光指示器产品”将有强制性国家标准
- 西安警方再查处一造假“回流生”培训机构 刑拘6人
- 柳梧铁路项目梧州段首座超两千米隧道顺利贯通
- 杭州—胡志明市航线复航 浙江省内机场国际航线恢复中
- 拉美地区新闻官员与记者走进中国县城
- 龙行龘龘,新年换车计划必读指南
- 戛纳的“中国时刻”:章子怡重返,《狗阵》获奖
- 改变孩子的“重口味”,家长做好这两件事 | 吃出健康来
- 自动扣费套路多 微短剧成重灾区
- 周末枪声不断!美国印第安纳州枪案致7名青少年受伤
- 安徽芜湖港三山港区国际航线首航
- 中新国际观察 | 巴勒斯坦总统访华释放三重信号
- 百年老戏院开辟新赛道 多业态迈出转型第一步
- 民用无人机领域国标实施“满月” 专家学者建言低空安全保障
- 上海徐汇区一在建工地发生火灾 目前火势已被扑灭
- 沪海关暂扣20辆导航地图有问题的进口车
- 159件周代晋国文物珍品亮相辽宁省博物馆
- 来甘肃,赴一场千年之约
- 热门推荐
-
- 第四届中国跨交会启幕 促中国与东盟跨境电商融合
- 长沙今年扩充5万个以上 基础教育优质学位
- 世卫组织:印度出现第二起人类感染H9N2禽流感病例
- 安徽界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耦合共生”
- 川渝联合考察团走进长三角招商引资
- 【国际锐评】回答“现代化之问”的中国方案
- 山东烟台深化与沙特合作 推进新能源领域发展
- 构筑“强磁场”引得“凤凰来” 一个山区县的突围破局
- 多个车企“围剿”小米SU7:不退的5000元定金我们补
- 2023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我国海水利用规模呈加速趋势
- 中国驻光州总领事顾景奇吊唁领区失事客机遇难者
- 未来几天中东部气温明显偏高 新疆北部强降雪连连
- 云南昆明:2025年初步建成“区域性国际医疗中心”
- (聚焦海峡论坛)闽台民族宗教交流活动在福建举行
- 福建宁德一村落被淹水深超3米 消防驾冲锋舟施救
- 议会停工、大规模疏散……土耳其强震已致1500多人丧生
-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再登进博会中国馆 以国礼形象展现中国风采
- 国内外专家海口共议如何推进塑料污染治理
- “北京大学松阳新乡土影像创作展映”,一场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 去年中国海关缉私部门侦办涉税走私案3057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