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组合现全新提法,传递何种信号?
中新社北京12月9日电 (记者 夏宾)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分析称,财政政策“积极”与货币政策“宽松”组合,是自2011年以来首次提出;此次“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财政货币政策组合的全新提法。
中国官方此前其实已提前向市场释放信号。财政部部长蓝佛安称,明年要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央行行长潘功胜透露,明年中国央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和政策取向。有观点认为,“更加给力”对应更加积极,而“支持性”则与适度宽松相关。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对中新社记者表示,上述政策组合新提法意味着在今年9月政策组合拳基础上,将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结合。这既充分利用了其他主要经济体政策调整的窗口期,又促进货币政策更好地配合财政政策,通过提升赤字、减税、扩大政府支出等一系列措施刺激社会总需求特别是国内有效需求,使货币政策更能调整基调、更能引导市场预期,实现“支持性”的目的与“适度宽松”的手段的统一。
明年财政货币政策会有何不同?
对于明年中国财政政策的发力空间,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尹艳林对中新社记者表示,目前看,中国的财政政策工具还比较充裕。
具体而言,一是可扩大赤字,增加国债发行,支持经济建设和民生改善。二是专项债工具,用于支持地方政府经济建设和民生改善。三是超长期特别国债。四是转移支付,利用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支持地方发展和解决一些民生问题,特别是能缓解经常性支出资金困难。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认为,明年赤字率提高到3.5%以上乃至4.0%,可起到扩大总需求、释放稳增长强烈信号以稳定预期、缓解地方财政压力的多重功效。
在他看来,赤字率指标相比其他财政工具有特殊意义,公众主要根据该指标而非综合指标来判断财政政策积极程度,赤字率信号意义显著,更有利于稳定预期和信心,而且能直接提振资本市场。
回顾分析过去30年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称,中国货币当局会根据客观形势变化,以“稳健”为中枢,在“从紧”与“宽松”之间灵活调整,以达到稳经济和逆周期调节的目的。
连平说,当前货币政策基调有必要也有条件调整为“适度宽松”,这为实施更大力度的降准、降息创造适宜的政策环境。从降准的可能性来看,鉴于相关银行机构在中国银行业的存款占比达六成,如对其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预计可向市场释放流动性6000亿元人民币以上。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兼职教授盛松成则表示,降息方面,考虑到目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1%左右,预计未来一段时期还有40个基点左右的降息空间。
连平还认为,可在明年初对相关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追加新的额度,并下调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各0.5个百分点,以利于配合做好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等文章。(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上海:家门口“育”见“宝宝屋” 解锁“科学带娃”
- 《繁花》之后又见“繁花” 专访金宇澄:从哪里来,到何处去
- AI领域专家学者聚羊城 共探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 2022青幕计划颁奖礼落幕 11项大奖揭晓
- 暑期档电影票房破60亿 优惠观影点燃夏日激情
- 组合拳发力 中国经济世界引擎提质进阶
- 手机爆改“饭卡”,学生偷玩手机又有奇招?
- 第三届德中经济大会开幕 共探可持续发展新机遇
- 辽宁吉林云南等地降雨仍较强 南方地区高温天气发展
- 加强体重管理 促进大众健康
- 山西全脂乳粉首次出口 运往沙特阿拉伯
- 为雄安聚人才 河北发布20项境外职业资格证书认可目录
- 【时事观察】美军基地疑“放毒”,日本政府能咋办
- 北京舞蹈学院BDA舞蹈论坛首推“学术月”
- 两辆小客车在高速公路上倒车驶出主路 北京交警通报
- 防范暴雨 海南官方:非必要不外出
- “冈中美好友谊的见证”
- “Z世代”消费新风潮:让“传统”成为另一种“时尚”
- 扎根基层沃土 山西高校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
- 开启新春文化之旅 774件中国艺术节作品在沪亮相
- 热门推荐
-
- 陕西榆林蘑菇菌丝首次走出国门
- 全国多地高考今将结束,考后要注意这些事
- 中新健康丨上海市级医院创新再造就诊服务流程 提升民众就医便捷度和舒适度
- 相约春天赏樱花 武汉推出75项活动打造全域游
- 宁夏银川“六权”改革服务平台上线一年 促成交易超22.7亿元
- 第七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将办回顾展致敬卓别林
- 美国得州一处住宅发生枪击事件致5人死亡 嫌疑人在逃
- 国家外汇管理局:1-2月银行累计结汇25453亿元人民币
- 粤西“交通动脉”阳信高速新屋大桥首跨T梁架设完成
- 地衣研究“拓荒者”:39年为新疆地衣“编家谱”
- 房贷利率迎来大幅下调,能省多少钱?一文详解
- 在经贸领域积极开展合作 法国成为中国在欧盟第三大贸易伙伴
- 南海热带扰动或向广东靠近 粤中南部降水将趋强
- 三任总理,多样人生:意大利政坛“不倒翁”走了
- 带“老朋友”看“新世界” 山西太原智慧助老守护夕阳红
- 中国南航广州至澳大利亚阿德莱德航线复飞首航
- 预防“可乐牙” 建议控制饮用高糖饮料频率
- 一位青年画家如何设计出杭州亚运会系列字体形象?
- 受外来沙尘天气影响 北京市PM10浓度显著上升
- 整装最美工匠 | 瓦工张波:方寸之间 砌筑幸福