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夜空多种光污染风险?国际期刊集中发表系列文章建言献策
中新网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最新集中发表一组4篇文章,探讨人造卫星和空间碎片对夜空的影响,并从多个视角为解决夜空光污染和太空污染风险建言献策。
该系列文章介绍,近年来,近地轨道卫星和太空碎片数量一直在增长,预计还在加剧。这导致了天文学界的忧虑,担心光污染的潜在影响,及对地面望远镜和空间望远镜的潜在干扰。
在本系列的一篇“评论”文章中,意大利光污染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法比奥·法尔奇(Fabio Falchi)和合作者认为,地面和来自近地轨道卫星的光污染正在增加。他们说,由于光污染,地球现在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偏远之地能满足安放天文台的标准(即没有光污染、晴空数量多、视野效果好)。他们提出,对抗光污染和太空污染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而非技术问题,认为应当引入约束机制,停止夜间人工照明和卫星集群的迅速增加。
在本系列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斯洛伐克科学院米罗斯拉夫·科西法杰(Miroslav Kocifaj)等论文作者提出一个模拟夜空亮度的新方法。他们解释说,夜空建模通常使用一种称为米氏理论(Mie theory)的对光散射的理解,这种方法提出了夜空中光散射的一个简单的物理图景,易于计算。论文作者发现该方法可能对真实世界情形过于简化,可能导致低估天空辉光,尤其在低海拔位置。
在本系列的一篇“观点”文章中,美国暗夜咨询有限公司约翰·巴伦丁(John Barentine)等文章作者通过计算发现,近地轨道卫星和太空碎片增加的总体影响,导致全球夜空亮度潜在上升。他们认为,这可能会导致损失地面天文数据,因为宇宙信号可能在噪音里丢失,也可能减少地面发现和受资助观察项目的机会。他们也讨论了全世界文化性的天空传统、平等/包容、环境退化,以及更广泛的依赖于黑暗天空的生态系统。
在本系列的一篇“全球视点”文章中,美国旧金山大学阿帕娜·文卡特桑(Aparna Venkatesan)对近地轨道日益拥挤的特征进行讨论,强调这对天文观察和全世界黑暗天空的消极影响。她认为,“太空是我们共同的遗产与先辈——通过科学、叙事、艺术、起源故事和文化传统连接我们彼此,而现在它岌岌可危”。(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两天一夜,坐着大巴去西藏!一起见证川藏线变迁
- 国际识局:美国对乌军援引争议,真心援助还是火上浇油?
- 全方位扩大内需利好世界经济
- 海关总署: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6.2%
- 德国10月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4.5%
- 新兴产业一路“狂飙”,安徽有何加速秘诀?
- 量增质优!前三季度我国外贸成绩如何取得?
- 重庆多地迎暴雨到大暴雨 16条中小河流出现涨水过程
- 议会补选失利 英媒:保守党遭“历史性失败”
- 4月中国汽车销量预计与上月基本持平
- 海口累计开通东南亚航线14条 出境游不断升温
- 品桂花酒赏中秋月 广西桂林“桂花”香飘海内外
- 城开高速大巴山特长隧道进入建设冲刺阶段 跨陕渝两地
- 方锦龙分享国乐出圈的流量密码:借助互联网飞得更高更远
- 市场监管总局:上半年我国广告业稳定增长
- “你好,沈阳”国际友城市长交流日(沈阳-佐世保)暨佐世保港邮轮旅游推介会举办
- 四川建900余个非遗工坊:助文化传承创新 赋能乡村振兴
- 2023年中国税务部门查处涉嫌违法纳税人13.5万户
- 梅雨天,家里要不要请个“除螨师”?
- 西十高铁西岭隧道1号斜井掘进突破5000米大关
- 热门推荐
-
- 今年首季度中老铁路客货两旺 跨境货运超138万吨
- 沧榆高速山西段大巴撞上隧道壁 5人死亡3人重伤
- 山东法院服务保障农业强省建设 构建特色粮食安全司法保障体系
- 四川成都至宜宾高铁接触网工程冷滑试验启幕
- 强化债券承销分类监管
- 迟到26年的馈赠 美籍华裔捐赠张纯如纪念奖牌
- 我国五省十窑唐三彩首次联展亮相河南郑州
- 新场景、新创意点燃消费新活力 “龙元素”受青睐激发消费热情
- 青海一号水利工程引大济湟工程增殖放流12万尾花斑裸鲤
- 电视剧《底线》即将开播 新时代法官形象登上荧屏
- 以军发现“迄今为止最大”哈马斯地道 宽度可通汽车
- 中国气象局:大部时段天气条件较好 利于开展夏收夏种
- (新春走基层)广西编组站上的“踩蘑菇”人 听音维护轨道设备健康
- 山东各地发力乡村文化建设 为乡村振兴添“文化柴”
- 从长江救人到志愿服务 新疆青年以善良和责任书写大爱无疆
- “碳”路者丨“建行蓝”添彩“贵州绿”
- 菲律宾正考虑临时性削减大米关税以降低米价
- “大女主”之后,“她”的职场生活还能怎么演
- 两部门集中部署 存量商品房“收储”有望加速
- 北京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进入清查阶段 三万名普查人员将入户摸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