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两会观察:科技创新何以为发展谋“新”招?
中新网杭州1月17日电(鲍梦妮)在今年的浙江省两会中,“科技创新”话题热度依旧居前,尤其是如何“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备受关注。
2024年,浙江新增全国重点实验室18家、重大科技成果110项,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预计达3.2%,新引育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300多人……透过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公布的“成绩单”,不难发现去年浙江科技创新水平进步显著,新质生产力发展势头良好。
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贾璐见证了科技创新如何赋能企业发展,也切身感受着浙江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的持续加码。五年间,其所在的研发团队通过探索创新试验了150多种材料配方,最终使成本下降到原先的一成。
“技术研发需要‘真金白银’,前期各项支出压力巨大。”贾璐说,这些年的人才政策、增值税减免、科技成果转化等扶持政策,切实减轻了团队的压力,令其能够持续享受科技创新的过程。
科技创新,是浙江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长期命题。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也列出了该省与科技创新有关的部分短板,如创新发展能力还不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贯通还需深入推进、构建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还需加力提速等。这一背景下,“以创新浙江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浙江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的重点任务之一。
2025年,浙江在科技领域定下了一系列目标并明确“打法”。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该省力争全研发投入强度达3.3%左右,实施重大科技项目400个以上,新引进顶尖人才40名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20万人;新增“雄鹰”企业20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3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0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00家……
在政府谋篇布局的基础上,参加今年浙江省两会的代表委员也从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等多个方面,为浙江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出谋划策。
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关键一跃”。《2024浙江科技成果转化指数》显示,该省科技成果转化总指数增速逐年加快,发展态势良好。面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更高要求,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需“再添一把火”。
围绕作为“技术红娘”的科技成果转化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省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九三学社浙江省委会委员李立飞建议,需拓宽技术经理人职业发展路径,充分发挥行业部门与地方政府作用,以保障技术经理人职业发展、建立资格评定和薪酬激励等制度为重点,增强其职业认同感。
在浙江,政、企、学正携手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快速路”。前不久,该省首批“先用后转”成果池启动建设。浙江省科技厅成果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校院所与企业将以此为纽带,更加快捷地寻找潜在合作对象,更加充分地了解彼此能力与需求,并借助政府构建的一系列保障机制让产学研合作的实施更有底气。
可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相辅相成。做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的文章,正是该省培育创新“沃土”的发力点之一。
目前,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众多高校正精准锚定应用研究方向,以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打造融合创新团队。
“要重点做好学科专业优化布局和科技成果创新转化两方面工作。”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科技大学校长陈建孟表示,高校要做“有用的科研”,主动对接产业需求,引导师生把实验做在车间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而考虑到科研人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结合高能级科创平台在高水平研究技术、先进科研设备等方面的基础优势,浙江省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汪爱英建议,教育部门加大对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政策支持,最终实现优化健全以重大科创平台为策源支撑的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加快培育和汇聚更多创新人才。
眼下,浙江正从“创新驱动”向“创新引领”转型,并将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作为重点。
这为传统制造业提供了新机遇。浙江省人大代表、巨星控股集团董事长仇建平认为,大量智能和无人物流装备随着技术发展,在市场上广泛应用,传统制造业将面临与新兴技术公司的竞争,如新兴技术公司的人形机器人获得成功,将会颠覆现在的制造业。
据悉,巨星控股集团决定研发人形机器人物流工人,争取在智能物流搬运领域抢占先机。仇建平同样表示,希望浙江省政府加快布局浙江人形机器人产业,出台更多政策,抢占新赛道,打造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创新从来不是一家企业的单打独斗和一个领域的一枝独秀。早在去年10月,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发布了《浙江省“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从“人工智能+”制造、科学、医疗、教育等多领域着手,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从二十多年前“八八战略”将“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列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创新优势、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之一,到如今浙江努力实现“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创新”始终被该省视作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新的一年,浙江将“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纳入建议主要预期目标。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将如何持续发挥“强引擎”作用,值得期待。(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州塔“上榜”后夜经济可“合纵连横”
- 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计划工作培训班在国家图书馆开班
- 收藏!2024年“三倍工资”日历
-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北京图博会北京展区版权贸易取得丰硕成果
- 国家发改委: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延续良好态势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破坏性地震向土耳其和叙利亚提供支援
- 应急管理部等部门会商部署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 “共潮赢未来 打造主流媒体自主可控平台” 新媒体内容生态建设研讨会举行
- (新春走基层)通讯:不一样的“家味”与“年味”
- 军营水污染问题严重 美军收到超54万份索赔申请
- 外媒:一年一度的红发节在荷兰举办
- 江苏扬州“妙聚他山”非遗文创大集开市 尽展非遗之美
- 河北鸡泽发现光绪年间圣旨 采用五种颜色绢帛制成
- 天津端午假期接待游客667.51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55.09亿元
- 房企排名,最新“销冠”是→
- (新春走基层)新疆兵团:冬日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火热”助农增收
- 中国公路运输市场有望保持活跃运行态势
-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将以广州为母港运营
- 中新真探:多吃红色的樱桃能补血吗?
- 首都博物馆面向全球征集文物展品
- 热门推荐
-
- 文澜阁本《四库全书》实现数字阅读 让沉睡古籍活起来
- 外资企业在沪投资扩建动作频频
-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庆祝成立40年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休湖禁渔期的云南洱海缘何亮起千盏渔灯?
- 北京汽车全新BJ40刀锋英雄版开启预售,18.98万起可入手专业越野利器
- 财政部:10月全国发行新增债券3385亿元
- 新疆阿禾公路首次冬季运营 绘就冰雪经济新“途”景
- 何以中国·弦歌不辍|15亿次的爱
- “老味道”焕发新活力 太原“文化地标”月饼受热捧
- 美国佛州一列载有丙烷的火车发生脱轨事故
- 上市银行半年报收官,透露了哪些信息?
- 浙江县域观察:乡村振兴如何加“油”?
- 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会见韩国执政党新任党首金起炫
- 中国新疆—中亚媒体沙龙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举办
- 中国超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创海拔新高
- 重庆警方破获“苹果ID贷”非法经营案 涉及借款人2万余名
- 第十七届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在东京举行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 太湖南岸1100万只蟹苗下水 投下丰收希望
- 京津冀首列跨里海中欧班列自石家庄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