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知名记者爆料“北溪”事件系美政府策划 俄方抨击西方欲“悄然结案”
新华社华盛顿2月9日电(记者邓仙来)美国知名记者西摩·赫什8日爆料说,由俄罗斯经波罗的海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北溪”管道遭遇爆炸,是美国军方在总统拜登授意下实施的。俄罗斯方面抨击西方国家试图默默了结对“北溪”管道爆炸的调查。
赫什在其发表的博客文章中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2021年12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主持召开一次会议,与会者是新成立的应对“俄罗斯即将侵略乌克兰”跨部门工作组成员,他们来自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中央情报局、国务院等部门。沙利文意在让与会者制定破坏“北溪-1”“北溪-2”管道的计划。
按照赫什的说法,2022年6月,北约举行“波罗的海行动”年度军事演习期间,美海军潜水员在“北溪”管道上安放远程遥控炸弹。同年9月26日,挪威军机投下声呐浮标引爆炸弹,破坏了“北溪-1”和“北溪-2”四条管线中的三条。
赫什披露,在被要求发表评论时,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沃森和中情局发言人索普均通过电子邮件表示,赫什的说法是“虚构的”“错误的”。
赫什是资深调查记者,曾供职于《纽约时报》和《纽约人》周刊,因报道美军在越南战争中制造美莱村屠杀获得1970年普利策新闻奖,他还曾曝光美军在伊拉克阿布格里卜监狱虐囚丑闻。
据塔斯社消息,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9日对媒体表示,西方国家试图默默了结对“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调查。他说,赫什关于“北溪”的文章未在西方国家广泛传播,这令俄方感到惊讶,若不对破坏“北溪”的行为进行调查,类似事件可能还会重演。
2022年9月底,由俄罗斯向德国输送天然气的“北溪-1”和“北溪-2”管道位于瑞典和丹麦附近海域的部分出现四处泄漏点。瑞典测量站曾在管道发生泄漏海域探测到强烈的水下爆炸,各方普遍认为这一事件系“蓄意破坏”。
“北溪-1”管道2011年建成,东起俄罗斯维堡,经由波罗的海海底通往德国。“北溪-2”管道建成后与“北溪-1”基本平行,尚未投入使用,但仍有部分天然气封存在管道内。(参与记者:华迪)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周怀民捐赠四十周年纪念展在无锡博物院开幕
- 人才需求猛增 新能源汽修人员成“香饽饽”
- 近三千人参赛 暨南大学版“诗词大会”落幕
- 中年群体兴起“考证热”
- 辽宁省两会观察:代表提出养老服务“金点子”为“银发族”解忧
- 宠物消费激增 年轻人如何排解孤独
- 广东核酸混检最高限价每人份由8元降为6元
- 德总理朔尔茨新年致辞呼吁民众团结应对挑战
- 突发!红海海域发生爆炸 有人看到无人机和导弹
- 中国最北高空跳伞项目启动 体验4300米高空“自由飞翔”
- 中国—东盟加强应急管理合作 提升区域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 (经济观察)2024年中国经济怎么走?
- 前7月广东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值同比增24.1%
- 赵涛出任第3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
- 美国两客机在机场相撞 一架载满乘客,机翼被折断
- 7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926 上调128个基点
- 浙江县域解码:天台下好“特色棋” 串起工业向“新”链
- 有序扩大开放,“中国服务”迈向更高水平
- 江苏省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 韩国客机碰撞起火事故已致62人死亡
- 热门推荐
-
- 重庆出台2024年新能源汽车置换更新补贴 资金规模2000万元
- 韩国宣布自研固体燃料火箭第三次试射成功
- 巴西圣保罗在强风暴和停电中入夏
- 以军称已包围加沙城 联合国呼吁立即实现停火
- QQ音乐会员价上调引关注
- 俄乌局势进展:俄外长称世界正经历重大结构性变化 乌领土防卫部队司令被解职
- 上海消保委测试发现夏季放车里的矿泉水可以放心饮用
- 新疆首趟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开行
- 由“智”提“质”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赋能多行业提质增效
- 金融监管总局:加快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
- “五一”假期广州接待游客近1104万人次
- 中国科技馆:2024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开展四大版块活动
- 美国一波音客机因发动机故障中止起飞 造成4人受伤
- 中国海上最大油田原油日产突破10万吨
- “西电入浙”主通道迎“体检” 电力人“上春山”护巴蜀水电下江南
- 千年窑火今重燃
- 今年春耕期间化肥市场总体平稳
- 深观察丨“对于经济大国来说,发动全球贸易战是非常糟糕的选择”
- 上海:新人们在音乐剧中感悟爱情与婚姻
- 2025年春运出行总量和单日峰值或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