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在华跨国企业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我们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2024年,面对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上升,中国坚定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持续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锚”和“动力源”。不少跨国企业继续增加在华投资,以实际行动投下对中国经济的“信任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在华外企代表表示,过去一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进一步增强了外企在华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他们期待,继续分享中国市场发展新机遇,共同为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开放合作贡献力量。
“中国市场对外资仍然保持较强吸引力”
在福建漳州古雷半岛,由沙特阿美公司参与投资的古雷炼化一体化工程二期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在江苏无锡,美国通用电气医疗超声大中华区总部暨高端医疗器械生态圈项目正式落地;在辽宁沈阳,米其林沈阳工厂太阳能项目四期、五期开工……
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中国全国实际使用外资7497亿元人民币;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2379家,同比增长8.9%,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引资来源地更加多元化,德国、新加坡等发达经济体对华投资持续增长。
“过去一年,中国经济取得亮眼成绩,充分说明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全球清洁设备公司德国卡赫大中华区总裁唐晓东表示,去年,德国卡赫在中国市场实现两位数的强劲增长,常熟工厂启动了三期扩建项目。去年5月,霍克贸易(苏州)有限公司在苏州工业园区正式成立,这也意味着卡赫集团旗下霍克这一品牌正式进入中国。“中国市场对外资仍然保持较强吸引力。德国卡赫深耕中国市场20多年,累计投资金额达20亿元人民币,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我们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将不断加大在华投资力度。”唐晓东说。
2024年12月,国际知名药企法国赛诺菲集团宣布投资约10亿欧元,在北京亦庄新建胰岛素生产基地,创造了该公司在华最大单笔投资纪录。这里将成为赛诺菲在华第四个生产供应基地。“该项目是赛诺菲在中国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彰显了企业对在华长期发展的承诺和信心。”赛诺菲集团首席执行官韩保罗表示,中国政府创造了鼓励外企投资并进行长期规划的环境,企业将不断深化在中国的产业链布局,升级创新医疗解决方案,持续提升医疗服务的深度与广度。
“中国是贝克休斯全球供应链体系的重要环节,是我们保持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支柱。”美国能源技术公司贝克休斯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曹阳表示,近年来,贝克休斯在华采购量不断攀升,工厂执行和交付能力不断提升,这背后是中国制造业强大韧性的支撑。贝克休斯不断加大在华生产和经营,也将优秀的中国供应商带向全球市场。“我们高度关注并赞赏中国政府支持外企发展与开放合作的政策,希望更加深入地参与中国能源供应和低碳转型进程。”曹阳说。
“为在华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中国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成为外企投资风向标。2024年前11个月,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较2023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53.4%、39.1%和19%。
越来越多外资企业在中国设立创新研发中心:礼来、辉瑞、拜耳等知名国际医药企业在北京新设研发或创新机构;美国苹果公司宣布将在上海、深圳两地扩建及新增应用研究实验室;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将投资25亿欧元,进一步拓展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生产及创新中心……“中国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碳技术等重要领域为在华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际知名纸业企业印尼金光集团APP(中国)副总裁翟京丽表示。
在华首家数智化综合性创新中心开业一年有余、在华第三家世界级全自动化生产基地宜兴工厂于2024年12月全新落成并正式开业、计划在天津建立第二家协同创新中心……美国碧迪医疗公司在中国市场不断强化本土生产与创新能力。碧迪医疗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邓建民表示,中国出台鼓励外企投资、优化营商环境的积极举措,特别是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为碧迪医疗等跨国企业创造了丰富市场机会与合作平台,还极大激励了企业探索更加多元的发展路径。
法国泰雷兹集团是中国航空航天、数字身份与安全、基础科学等领域的长期合作伙伴。“我们长期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也坚定继续扎根中国的决心。”法国泰雷兹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魏天睿表示,“借助中国优秀的人才资源、蓬勃发展的市场以及不断优化的创新环境,我们将不断加强自身创新能力,深度参与中国创新生态系统,助力中国创新走向全球。”
“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劲韧性和增长潜力”
2024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5年经济工作作出系统部署,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等重点任务,为外企投资中国市场带来更多信心。
多家外资机构近期发布2025年全球投资展望,对中国经济走势表示乐观。中国英国商会和中国德国商会分别发布调查报告显示,76%的英国企业计划维持或增加在华投资,92%的德国企业将继续在华运营、超过一半将在未来两年内增加投资。
在中国和欧洲,梅赛德斯—奔驰与中国汽车制造商、供应商和科技企业均有广泛合作,并延伸到更广泛领域。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表示,中国的发展速度令他惊叹,而“中国速度”也一再提醒他要跟上技术飞速发展的脚步。“在中国,所有事情都发展得非常快。我们要和别人一样快才不会落后,所以‘中国速度’也是一种激励和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他期待继续扩大在中国的研发能力,招募更多高新技术人才,并且与领先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合作。
“我们高度关注中国政府提出的‘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这一重点任务。”德国知名护肤品牌拜尔斯道夫集团东北亚董事总经理薛薇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消费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从整体市场规模、消费空间等来看,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劲韧性和增长潜力。我们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期待中国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全球合作注入更大动力。”薛薇说。
“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为外企在华投资营造了前所未有的开放环境,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也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巨大贡献。”唐晓东说,对德国卡赫而言,一个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中国,意味着更大规模、更有潜力的市场,也意味着更多人才和更前沿的技术,“我们将抓住机遇,推动集团业务在中国市场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翟京丽表示,过去一年,中国经济克服困难,尤其是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有效增强了市场稳定性,提振了需求侧活力和投资者信心。中国不断推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外企长期深耕中国市场注入了强劲信心。翟京丽说,中国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合作,倡导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不仅为自身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为世界繁荣稳定作出积极贡献,“只有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才能有效应对全球性挑战,为世界经济提供新的动力和确定性”。(人民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苏拉”对福建影响趋于结束 “海葵”将于3日登陆台湾
- 乐易玲:做合拍剧,既要谨慎,又要创新
- 解读“新质生产力”:长三角如何乘“新”破浪?
- 国家统计局: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1%
- 雷佳音张子枫张新成联袂演绎数学天才故事
- 北京未来三天以晴为主大风频繁 明夜最低温或降至冰点
- 北京市应急局发布4月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
- 5万职工在线抢课,1小时内课程“爆满”
- 重庆推6类文化体育休闲活动“文化大餐” 文艺精品免费看
- “买买买”背后的快递业新趋势
- 西藏昌都开展义诊 优质医疗资源离高原更近
- 我们是谁?我们将去往何方? 《中国考古》正式上线
- 广东海洋生产总值连续28年居中国第一
- “中国—东南亚铜鼓”系列丛书印尼卷、泰国卷首发
- 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安徽检方去年起诉涉黑涉恶犯罪1484人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 菜市场里看“非遗” 海口解锁“非遗”新潮玩法
- 海外客商的丝博会“初体验”:看好与丝路有关的未来
- 印尼向土耳其和叙利亚灾区运送140吨援助物资
- 农业农村部:我国粮食产量增、结构优、储备足,粮食安全有保障
- 热门推荐
-
- (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佛山地铁3号线在建段开通运营
- (新春见闻)中国多地博物馆上演“寻龙记”
- 俄副总理:俄罗斯将于8月每日减少50万桶石油出口
- 电影《吾爱敦煌》“回家”首映 樊锦诗:我这一生没有虚度光阴
- 创·造少年齐聚故宫 实践传统文化数字传承
- 机构称虚拟银行将加剧泰国金融业竞争
- 韩国京畿道华城市电池工厂火灾中有中国公民遇难
- 以色列官员:以色列与伊朗总统遇难事故无关
- 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丙酸启动反倾销立案调查
- 北京建立宫颈癌乳腺癌免费筛查机制 已筛查300余万人次
- 乌鲁木齐机场T4航站楼项目接近尾声
- 最新研究:气候变暖加剧猎豹与其他大型猫科动物的潜在冲突
- 朝鲜对敌研究院发表白皮书批评韩国总统尹锡悦政府
- 江苏无锡完成2937条人行横道安全提升建设
- 一次“路怒”戳破的“一地鸡毛”
- 这两个数字,能看到中国经济的势
- 从“蚊蝇沼泽”到“洱海绿肾”——罗时江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纪实
-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五例过度包装、“天价”月饼典型案例
- 上海高校70年致力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绘“足迹”送母校
- “神州北极”漠河迎来第34个北极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