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新增信贷5800亿元 房贷延续增势
最新一期金融数据发布。12月13日,人民银行公布的2024年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11月新增信贷5800亿元,个人贷款有所企稳,尤其是个人房贷持续回升,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密集出台与有效实施,社会预期和市场信心正在逐步回升。权威专家指出,与金融数据改善相互印证,体现出房地产市场和居民信心的进一步恢复。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金融统计数据显示,1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54.68万亿元,同比增长7.7%。
前11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7.1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3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14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95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8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6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0.04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12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286亿元。
具体到11月单月来看,该月新增信贷5800亿元,同比少增但环比多增,尤其是住户贷款层面,延续了上个月的增长趋势。
总的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北京商报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11月末,“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3.2%,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4.3%,均快于全部贷款增速。
另据人民银行披露,初步统计,2024年前11个月社融增量累计为29.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4.24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6.21万亿元,同比少增4.91万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93万亿元,同比多257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9.54万亿元,同比多8668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416亿元,同比少5007亿元。
地方化债力度加大
从结构来看,对公贷款偏弱。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指出,虽然9月末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政策基调明确加大力度,但政策落地见效存在一定时滞,企业盈利预期的扭转以及加杠杆的意愿和能力的提升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此外,化债背景之下,一些存量信贷的偿还也会压制读数,后续企业部门信贷数据的改善需继续观察。
就在近期,中央出台化债“组合拳”,新增6万亿元地方政府再融资专项债额度,并从2024年起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用于置换隐性债务。北京商报记者从权威人士处了解到,财政部已将新增地方债务限额下达各地,部分省份已经启动发行工作。目前全国地方政府再融资专项债券发行合计金额已基本达到全年计划发行额度。
另有市场机构调研,融资平台等主体拿到专项债资金后,大部分会在10—20天左右归还债务,其中绝大部分为贷款,以免债券和贷款“两头付息”,估计11月全国约完成近2500亿元地方债务置换,12月还将有更大规模的债务置换。
由此可见,地方化债力度加大,短期地方政府可能加速置换债务,影响信贷存量。不过业内专家也指出,地方化债有助于优化银行资产结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具体表现上,对于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缓释后,更有利于“轻装上阵”发展实体经济,对于纾解债务链条、畅通经济循环、防范化解风险等都是好事,具有多重积极效应;另对于银行机构,贷款的减少转为政府债券的增加,对银行资产的影响整体中性。债务置换虽然可能减少银行利息收入,但地方专项债券的风险权重(20%)低于贷款(75%—100%),债务置换后将降低银行的信用风险和资本消耗。
此外,除了地方化债力度加大外,不良资产处置加快对金融总量数据也存在持续影响,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披露的数据显示,三季度以来挂牌转让的不良贷款未偿本息及项目数均较上年同期显著增加。贷款核减会导致当月各项贷款余额存量减少,进而影响未来12个月金融总量数据的同比增速。
据市场机构测算,11月全国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处置不良资产规模近5000亿元。不过市场专家也提到,从长远看,不良贷款处置有助于金融机构化解存量风险隐患,为后续稳健经营奠定良好基础。
个人房贷企稳回升
零售贷款方面,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明明也提到,这背后反映了地产需求端刺激政策对居民加杠杆意愿得到提振。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月来个人贷款有所企稳。从数据表现看,住户贷款增速近期已在上升,主要是个人房贷企稳回升。
一方面,随着稳定房地产市场的一揽子增量政策逐步落地显效,个人房贷提前还款现象明显减少。数据显示,今年10月个人房贷发放量超过4000亿元,提前还款金额减少,提前还款额占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比重明显低于8月政策出台前。
另外,房地产市场也呈现积极变化,市场交易边际改善,11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速近一年半以来首次转正,12月以来成交依旧相对活跃,与金融数据改善相互印证,体现出房地产市场和居民信心的进一步恢复。
“居民和企业信贷环比回升,但同比少增,反映国内居民和企业借贷意愿偏弱。但值得关注的是,居民中长期贷款环比、同比多增,反映国内房地产需求端有所回暖迹象。”光大银行宏观市场部研究员周茂华说道。
从趋势看,周茂华预计12月信贷将继续平稳增长。年底属于传统信贷小月,多数银行积极为明年初信贷投放“蓄势”,地方化债可能对贷款继续造成一定扰动。但国内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将进一步活跃消费和投资活动,带动实体融资需求回升。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楼市销售回暖迹象,以及小微企业、制造业、新兴领域信贷将保持较快增长,国内信贷有望保持平稳扩张。
北京商报记者 刘四红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台风“古超”向西北方向移动 最强可达强台风级
- 中国汨罗江龙舟超级联赛开幕 30多支队伍“龙舟故里”劈波斩浪
- 映后交流 方便转场……服务影迷细节满满 给这届北影节点赞
- 美国佐治亚州发生严重交通事故 已致5人死亡3人受伤
- 黄河宁夏段进入2024—2025年度凌汛期
- 第六届九江名茶名泉博览会举行 推动九江茶风行天下
- “鸢都”潍坊举办国际风筝嘉年华 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 俄副外长:目前不可能与美就恢复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达成协议
- 国家统计局: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有待进一步提升
- “秦朗寒假作业丢巴黎”系摆拍引流 当事“网红”博主道歉
- 瑞银预期最早下周完成收购瑞信
- 丰富视听产品供给 加快影院多元发展
- 中华书局双十佳图书揭晓 入选作品有何亮点?
-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张玉滚:“一根扁担”挑出大山孩子教育的希望
- 世卫:今年有望不再将新冠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澳大利亚遭遇高温和暴雨两重天极端天气
- 春分时节 养肝护脾可以这样做!
- 6月3日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北玉米南水稻 藜麦也来凑热闹 共绘金秋好“丰”貌
- 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中外嘉宾共话“数字住建”
- 热门推荐
-
- 【瞰全球】市场“疲软”消费“乏力”,美国经济衰退即将来临
- 第七届进博会布展工作已完成 多个“首次”提前“剧透”
- 9月消费市场呈现持续恢复态势
- 十三部门:加快淘汰更新老旧营运柴油货车
- 专家:无人机在应急救援领域发展迅速
- 满屏皆精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2023年下半年精品节目片单发布
- (新春走基层)上海吴淞边检站春节期间连续查处两起无证登轮案件
- 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加快规模化绿色化发展
- 蓝皮书:英国大学教育呈现重视运用人工智能等特点
- 青海供销借力“经纪人”10余年累计完成农畜产品销售180亿
- 第10届广州国际渔业博览会开幕 生猛海鲜亮相
- 北邮举办2023年校园开放日
- 甘肃以数据全过程监管危险废物 打通危废收集“最后一公里”
- 昆仑万维方汉:Sora时代,紧抓SOTA红利
- 3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1.5% 环比回升4.4个百分点
- 《阳明·问道十二境》图书发行 生动再现王阳明的贵州足迹
- 巴基斯坦前总理伊姆兰·汗被逮捕
- 江南造船再交一艘世界最大舱容乙烷双燃料运输船
- 四川成都:出台六条措施加强人才安居保障
- 申请难度堪比申奥,熊猫如何在海外过上“明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