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对国四柴油货车分阶段实施限行
中新网杭州12月13日电(记者 王逸飞)13日,杭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该市关于加强国四及以下柴油货车通行管理的相关内容。针对国四柴油货车,杭州将在明年1月1日起分两个阶段实施限行措施,同时该市将国四以下柴油货车的限行区域扩展到上城、拱墅、西湖和滨江四区全域(军队、武警车辆及执行任务的特种车辆不受上述通行限制)。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骆荣强介绍,去年,杭州在浙江率先实施国四柴油货车淘汰补助政策,政策实施以来,前后推动淘汰国四及以下柴油货车5万余辆。目前杭州市保有约3万辆国四及以下柴油货车,在货车总量中占比10%以内。
根据12月1日发布的《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国四及以下柴油货车通行管理的通告》(下称《通告》),杭州针对国四柴油货车分两个阶段实施限行措施。第一阶段从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禁止国四柴油货车在早晚高峰限行区域通行。第二阶段是从2026年1月1日起,限行区域扩大到绕城高速公路合围区域(不包括绕城高速公路本身)。
针对国四以下柴油货车,杭州早在2019年就规定其在该市绕城高速合围区域禁止通行。此次《通告》将限行区域扩展到了上城、拱墅、西湖和滨江区的全部区域。值得注意的是,该市其他县(市、区)的通行政策制定权限在属地,所以执行当地政策。目前,杭州除淳安县外,其他县(市、区)都已出台全域限行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淳安县的政策将于近期出台,届时杭州市全域范围均限行国三柴油货车。
对于实施上述举措的原因,骆荣强表示,根据杭州市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结果,对PM2.5指标贡献最高的是机动车、非道机械等移动源,占比35.6%,而柴油货车排放污染在移动源中占比最大。据统计,1辆国四柴油货车的污染排放相当于8辆国六柴油货车。“目前杭州的国三柴油货车已基本淘汰更新,国四柴油货车现成为机动车污染排放的主要来源。因此,亟须采取有效措施管控国四及以下柴油货车,以减少其对城市环境和公众健康的负面影响。”
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杜岳芳介绍,目前,杭州市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的4.5吨以上营运货车约为3500辆,占比3.55%,国五、国六及其他清洁能源车型占比超96.4%。初步预计,此次分阶段、分步实施的通行管理措施,不会对该市整体货运行业带来重大影响。(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4年“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日本东京赛区揭晓
- 江西民建发布“赣鄱精品”平台 助力江西优质产品“走出去”
- 福州多措促融合 为榕台姐妹“连心架桥”
- 下调抽成比例利好网约车行业持久发展
- 山西太原:美丽乡村农文旅融合打造“向往的生活”
- 扫码返利 真有便宜可占吗
- 行走赣鄱看非遗:江西樟树非遗剪纸焕发新活力
- 电商平台廉价婚戒:有证书配包装,大牌钻戒卖29块8?
- 湖南历史文化旅游联盟在南岳衡山成立
- 2024年冬春航季航班计划10月27日起执行
- 今日辟谣(2023年5月8日)
- 中新真探:喝绿茶能抵御电脑辐射吗?
- 上半年广州新登记市场主体26.85万户 同比增长超20%
- 3个月增高5厘米?这款产品是否被神化
- 音乐剧《鲜花盛开的地方》致敬三代辽宁彰武治沙人
- 六部门修订发布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
- A股银行板块连日走强 四大银行股价创新高
- 山东出入境新政聚焦中外申请人多元化需求 实现“掌上办、零跑腿”
- 黑龙江龙江县警方:徐某因家庭矛盾杀人后潜逃 现已被抓获
- “大变局下的中日关系”对话会在东京举行
- 热门推荐
-
- 广州海关查获一批违规携带进境的保健品,共计1374瓶
- 双节假期北京两大机场前七日日均进出京旅客同比增长458.68%
- (申城风景线)探访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
- 山东费县通报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泼景区员工热水:拘留10日
- 广西边远民族地区:传统渡运结下浓浓“渡情”
- 自然资源部:1-2月全国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批准面积37591.70公顷
- 波兰石油公司:俄罗斯已停止向波兰输送石油
- 汉口火车站出现旅客滞留情况 武汉铁路致歉
- (新春走基层)“银耳之乡”建全球最大银耳全产业链项目
- 神曲《蒙优勒》作者原是汽修工 盼通过歌声传播壮族文化
- 武汉市江岸区:加速构建设计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新格局
- 山西洪洞西冯堡清代墓地女性伤病研究揭示缠足影响
- 为什么读史使人明智?学者:读史的意义在于“通识”
- (新春走基层)四川80余支特色龙狮队会聚巴中 集中展演闹新春
- 有效保障房企合理融资需求
- 话剧《塔河人家》上演 深情演绎新疆兵团屯垦戍边岁月
- 泰国远进党宣布八党联合执政计划 将制定备忘录
- 俄乌局势进展:北约秘书长称乌克兰的未来在北约 古巴支持用外交途径解决乌克兰危机
- 中国长江非法捕捞高发频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 高铁上被掌掴女子拒绝和解引热议 律师解读三大焦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