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知名记者爆料“北溪”事件系美政府策划 俄方抨击西方欲“悄然结案”
新华社华盛顿2月9日电(记者邓仙来)美国知名记者西摩·赫什8日爆料说,由俄罗斯经波罗的海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北溪”管道遭遇爆炸,是美国军方在总统拜登授意下实施的。俄罗斯方面抨击西方国家试图默默了结对“北溪”管道爆炸的调查。
赫什在其发表的博客文章中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2021年12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主持召开一次会议,与会者是新成立的应对“俄罗斯即将侵略乌克兰”跨部门工作组成员,他们来自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中央情报局、国务院等部门。沙利文意在让与会者制定破坏“北溪-1”“北溪-2”管道的计划。
按照赫什的说法,2022年6月,北约举行“波罗的海行动”年度军事演习期间,美海军潜水员在“北溪”管道上安放远程遥控炸弹。同年9月26日,挪威军机投下声呐浮标引爆炸弹,破坏了“北溪-1”和“北溪-2”四条管线中的三条。
赫什披露,在被要求发表评论时,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沃森和中情局发言人索普均通过电子邮件表示,赫什的说法是“虚构的”“错误的”。
赫什是资深调查记者,曾供职于《纽约时报》和《纽约人》周刊,因报道美军在越南战争中制造美莱村屠杀获得1970年普利策新闻奖,他还曾曝光美军在伊拉克阿布格里卜监狱虐囚丑闻。
据塔斯社消息,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9日对媒体表示,西方国家试图默默了结对“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调查。他说,赫什关于“北溪”的文章未在西方国家广泛传播,这令俄方感到惊讶,若不对破坏“北溪”的行为进行调查,类似事件可能还会重演。
2022年9月底,由俄罗斯向德国输送天然气的“北溪-1”和“北溪-2”管道位于瑞典和丹麦附近海域的部分出现四处泄漏点。瑞典测量站曾在管道发生泄漏海域探测到强烈的水下爆炸,各方普遍认为这一事件系“蓄意破坏”。
“北溪-1”管道2011年建成,东起俄罗斯维堡,经由波罗的海海底通往德国。“北溪-2”管道建成后与“北溪-1”基本平行,尚未投入使用,但仍有部分天然气封存在管道内。(参与记者:华迪)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5月1日开通 各区咨询电话公布
- 多省联合共话李白 “读李白 游神州”中华文化主题旅游线路发布
- 暑气未消 科学防暑不能松懈
- 福奇:美国虚假信息和阴谋论盛行 对国家未来感到担忧
- 北京房山区20家集中供水厂全面恢复供水
- 秦风秦韵“吸睛” 陕西拓宽非遗文化对外交流渠道
- 万科回应22.35亿元转让深圳湾超总地块
- 知名制片人邓细斌突发心梗去世 作品正在热播
- 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 香港特区政府在桂举办音乐会
- 南京官方通报“买鱼遇缺斤少两被摔手机”事件:已立案调查
- 法国一名市长住所被暴徒袭击 市长夫人受伤
- “返岗专车”助复工!广东已有80%外省务工人员返岗
- 亚洲IP设计大赛 in TOKYO 2024在东京举办
- RCEP成员国企业抢滩消博会开拓中国市场
- 特朗普发文:特鲁多知道这一点,所以他辞职了
- 中英机构合办中医药国际会议在伦敦举办
- 2023年新疆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出口商品车超3万辆
- 第十七届黄帝文化论坛在河南新郑开坛
- “云吸猫”一时爽 但未必越吸越爽
- 2022年山东省文物职业技能竞赛开幕 90余名选手“同台竞技”
- 热门推荐
-
- 殷墟“出圈”彰显文化自信
- (经济观察)金融期货市场如何助力资本市场发展?
- 青海民和: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集中安置点迎来首批居民
- 江西鹰潭:一座老工业城市的“智”变飞跃
-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 巴以冲突死亡人数达2400人 以色列组建紧急政府
- 山西首座碳中和加油站投营
- 上海工商联系统2023年服务企业近4万家(次)
- 山西脱水红薯首次出口 运往美国
- 【地评线】中安时评:中国经济“质升量增”,稳健前行未来可期
- 上半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941亿美元
- 传统节日的焕活与传承——以甲辰龙年春节为例
- 俄军战机黑海上空拦截美军两架无人机
- 东盟留学生学中国剪纸:想学更多、更复杂的样式
- 外媒:作家米兰·昆德拉去世,享年94岁
- “摩羯”致海南移动逾35%基站中断 千人正在奋力抢修
- “追星就追科学家”校园公益科普:师生探索蛋白质人工合成奥秘
- “城市自然守护者”在沪热议如何守住“城市里的自然”
- 积石山6.2级地震震后48小时:青海救援不分昼夜持续进行
- “小万姑娘”:网络世界纷繁复杂 热爱不变初心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