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让世界“陶”醉的地方,寸土寸金!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
“中国陶都”江苏宜兴,古称阳羡,
这里山明水秀,水土宜陶,
盛产紫砂陶,“能使土与黄金争价”。
宜兴城市图。宜兴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这个陶瓷艺术圣地,
每一抔泥土都被赋予生命,
每一缕窑烟都在诉说历史。
“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竞求鸣远碟”,
在明末清初便远销欧洲的宜兴紫砂陶器,
究竟何以成为“世间茶具之首”,
获得古今中外人士的青睐?
时光沉淀的文化瑰宝
千年窑火不熄。在中国制陶历史的长河中,宜兴紫砂陶器是一位后生,但其生长速度飞快,兴盛于明代正德年间。
黄龙山矿址公园。丁蜀镇人民政府供图
明代中期,宜兴陶工受宋元以来缸瓮等日用陶器制作工艺影响,运用产于宜兴丁蜀黄龙山一带的含铁量高、具有良好可塑性的紫砂陶土,烧制出独具特色的紫砂陶器。
明代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中记载:“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
紫砂壶作品。孙权 摄
可以说,宜兴紫砂陶器以其古雅的质地、多样的造型、精巧的工艺、良好的功用受到各方人士尤其是文人的推崇。文人品壶赏壶,视为“雅趣”;参与其事,则成“风雅之举”。
17世纪初,宜兴紫砂陶器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民间工艺,随着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欧洲各国,并深受喜爱。
1956年老艺人制作紫砂器。宜兴市委宣传部供图
随着时代发展,宜兴紫砂壶产业不断升级,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2006年,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外籍友人感受陶艺文化。宜兴市委宣传部供图
如今的宜兴紫砂,在国际展会和比赛上屡屡获奖,在大英博物馆等地亮相。它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传统与现代,连接着中国与世界。
巧夺天工的制作工艺
图为紫砂泥制成的各类物品。孙权 摄
紫砂壶的制作工艺复杂,从选泥、练泥、制壶、装饰到烧制,每一步都凝聚了匠人的心血与智慧,需要多年的积累和磨炼。
其中,手工成型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紫砂壶全手工成型,也称为纯手工,匠人不借用模具,只采用拍打成型法完成,包括壶钮、壶嘴、壶把都是手工完成。
紫砂壶的装饰工艺也非常讲究,常见的紫砂装饰方法有:陶刻装饰、捏塑装饰、泥绘装饰、印纹、贴花装饰、透雕玲珑装饰、彩釉描金装饰、镶嵌装饰、绞泥装饰、泥质机理装饰及其他工艺性的添加装饰 。
取一块上好的紫砂陶泥,细细拍打……亲手做一把紫砂壶,成为越来越多游客到宜兴非遗游、研学游的不二选择。
蜀山古南街历史文化街区。丁蜀镇人民政府供图
蜀山古南街历史文化街区建于明清时期,曾经户户捶泥、家家做壶,如今,这里有上百个紫砂工作室,从早到晚都响着打泥片的“哒哒”声,游客们在老师指导下体验制壶工艺。
宜兴紫砂甲天下,这里聚集了一批优秀的紫砂艺人,台湾青年林灿煌便是其中的一员。
林灿煌在制作紫砂壶。孙权 摄
“万事开头难。比如打泥条这个做壶最基本的环节,我就学了3个月。”林灿煌说,学做紫砂壶很辛苦,但大陆的师兄弟们待他如家人,他们的鼓励成了自己坚持下来的动力。
2020年,学有所成的林灿煌在宜兴丁蜀镇成立工作室。
民众走进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参观。孙权 摄
在宜兴,紫砂陶器的制作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唐伯琴自幼跟随父亲学习紫砂制壶,从艺40余年。耳濡目染下,唐伯琴的女儿管文晶从小也跟随母亲学习制壶,还进入大学陶瓷系专业深造。
“传统紫砂制作技艺是老一辈匠人留下的珍贵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管文晶说,如今,她的外甥也已步入紫砂行业,学习传统制壶技法。
独具特色的富民之路
丁蜀镇西望村。丁蜀镇人民政府供图
紫砂产业的兴旺,为宜兴走出了一条富民之路。
丁蜀镇西望村制陶历史悠久,是有名的紫砂特色村,全村80%以上的农户从事紫砂手工业生产。
2009年,西望紫砂陶瓷专业合作社成立,通过为社员进行制作技艺培训、统一品牌制作、统一市场营销等,组织社员抱团闯市场、联手致富,形成“家家捶泥,户户弄陶”的发展局面。
紫砂矿源展示馆。丁蜀镇人民政府供图
从现在的丁蜀镇西望村、紫砂村、双桥村、洋渚村、蜀山村、任墅村等紫砂生产专业村的情况看,六个紫砂专业村共有万余户,从事紫砂生产经营的占六成。
宜兴的陶瓷专业市场,年销售额早已突破百亿元。陶艺从业人员、紫砂专业市场、生产经营主体数量的逐年增长,都在诉说着宜兴紫砂产业的繁荣。
陶艺工人制作陶器。丁蜀镇人民政府供图
在宜兴市丁蜀镇蜀山古南街上,云集了许多创业开店的年轻人。他们依托专业的科班功底,将绘画、书法等艺术手法和现代设计理念运用到紫砂器制作中。在“旧貌换新颜”的陶二厂,宜兴紫砂工艺二厂老厂房改造成的特色文商旅街区,以其独有的文艺气息,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打卡。
特色文商旅街区。丁蜀镇人民政府供图
街区内的陶书局,以紫砂壶为建筑设计元素,以“制壶如做人”为核心设计思想,将工艺匠造与读书育人的故事,用建筑与空间进行具象的融合与表达,打造一方“壶”“人”“书”关联在一起的壶中天地。
而在紫砂矿的发源地黄龙山矿址公园内,游客还可以沉浸式体验当年开采紫砂陶土矿的场景,直观地看到表土层、黏土层、红泥层、绿泥、段泥、紫泥等五色土地质风貌。
在宜兴,不论是紫砂文化发源地蜀山古南街,还是“旧貌换新颜”的陶二厂和全新开放的黄龙山矿址公园,都在传承与创新中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
“旧貌换新颜”的陶二厂。孙权 摄
宜兴,这个名字,
如同一把古老的紫砂壶,
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情怀。
在这里,
陶瓷不仅是泥土与火焰的艺术,
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交融。
航拍宜兴。宜兴市委宣传部供图
从丁蜀镇西望村的紫砂专业合作社,
到遍布全球的紫砂爱好者,
宜兴的紫砂产业,
不仅富了一方百姓,
更活了一片经济。
宜兴的紫砂,是一把壶,
也是一首诗、一幅画、一支歌。
它以其独特的魅力,
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讲述着中国的故事。
“中国陶都 世界陶醉”
作者:程励 唐娟 孙权 徐珊珊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孕妇高铁站突然破水 多方爱心接力送医助其产子
- 苏州洞庭山碧螺春茶3月底集中上架
- 阿根廷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200千米
- 广西柳州轨道集团:将对违建轻轨墩柱进行拆除
- 装载舟山制造矿石转驳船 全球第二大半潜驳船开航作业
- 中国万亿冰雪产业加快形成,新疆会成为新的增长极吗?
- 重庆渝北一弃土场发生泥浆坍塌 致3死2伤
- 多方称加沙停火谈判进入“最后阶段”
- 电影《国鼎魂》苏州首映
- 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评审揭晓
- 聚焦科幻研究现状与未来 青年学者与业内专家交流对话
- 中泰两国将在泰国大米等领域加强市场监管合作
- 新华书店总店打造新华全民阅读空间项目 全方位促进优秀图书传播
- 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孙述涛被逮捕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春生被公诉
- 美国务院将赴华旅行提醒由三级降为二级
- 小提琴协奏曲《红楼梦》首次奏响京城
- 青海海东驻村队工作记:岁月一载 风景千重
- 拼团外卖如此便宜,餐饮商家到底咋赚钱?
- 感“智”引领区:人工智能让中国制造业从“追赶者”变身“领跑者”
- 新疆库车市发生5.5级地震 通信电力供应正常
- 热门推荐
-
- “助眠神器”真有用吗?
- 中消协: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9740万元
- 空客天津A320系列飞机第二条总装线总装厂房完成基础施工
- 前三季度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减税降费退税超两万亿元
- 北京强降雨持续 已转移民众超5.2万人
- 吉林发布新举措打造东北亚动漫产业高地
- 第二十二届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开幕
-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 7月26日至30日广铁部分列车停运
- 沙晓岚:数字创新为艺术工作者打开一扇窗
- 露营消费凉了吗?
- 台湾花莲县发生4.0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叔叔,我只有一瓶风油精了,送你!”
- 民调:美国民众对经济悲观 仅三成人相信“美国梦”
- 福州互联网影视盛典落幕 25项荣誉揭晓
- 日本2023年超2.1万人自杀 中小学生自杀人数仍居高位
- 安徽重点开展内河绿色智能船舶创新发展试点
- 九江市回应“幼儿园在小便池清洗餐具”:停业整顿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回应“东北虎伤人事件”
- 杭州:无人配送车上路 实现无人车商业运营零的突破
- 美疾控中心:新冠感染成美国2022年第四大致死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